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2


赵丰年看着他,面无表情,“我答应了他们,自当履行诺言。”

“可惜呀,你杀不了我,我们的皇帝为了彰显他身为兄长的情谊,也不会杀本王,你就算再位高权重又如何呢?本王就算没了自由被圈禁,也照样能安康一世,本王最后悔的是,没能早些杀了你,亏本王起初那般看重你。”

“起初我去西北,不就是王爷故意露出破绽引让陛下选了我吗,王爷想把我引去西北,杀而后快,如今不过成王败寇罢,所以,王爷今日想见我又是何事呢?”

“父皇临死前跟你说了什么?”

赵丰年看了他一眼,“王爷安心,陛下没有丝毫打算将皇位传给王爷的意思,王爷也可死心了。”

仁王双眼泛红,“父皇最终还是不忍心罚我,要不是西北之事,皇位还指不定轮到谁,我没输!”

“不,你输了,先帝说,太子殿下乃明君之相,理应继承大统,而五皇子若有反心,可杀之。”

“不不不,不会的!父皇有旨意,皇帝不能杀我!”

赵丰年最后看了他一眼,离开了。

他刚出了大理寺,就将一小太监侯在大理寺门口,说陛下召见。

“你见到他了?仁王如何?”

“仁王乃陛下兄弟,自然不会有人亏待。”

“你在怨朕?”

“不敢。”

“你就是想太多,你放心吧,来看看这个。”

赵丰年走近,竟然是一道将仁王贬为庶民的旨意。

“他是皇亲国戚的时候朕不能落人口舌,有时候,活着也未尝不是一种折磨。”

赵丰年了然。

“臣替西北百姓谢过陛下!”

“起来吧,这事已了,往后你就别藏着事了,如今可以跟朕好好说说你哪个海外计划了吧?”

赵丰年笑,“遵命,陛下。”

他想,永兴帝确实是一个明君,至少此时的他,是个明君。

京城下起第一场雪的时候,赵府传来了孩子的哭声。

“跟宝儿一样,也是在下雪天气,我还记得,宝儿出生那时候,雪下得可大了,我心里害怕得不行,生怕孩子生下来要挨冻受凉,这一眨眼,宝儿的孩子都出生了。”

巧娘想到过去,感慨万分。

“谁说不是呢,好在,以前再难也过去了。”

赵丰年跟傅轻雪商量着,为孩子取名叫赵瑞安。

“只盼他生在盛世,平平安安。”

永兴四年,大夏的船队发现了海外大陆,带回了很多新的种子还有金银器皿,以及外邦的知识,不同的文化相撞,注定开出更盛大的花朵,从此,大夏沿海经常可以看到不同面貌的商人往来络绎不绝。

永兴五年,大夏朝的交通四通八达,驿站快递点站密布,火药广泛用于军队,还训练拥有了自己的水师,真正做到了四海无人敢犯。

永兴六年,皇帝拜赵丰年为内阁首辅,无人不服,从此演绎了一场君臣相得的传奇。

第91章

赵瑞安出生后,赵丰年提起了把赵老头张氏接来京城一起生活,家里人都没意见。

赵老头张氏今年都六十几岁了,放在大夏算是高龄,赵丰年不放心,特意多雇些人一路照顾着,大胖笑着应下了,只等阿彩生完就回怀江府。

大胖在京城郊外开了一家跑马场,里面的马都是拓九从戎地弄来的良驹,吸引了不少王宫贵族的公子哥们前去,如今生意大好,本来离不开他这个老板,只是刚好青青翠翠都在,索性将马场角给了她们帮忙打理,高高兴兴回了老家,他也想把父母弟弟都接到京城,一起享天伦之乐。

赵家村的人得知赵家一家子要搬去京城生活了,都十分羡慕,只是赵老头却有些不太乐意。

“我们都这把年纪了,说不准哪天人就走了,还去折腾什么,你们的孝心我们都知道,大胖你只带你爹娘还有二胖去就行了,我们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了,临老了就想在这里落叶归根。”

王三娘虽然也忐忑即将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但是更多的是对京城的向往,便劝慰他们,“宝儿也是孝顺,说的也在理,如今爹娘你们年纪都大了,大毛病小毛病也都有,到了京城还能请最好的大夫瞧瞧看顾着,虽说如今咱们这里也是好过了,毕竟比不上京城的。”

大胖头一回发觉他娘劝人很有一套,不禁觉得好笑。

“娘说的太对了,爷,奶,你们真应该去,也不愁住不下,陛下看中阿年,赐了好大一座宅子,便是咱们这些人都住进去都不成问题,再说了,如今我经营了一家马场,也置办了自己的房子,三近的大宅子呢,你们到时候也不愁没事做,隔三差五地两边都看看。”

二胖闻言也有些犹豫。

“要不我就不去了吧,大哥你在京城已经很不容易了,带着爹娘还要,哪有带着弟弟一起的。”

王三娘有些不乐意,虽然以前她偏疼大儿子,可这么多年了,一直是二胖在他们面前尽孝,要是二胖不去,她都不想去了,只是到底两个儿子都成了家,她就是再不懂事,也不能要求大儿子一定要带上二儿子,没这样的道理。

“你还真得去,我那马场如今正缺人手呢,你赶紧去给我帮忙!你看看柳家两位兄长,就是早些时候相互帮扶,如今一个比一个好,柳家人一早就都搬去了北定府,我们兄弟好好干,又有宝儿支持,肯定能在京城闯出一片天来!”

赵来金看着这一幕十分欣慰,“是了是了,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嘛。”

家里人劝完,村里人也来劝。

“宝儿如今是当了大官了,这都是孩子的一片孝心,你们不去,旁人指不定还要说他忘本不孝呢!”

这话才是触动了赵老头跟张氏。

他们享不享福没事,但是要别人因为他们不去说孙子的不好,那他们就不乐意了。

“你们先去,往后说不准我们还能在京城碰面呢!”这话是赵大伯赵来富说的,赵来富的爹,赵老头大哥两年前去了,如今赵大家就剩下赵来富夫妻跟赵有志媳妇还在。

赵来富说这话是因为赵有志当了官了,虽然被外派了,但是不知是不是看在赵丰年的面子上,竟分去了青州一个富裕的县城,赵来富一家只等秋收后就前去青州跟他团聚,只要赵有志好好干,朝中又有人在,顺利回京也是迟早的事,赵来富不止一次两次说当年自己把儿子送去赵丰年身边的决定多么正确了。

“没有宝儿,就没有有志的今日,也没有我们家的今日,我们还指望以后去了京城再跟你们一起聚聚呢!”

赵家人都对未来充满希望。

赵家村这些年大家生活如意,许是生活好了,人的精神也好,如今赵大山这个村长也还健硕,大胖找到他说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