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5
贵押送回京城了,北地的事,京城那边应该已经得到了消息,这种事刑部都是有固定流程的,这个时候派钦差过来,也不知道是为了查实还是其他了。
不过,钦差就要算也是年后,如今还远在京城呢,赵丰年也就抛之脑后了。
年前还有几天的时候,巧娘又念起了大胖。
“大胖这孩子,也太较真了,说去挖河道,还当真就去了,这都快过年了,还没回来,你们也是,怎么就不劝着他些?”
“婶娘你别急,他总会回来的。”赵青青安慰了一句。
赵来贺也附和,“过年肯定回来的,这样,你要是不放心,大不了明天我去趟牧县瞧瞧,也劝劝他,这孩子实诚,怕是想通了后,不好意思回来见咱们呢。”
赵丰年听了,这才想起来,大胖还在牧县呢,于是,这日见到拓九的时候,赵丰年便问起了大胖,只不过,拓九显得十分茫然。
“他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是在府衙待了几日,每天早出晚归地挖渠,大家伙们都说他能干呢,不过后面就没见到他人了,我还以为府衙有事,大人你喊他回来派他做事去了呢。”
拓九今天是来送羊的,快过年了,大冬天的,煮锅羊肉汤一家人围着喝上一碗才叫舒坦,他们牧县的人过年就好这口,大家都记着赵丰年的好,牧场那边一早就想着给知府大人送羊,于是他就来了。
“他没回府衙,我也没喊他,牧县那边可有人瞧见了他去了何处?你回头帮我问问吧。”
“行,没问题!”
赵丰年送走拓九,回到后院,找到了赵青青,说明了大胖的情况。
“还在牧县。”这话却是赵翠翠说的。
“那个葛达,阿彩妹妹家里。”
赵丰年想了想,“胖哥还是心善,我让牧县县衙多照顾照顾葛达妹妹,料想他就去了。”
赵青青见了就笑,“既然这样,不如明天还是去一趟,让他回来过个年,再说,休息这么久了,也该回来干活了。”
赵丰年赞同。
不过,到了午后,他们就先接到了大胖的来信。
说是阿彩一个人,他准备陪阿彩过完年再回府衙。
别说是赵丰年赵青青了,就是听说了这事的赵来贺都察觉到了不对劲。
巧娘倒是挺乐呵,“我前些日子还在寻思要给他相看媳妇呢,他倒是自己先找到了一个,这个阿彩是牧县的?如今多大了?你们都瞧见过啦?可怜见的,家里就剩一个人了,这还怎么过年,不如喊了家里来,咱们一起过年不就成了,大胖也是,男孩子就是粗心,他爹,明天你还是去一趟接人!”
赵来贺是听说过前些日子他们府衙里抓出了个细作的,担心跟这个有关,忙看向了儿子。
赵丰年便笑着安抚他娘了。
“娘,人家姑娘家,毕竟矜持,这回就算了,等到年后,就是你不说,胖哥肯定也会见人带来的,也不急于一时,我会跟牧县那边说说,让照顾着些,您就放心吧。”
巧娘这才放弃,又乐呵呵地去准备过年的食材了。
“一个两个的,怎么都找上了这里的……”赵有志嘟囔了一句,好在赵青青已经去帮巧娘去了,并没有留意到这句话。
柳大尺跟赵来贵一家今年也留在了北地过年,难得赵家今年过年倒是能串门了。
年后,冰雪初化,万物复苏,北地的百姓们开始了新的一年。
赵丰年年后召集的第一场会议重点就是抓春耕,以及天河计划的进展。
去年年前柳小尺已经让人送来了赵丰年要的草药种子,这里面有一年生的,有多年生的,为了能让赵丰年更好开展草药种植,柳小尺甚至贴心地送来了一个药农,这让赵丰年还有犁丘县县令都十分惊喜。
“因此,犁丘县今年的任务不仅仅是春耕,还有药田种植规划,莫县令,本官看了你送上来的规划,总体可行,具体施行的时候,好要多多请教专业人士。”这个专业人士自然指的就是柳小尺送来的药农了。
莫东西笑的眉眼弯弯,连连点头。
“沙县令,你们村送上来的果林图我也看了,今年再扩张是没问题的,只是这春耕一项,虽说你们县土地适合宜种植大豆,但是倘若百姓有不愿意种植大豆的,也莫要勉强,另外就是,你选好人手,春耕后就跟小河县制油厂那边联系吧,本官希望在秋收前看到沙沙县的制油厂。”
沙不多连忙应了下来。
“我们县总归是种麦子多的,大头在养羊一项上,已经有不少母羊怀了崽,牛群今年也会增多。”提到牛羊,拓九就一脸的得意。
赵丰年满眼笑意,“小河县是我们北地粮食主要产地,我希
望今年能成为整个北地的粮仓,至于牧县,等农忙后,我们商量商量牧县纺织业的事。” 罔???????抪????ⅰ????????ε?n?②????2????????o??
拓九双眼一亮,而其他人都有些羡慕了,尤其是犁丘县和沙沙县。
这时候,赵丰年又转向了冷存真,“冷县令,你们村的地多,可以说是北地第二个粮仓,但是本官想说的不是这个,而是学堂。”
一直安静听着的冷存真当即抬头看向了赵丰年。
“前些日子,杨知事跟赵有志想必已经跟你商议了多回了,我也看到了你们几人的意见,未来北地势必会每个县甚至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私塾学堂,但是眼下确实还做不到,这北地第一家学堂,就设在五树县吧。”
冷存真眼中放光,“是,大人大义。”
这场会议后,北地的百姓们热火朝天干起来了。
任何这时候来到北地的人,都会被这种充满生命力的干劲惊讶到。
这也是柳小尺年后第一次来到北地之时的感触。
去年后面几回商队都是其他人带队,赵丰年好一阵子没见到柳小尺了,这次见他来,也是开心不已,却见他旁边跟着一个眼熟的少女。
“是,阿珠?”赵丰年疑惑。
只见那少女微微一笑,“宝儿弟弟。”
赵丰年看向了柳小尺,他却有些不好意思,“阿珠跟我去年腊月的时候定亲了,年后爹娘让我过来瞧瞧你们,阿珠娘,莲婶说许久没见你们了,就让我带了阿珠来,一来我以后在外面行走,阿珠知道了心里也好有个底,二来,也是替她瞧一眼你们。”
“竟是这样,三伯娘真是有心了,想来,自从临县一别,也有两三年了,她跟阿玉近来可好?”
阿珠抿嘴一笑,“拖你的福,都好呢,自打青青姐跟小云姐先后都走了后,阿玉就顶上去了,一个人总管着三个纺织厂,大家都说,她很有大掌柜的风范。”
赵丰年也笑,想当初,阿珠阿玉在赵家的时候,是最沉默寡言没有存在感的存在,如今能这样拥有自己的人生,他真的很为她们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