分卷阅读107


拓五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那倒也是,不过,你别想等冷假面了,他就是李均跟盛富贵的一条狗,两个主子不发话,他怎么会来呢?”

“哦?我方才听你言语中,你跟那李均、盛富贵似乎有什么恩怨?”

“什么恩怨不恩怨的,他们也配?不过就是他们想利用我把之前的知府拉下去,推了我做牧县县令,以为我从此就感恩戴帽子了,呸,我可不是冷假面那种人,北地百姓生活这样贫苦,那李家要占一半!”

赵丰年眼中闪过一丝流光,“我听闻,这北地有王、李两家,怎么你口中只说那李家?”

拓九却纠结了,“王家应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粮食卖得也一样贵,不过,仔细想想,兼并我们土地草场的,都是李家做的,对吧?”

最后一句是问他身边师爷的。

赵丰年仿佛这才想起来,“这位先生看起来文质彬彬,不知怎么称呼?”

那人连忙行礼,“回知府大人的话,小人牧县师爷,王进才。”

赵丰年挑眉,拓九忙解释,“他可不是王家人,不对,也算王家人,不过他是分支,很远很远的支了,对吧,王文之?”

“是的,大人。”

赵丰年微笑,“王先生是个读书人?果然北地也是藏龙卧虎之地,既然这样,那一会儿我就让施工队跟你们一起回去,火炕早一日盘好,百姓就早一天安全,我也早一天安心。”

拓九十分感动,“赵大人,你果然跟以前的那些狗官不一样,你就那什么,爱民如儿子!”

赵丰年嘴角一抽。

王师爷忍不住了,“大人,是‘爱民如子’,还有,前面那个,是‘感恩戴德’......”

赵丰年失笑,让人请赵青青过来。

“大人唤我?”不多时,赵青青就过来了,在外人面前,她称呼赵丰年‘大人’。

“赵典吏,这两位是牧县的县令拓大人,跟师爷王先生,一会儿你带着施工队跟他们去一趟牧县。”

“是,大人,下官见过拓大人,见过王师爷了。”

“拓大人,这位是我府衙户房典吏赵大人,也是我之副手,一会儿由她带着人陪你们去牧县,拓县令?拓九?”

“啊?”

只见拓九回过神来,满脸通红,眼神躲闪。

赵丰年挑眉,“拓县令可是身体不适?”

“不不不,我身体很好,真的,非常好,我能一只手举起一只羊!你相信我!”说完,他眼睛盯着赵青青。

赵青青一愣,忽的又笑了,“拓大人看上去便威猛有力,下官自然是信的。”

只见他脸色更红了,眼睛也不敢往赵青青那边瞟。

赵丰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只看了眼赵青青,两人视线交错,赵青青眼里露出疑问,赵丰年便又笑了,没说什么,只是又加了几个护卫兵一同前往。

拓九是少年春心萌动,但是怕是他青姐还不明所以没开窍呢。

解决了牧县的事,五树县的就不远了,果不其然,第二天,五树县的人就来了,只不过来的不是县令,是县衙的主簿。

“我家大人本来几日前就想来拜见府台大人了,只是近日里受了凉,身体不适,怕冲撞了府台大人,这不是,人还在病床上,就着急麻慌地让小的过来给大人请安了。”

赵丰年自然不会信,但是他也没指望一下就让几个县城的人都低头,如今过冬才是最要紧的,只说了一句让他们大人保重身体,听到他说他们也想为百姓盘火炕,又命杨菱带人前去。

如此一来,北定府底下五个县都解决了,赵丰年这才打起精神,准备跟王李两家见一面。

第60章

赵丰年跟王李两家约在了北定府唯一的一家酒楼,也是赵丰年刚来之时,盛富贵摆下接风宴的地方,名叫吉祥楼。

“知府大人要买粮?”二楼包厢中,李家主看了赵丰年一眼,随即老神在在,“须知如今的粮价可是居高不下啊,不知大人买来何用?”

赵丰年笑,“自然是吃用,不瞒二位,圣上关心北地,我来也得匆忙,本就是农家出生,又没带多少细软,到了这北地才知道,粮价竟跟京城有得一拼,这不是,听闻王李两家乃是北地一等一的豪绅人家,便想问问两位家主,是否有那陈年旧粮,价格稍稍便宜些的,我好买上几石糊口。”

李家主哈哈一笑,“赵大人可真能开玩笑,我都听盛通判说了,赵大人是状元出身,那是文曲星下凡,得了皇帝陛下看重才来北地,如何缺了粮吃,再说,大人最近的动作可不小啊,就是如今这府城里,谁家不想盘火炕。”

“小打小闹,上不得台面,见笑见笑。”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近些日子怎么不见盛通判?”

这个老狐狸,赵丰年不信他真不知道盛富贵怎么回事,只是仍然笑着,“盛通判叫人传话到府衙门,说是偶感风寒,如今在家休息呢,这北地确实苦寒,也难为盛通判一把年纪还要这般操劳了。”

李家主笑了笑,又接着说粮食的事。

“赵大人真缺粮,我那库房里还剩下几石,全当送给大人就是了,谈

买卖实在伤了和气,王家主,你说呢?”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王家主这才点头附和,“李家主所言极是,我王家也愿意献米粮支持府衙。”

赵丰年笑了笑,旋即正了色,“其实,今日我本意是想劝说两位家主降低粮价而来。”

此言一出,王李两位家主脸色均不大好看。

“近来,北地旱了也数月,庄稼收成不好,即便是免除了这季的粮税,百姓依旧揭不开锅,只能依赖买粮,只是这粮价居高不下,并非人人能负担得,所以,我想恳求两位家主,降低粮价,好叫百姓买得起粮食度过眼下的难关。”

一阵沉默后,李家主率先开口了,“赵大人可真么会说笑,只是我两家是做生意的,放粮救灾那是官府的活,粮价上涨,也是因为粮食难得才上涨的,我们也是有成本在里头的,这会儿您叫我们降低粮价,那回头我们可是要亏了本了,届时一家老小还有铺子里的那些伙计,岂不是都要喝西北风去了,赵大人可怜那些百姓,只是我们这些百姓又怎么就不管了呢?”

王家主则是问道,“不知我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赵丰年点头,“让两家降粮价,自然是损害了两家的利益,必不能叫你们白做,等年后,我会禀告朝廷,让朝廷给予两家嘉奖,除了朝廷的嘉奖,府衙也会出面为两家宣传,并且本官承诺,会在北地开立官学,届时你们两家若有意,都许三个名额。”

本朝不禁商贾后人科举,但没有功名的商贾后人,是进不了官学的。

王家主不发一言,李家主却又笑了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