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


“68号在那边。”蒋红娟带着宁馨找了过去。

只不过,当两人找到了68号的牌子之后,却发现地里面种着菜,种的是冬瓜,快要丰收了,这应该是春种,正月初的时候种的。

“蒋姐,这怎么办?”宁馨问。

蒋红娟也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事情,一般家属院的家属也都是讲道理的,不会乱种别人家的地。她道:“没事,我待会儿回家属院广播喊一声,你也和我一

起去居委会大院,看看怎么解决。”

“嗯。”也只能这样了,宁馨也没有别的办法。

于是,两人又去了蒋家的地里,蒋家地里种的蔬菜比较多,密密麻麻的,蒋红娟家里不缺粮食,虽然有三个孩子,但是陈正明吃部队的,蒋红娟和宁馨一样有供应粮,蒋家三个孩子的粮食倒是要买的,但是他们夫妻挣的钱买粮食是只多不少的,唯一缺的就是菜的供应量不够,所以他们家的菜地种的都是蔬菜。

就半亩的菜地里,种着南瓜、黄瓜、茄子、豆角,种类多,每种的两相对就不多了。“小宁,茄子和南瓜吃吗?”蒋红娟问。

“吃的啊。”宁馨回答,“南瓜甜滋滋的,做菜当饭都好吃。”

于是,蒋红娟摘了个南瓜递给宁馨:“给,你们家现在没有菜,这个你拿去吃吧,别和我客气。”

宁馨这才明白她刚才问话的意思:“谢谢蒋姐,那我就不客气了,我们家现在确实缺菜。”回头把泡出来的干货拿一些过去给蒋红娟,有来有往。

“我就喜欢你这样爽快的性格。”说着,蒋红娟又摘了五个茄子给宁馨。她这人性格爽利,也喜欢性格一样类型的人。刚看到宁馨的时候,看气质以为是斯斯文文的人,不像个粗人。但现在相处起来,觉得她的性格也是爽快的,不扭捏。

从菜地回来,宁馨先回家放菜,不过才刚放好菜,就听到家属院的广播响了:“各家家属请注意……各位家属请注意,种了68号菜地的家属请来委员大院一趟……种了68号菜地的家属请来委员会大院一趟……今天晚上八点之前不来,68号菜地里的冬瓜就直接赔给68号菜地的家属了。”

这是蒋红娟的声音。

广播一响起,家属院的家属们都闻到了八卦的气味,纷纷出门去找人讨论了。有的本来就在一起聊天,也同时讨论了起来。

“不会吧,这是谁啊?竟然把人家的地给种了。”

“这下丢脸了,广播通告,真给咱们家属丢脸。”

“嫂子,你知道这68号的地谁家种了吗?”

“婶子,这68号地的家属也厉害,竟然告到蒋主任那边了。”

※ 如?您?访?问?的?罓???????佈????不?是?ⅰ????μ?????n????????????﹒????????则?为??????????点

宁馨不知道大家听到广播后都在讨论这件事,她放好蔬菜就去了委员会大院。

蒋红娟倒是知道这件事会造成的影响,但她也不知道这是谁家种的,怎么找人?一户一户去问吗?要在最快的时间找到种地的人,只能是广播了。

宁馨来到委员会大院,发现大院的门口有几个人站着。那几个人是听到广播之后来看情况的,但大家怕蒋红娟也不敢进去看,只能在大院门口站着了。 ?????????發?佈?業?ǐ???μ?????n????0?Ⅱ?5??????ō??

宁馨就是在大家好奇的目光中,走进大院。

“那人是谁啊?不会是种68号菜地的人吧?”

“人家说不定有事情才来大院的。”

“也有可能是68号菜地的家属。”

“那是宁同志,烈士家属,前几天通过了供销社的招工。”有人记得宁馨,也认出来了。

“哦,那就是第一个通过部队招工的家属啊?”

“你们说她真的把抚慰金上交了吗?”有人听到这件事,好奇了抚慰金的事情。

“那肯定上交了,抚慰金换的工作,抚慰金不交,就没办法参加招工考试。”

“那可是大几百的钱啊,她也真舍得拿出来。”

“那可是供销社的工作,抚慰金再多,也没有工作好。抚慰金总会用光的,但有工作在,工资可以一直挣钱。”有人觉得宁馨有气魄,抚慰金和工作肯定是工作好。

宁馨听不见大家的话,她已经进了办公室:“蒋姐,人还没来啊。”她见办公室只有蒋红娟一个人,那种菜地的人肯定没来。

“还没来,也不知道对方会不会来,要么你再等等,要么你有事情先去忙,对方来了我再来找你,你们商量一下怎么解决。”蒋红娟道。

“那行。”宁馨也没有意见,“那蒋姐我先走了。”她要去买锄头和开柴刀。

从委员会大院出来,那些看戏的人还在,宁馨直接去了供销社。

“王同志,我想要买锄头和开柴刀,要多少钱,多少工业券啊?”供销社只有两个售货员,一个是负责卖菜的童萍,还有一个是除了不负责菜,其他都负责的王翠。

“宁同志来了,锄头和开柴刀各三张工业卷加五块钱。”王翠刀。

这个年代最贵的还是铁制品啊。

宁馨拿出十块钱,又数了六张工业券。买好锄头和开柴刀出来,她还有点肉疼,秦瞻给的一些票快没了,她欠的票也越来越多了。

地里头的事情得缓缓,那她就先去做木框,先把木框做好了,把小青菜种起来。

不过,宁馨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做木框需要钉子吧?铁制品是需要工业卷的,所以她根本买不到钉子。那也不对啊,木桶、木盆这些东西难道不用钉子吗?这样想着,宁馨赶忙回到家里,她检查了一下木桶和木盆,这些东西还真不用钉子,接连处是用木塞子钉在一起的。

宁馨从原主的记忆里知道一个大木盆的价钱,她既然自己做不出木框子,还不如多买几个大盆里用来种青菜。或者,她也可以找木匠定两层的长方形木框。不过,木匠哪里找?

于是,宁馨又去了一趟委员会大院,她不知道这些,总的去问人。

“木匠?”蒋红娟微愣,“我也不知道哪里有木匠,我们平时用的木盆、木桶都是在供销社买的,供销社是批发来的,至于哪里批发我就不知道了。供销社买木盆木桶之类的都是不用票的。”蒋红娟道。

于是,宁馨又去了供销社。等她再次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两个大木盆,直径70厘米左右,这已经是供销社最大的木盆了,再大就没有了。她倒是想定做两层的长方形木框,可惜这边没有定做的。供销社的东西都是统一采购的,或者从老百姓那边收购的,不负责订购。

有了大木盆,宁馨又拿着篮子进出菜地好几趟,才拎够了两大木盆的泥土。她把木盆放在堂屋里,然后倒入泥土,再洒下种子。之所以安置在堂屋里,因为她担心下雨。如果放在外面,下雨的时候木盆容易堆积雨水,她又搬不动装满了泥土的大木盆。所以就放在里面了。

不过青菜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