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


人难以凭肉眼辨别此人的情绪,而是他的言行都极具克制、冷淡,如玉般不留任何趁虚而入的裂缝。

小吏:“尚不知皇陵发生何事,典狱需不需要提前出手拦下大理寺的人马?”

又是一卷卷宗被搁下,而此时的谢循略有不同,他隐隐地攥紧木简,骨节泛白。

风起帘拢,呼吸不经意之间被拉长....

皇陵啊...

记忆中模糊的女子好似也被发配皇陵。

这六月以来,他依然能忆起那抹毅然信步走向关外的背影,想起那双含泪不坠的双眸满是对他的憎恨,记着她的那句‘请魏国公定要等到我回京之时,前来索命’。

青年兰枝玉树坐于大敞的雕窗前,素白的海棠随风落在盘踞的衣襟上,日沐在他雪玉般的肤色上留下错落的光影。

谢循恍若水墨勾勒出的眉眼缓缓抬起,明澈、沉静,内含锋芒。

清隽绝尘的容颜融在簌簌而落的花语之中,若叹是谪仙下凡也不为过,只不过,这副“美景”和美貌终是无人敢欣赏罢了。

他眉梢一挑。

狼毫点在墨池之中,屡屡黑圈晕开在清水之间,污了清水。

他抬眸淡笑,望向满树海棠。

“二月仲春,是该远出踏春了。”

【1】出自《月出》,先秦,佚名。此为引用。

第8章

皇陵还是一如既往的沉寂,守陵人还是照旧干着往常的活。只不过在第七日时,姜时愿在默心斋庭前的莲花银香炉中点燃沉香,温婉素雅。

香雾刚丝丝缕缕发散出来。不多时,斋中的守陵人就被林间的钟声吵醒,同时传播着恐慌,她们皆无心安睡,一下骇得鲤鱼打挺从榻上爬起来。

其中,三七揉着眼睛发问:“怎么好端端的,嬷嬷突然敲钟了?”

皇陵内置皇钟亦是丧钟,若是皇室中人长辞离世,依着规矩,应叩钟九下。守陵人以及禁军闻此钟声要立即前往天路道上,跪在白玉长街两旁朝着汴京城的方向三步九叩。

可今日的皇钟声音悠然,却不是为皇室默哀,而是成了从崔梅的私权,变为集结守陵人的手段。

众人闻言,脸色大变。

隐在香雾后的姜时愿摩挲着衣袖上的素荷绣案,隐隐攥紧了掌心。

纸包不住火,她也预料过去往南陵还私自放走慕朝一事迟早会被崔梅察觉,只是没想到她的运气背到极致,偏偏在今日,不能再多瞒一回儿。

她原本的计划是慕朝向大理寺递交密函,大理寺定会派人来皇陵彻查此案,然后罪魁祸首崔梅落马。事后,大理寺入京请奏皇陵大案,而自己会因揭发崔梅有功,势必会受到圣人的奖赏亦或者大赦。若事情进展地顺利,她便能成功离开皇陵...

而她粗算大理寺的脚程,也应是在今日赶到皇陵。

可,偏偏天公不作美,崔梅赶在大理寺前一步察觉端倪。

姜时愿有些始料不及。

不等她再细想对策,崔梅又撞响栈道上的皇钟。

腥风血雨欲来,明眼人都能察觉这气氛不对。

先不说崔梅面色阴沉,往日手中握着戒尺而今换了白绫。再说所有禁军手拿银戟,犹如一张铺天盖地的网兜住所有的女子。

崔梅不敢信自己底下之人竟然生出异心,不听她的话,私自潜入皇陵。不论那人有没有猜出自己的目的,都不能留着那个祸患,以免夜长梦多。

必须揪出来!是谁偷偷去了皇陵!

崔梅闲庭信步慢慢走向台阶,目光犹如蛇蝎贴着伏跪的众人吐着蛇信一个个滑过去,倏然扼住一位守陵人的脖子,随即唬道:“说,最近有没有去南陵?”

那女子吓得打颤:“没有啊,嬷嬷,阿香可以为我作证,她还骂我鼾声太大吵得她无法安睡。”

崔梅目光冷冷,撒开了手,甩下衣袖,调转对众人面前:“说,谁去过南陵?”而回答她的一片微垂的头,和无言的沉寂,她轻蔑地哼出声:“都不说,是真不知道,还是为了包庇她人?”

“既然都不说,那便一人一根白绫赐自尽吧。”

关乎人命,崔梅就轻飘飘一语带过。

“嬷嬷饶命啊!”

只闻哭声,见还是无人透露半分,崔梅已没了耐心,使了个眼色,所有禁军立马上半步,横拿银戟对峙。

崔梅对贼人是谁毫无头绪,只能靠着威吓和守陵人互相检举,逼出贼人。

此法显然奏效了,特别是柳儿豆大的汗水淌下,骨节都攥得渗血,望了一眼高高居上的崔梅,弱弱地举起了手:“我要揭发,昨夜我曾看见时愿披着斗篷去了南陵。”

崔梅眯着眼睛,面色愈发阴翳。

姜时愿面上镇静自若,越是在此刻,越是要装得坦然。心中暗暗谋算,香已折近三分,按着她的预估,香火燃尽时大理寺才会赶到,在此之前她还得拖延,万不能被嬷嬷一条白绫断了后生。

可眼下所有的猜测和怀疑都指向了她。

纤瘦的脊背已在众人不察之下沁出冷汗。

崔梅疾言道:“你可看清了?”

柳儿只觉头皮发麻:“夜色是黑,但尚能看清,背影极像时愿。”

“三七你和时愿走的最近,你说呢?”

好在三七还顾念着情意,支支吾吾,不肯正面对答崔梅的问题,但这份遮掩和也只会加深姜时愿的嫌疑。

崔梅显然已经没有了耐性,一条白绫直接飘至姜时愿的眼下。

这个向来乖巧不生事端的女子,如今却差点给自己致命一击。

崔梅眼中再无对姜时愿的欣赏,凉凉道:“你自己亲自动手,还是我自己来!”

眼下顾及姿态和颜面对她毫无益处,如何在大理寺来前活下来才是正事。

姜时愿赶紧福下身子,嘴上重复着求饶的话语,脑中却是在尽快想出对策。

皇陵虽不在天子脚下,又避世在林间,但不代表崔梅敢在这里目无法纪。

比如,她不敢做‘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决策,因为皇陵百人离奇死亡只会触怒圣人,也会为她自己招来祸端; W?a?n?g?阯?F?a?布?y?e????????????n?2?????5????????

说起来,崔梅也不敢让犯人有除“自戕”外的其他死法,毕竟他杀可比自杀更值得深究疑点,容易让人联想至杀人灭口。

所以,姜时愿猜,崔梅集合众人,也只是为了让守陵人互相指认犯人,然后逼凶手自戕,而后再伪造一份谢罪书栽赃嫁祸之。

在崔梅不慌不忙将白绫绕至她的脖颈后,带着凉意的白绫已轻轻贴着雪肤,却听姜时愿说道:“嬷嬷若是认定是我,可就是真正放过作恶之人了?”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是说柳儿言辞前后矛盾,应该是在编谎,或者她并未亲眼看见。”

姜时愿勉强转向柳儿质问道:“你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