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1


下去,此前有做的不周到的,本官先在这里给大家赔个不是。”

众人自然忙说“不敢”。

赵丰年笑着继续,“今天到场的商户都是心里还存着仁心、良心的,正所谓孤木难支,独木难成舟,看到大家齐心协力,本官对北地的明天也更有信心了,今日会议主题有三,一是回顾过去两月我们府衙县衙做的事,从而归纳总结不足,日后工作中好加以改进;二是对大家关心的粮食问题,年后官府的工作安排;三则是,讨论在北地建立商会的可行性。”

众人听着一个比一个信息大的议题,议论纷纷。

赵丰年笑容不变,“那么,接下来,我们请府衙户房典吏赵大人为我们汇报过去两月来的工作,大家欢迎。”

底下人见是一个妙龄女子站了出来,当即惊讶不已,不过,随着跟府衙的接触多了,很多人已经知道了赵青青这位能力出众的女官员,北地民风本就开放,也不将就什么男女大防,毕竟无论男女都是要努力干活吃饭的,真讲究那些东西,饿都要饿死了。

小河县何县丞就是赵青青的忠实拥趸,当时就是听了赵青青一席话立马冲到五树县、牧县劝两县跟随府衙一起行动,此时见赵青青出场,当即喊了一声“好”。

另一边牧县县令拓九见了,皱着眉头冲隔壁问了一句,“你说他什么意思?这么一把年纪了,对着人家姑娘家叫唤个什么劲?”

冷存真只是斜了他一眼,便继续目视前方了。

“真倒霉,跟冷假面坐一块。”拓九翻了个白眼,也将注意力放在了前方。

杨菱曾说过,赵青青的话语是极易煽动人心的,此时,听完她的汇报,一帮商户看向赵丰年的眼神,充满了欣赏与

崇拜。

连赵丰年都在想,是不是府衙里该设立一个宣传部门了,到时候他青姐直接担任部长。

第二场是由杨菱上场。

在听到“知府大人宁可自己喝粥也要让北地百姓有粮,哪怕倾家荡产都要保证大家的利益不动摇,坚决跟个别黑心不良商家斗争到底,带领大家一同致富”,赵丰年就知道,杨菱多少受到了“亿点点”赵青青的启发。

好在口号喊完了,杨菱还是继续把接下来府衙的打算跟大家提了提。

听说知府大人接下来要让大家堆肥,开荒种地,还会引进大豆种子,甚至要让底下村户每家每户都拥有菜园子,就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商户们听得惊讶不已,心里只想着,这北地的天怕是真要变了。

等到了第三项,也是众商户最关心的,成立北地商会。

再经过友好而激烈的讨论后,最终定下王家主为会长,当地另外一家大粮商为副会长,赵青青作为衙门里的接头人,任荣誉会长,这场会议才最终落下帷幕。

等商户们走后,赵丰年留下来,继续跟各县官员开会。

而这次的会议,就直接跟北地的建设相关了。

等从府衙走出来,拓九神情恍惚,眼里却冒着火星,“你说,知府大人这些计划真的都能成吗?”

没有得到回复的拓九转头一看,竟又是冷存真,当即觉得没意思,临走的时候,却喊住了人,“喂,姓冷的,今天知府大人说的这些事,你不会又要禀告你的两个主子去吧?”

冷存真脚步顿了顿,却没回他这句话,拓九认定他一定会去打小报告,气愤不已,“姓冷的,你要是真是个好汗,就该明白是不,好歹捡起你读书人的傲气来,别叫小爷瞧不起!”

五树县的人走了,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

师爷王文之这才默默问了一句,“大人是想说‘明辨是非’吧?”

拓九浑身一僵,想想更气了。

“这下冷假面更要笑话我了!”

无论是盛富贵还是李家以及跟随李家的几个商户都没有出席这场官商大会,比起李家主的冷眼旁观,盛富贵就是对赵丰年怀恨在心了,可是没有办法,他就算回到了府衙,赵丰年也只笑着说了一句“盛通判回来了”,然后就忽略他了,府衙的要事不叫他插手,议事的时候也不让他在场,其他人更是隐约孤立他。

盛通判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本想着让赵丰年摆不平求他回去,结果人家直接给他架空了,这让盛通判不禁将李家也恨上了。

府衙这边可不知道这些,新年在即,赵丰年给衙门里的人都发了红封,又一人送了两斤猪肉,一斗米,这才放他们归家过年节去。

“今年衙门里难,暂时拿不出更好的年礼,等明年,一定给大家用车拉回去。” ???????????????ì????u???ε?n???????????.??????m

众人哈哈大笑,都说已经很好了。

可不是,能拿银子回家,不知道是多大的体面,更别提还有一斗米跟两斤肉,那都是能让邻居羡慕一整年的。

李将军带来的卫兵是回不了家了,赵丰年也没亏待了他们,直接送了一头猪,又拉了一车好酒过去,当然,红封更是只多不少的。

不光李将军脸上有光,那些卫兵更是笑谈在赵丰年这里的待遇比原先营地还好呢。

安顿好了其他人,赵家一家也终于关起门来,一家人过个年了。

巧娘使了浑身解数张罗出一桌菜来。

“别说,这里虽买不到什么菜叶子,肉的种类倒是多的,你爹前两日还打了一只兔子回来。”

“没有阿年前头给我做的弩箭好用,但是好歹能过把瘾,还能给家里添一道菜。”赵来贺笑呵呵。

赵丰年闻言却留了个心眼,想着得寻个合适的时机,把府衙武装起来。

过完年,府衙的人渐渐都回来了,在此之前,赵丰年收到了京城的来信,得知朝廷已经对各地干旱采取了措施,年后粮价将维持跟去年持平状态,赵丰年勾起唇角,准备等柳家兄弟来后就去底下县城巡视。

柳小尺是三月初来的,这次带了一千二百石。

“才化雪,怕路上不好走,晚了些时候,不过这回好歹是把你要的种子也带来了。”

“怎么没看见大尺哥?”

说道这个柳小尺就忍不住笑了,“议亲呢!女方你也熟,就是你堂二伯家。”

“你是说云姐?”这下赵丰年还真是吃了一惊。

其他人得知后,也十分吃惊。

巧娘则是全身心的开心了,“哎呀,小云那孩子,前头还说不愿意成亲呢!两个都是好孩子,小云能干有主见,大尺虽然话少了些,但是为人憨厚老实,肯定能好好待小云!是桩好亲事!”

“赵小云那丫头性子那么烈,这两个人怎么看上眼的?”大胖惊奇不已,笑着忽略了巧娘不满的眼神。

“这孩子,小云那是活泼!”

柳小尺也笑了,“说来还是上次送货的事,眼下纺织厂不是开了好几家分厂么,赵小云任县城那家的厂长,大哥常带人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