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2
再小心,不惹事,不怕事,注意交通安全,不让意外找上他们,惹来孩子们担心的。
车子启动,滚轮前行,吴桐挥别家人后,整个人转向研究项目规划,让自己不再去惦念其他。如果,惦念太多,她可能就不舍得离开。无论如何,离别总是让人不是那么欢喜的 。
航二院的总部,虽然在上京,但是这里,只负责理论方面,和基础一些的研究,真正的研究试验基地,还是在西洲航天城,这里有专门的DF基地。这里也是,国内在西洲,第一个组建的导弹试验基地。
“吴总,欢迎莅临航天城!”吴桐的专机抵达,朱定军亲自过来接你,看到吴桐下了舷梯站定,她上前,热情地给吴桐一个拥抱。她最近越是研究,越是专研,也就越是为了吴桐的超级设计而震撼,学到了良多。
所以,得知吴桐安排好时间,飞来西洲,亲自坐镇指导工作,她就特别空出来时间,亲自来接吴桐,表达她的感谢和敬重。
“朱总!”吴桐笑着和朱定军互相拥抱,“咱们又见面了,以后同一个战壕里奋进!”她顺手整了整兜帽,西周风沙大,再加上吴桐需要保密身份,直接带了迷彩鸭舌帽和口罩,外面又还罩着冲锋衣的连帽,不靠到近前,是看不清吴桐的眉眼轮廓的。
“走,吴总,你虽然不是第一次来西洲,但肯定是第一次来航天城,我给你好好介绍介绍咱们航天城。咱们这个基地,具体源头,已经可以追溯到建国不到十年的58年!
当时条件艰苦,咱们的先辈们,仅仅依靠铁锹、麻袋、竹筐最原始的劳动工具和作业方式,仅用3年时间就建成了一个庞大的导弹试验基地——西洲“DF基地”。
依托这个基地,最开始是做,导弹试验训练基地,后面慢慢发展,才有了我们现在目所及看不见全部轮廓的诺达西洲卫星发射中心,我们一般就叫航天城!”
第349章
追风
“这里是咱们的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咱们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咱们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作为半生都在和航天导弹打交道的朱定军,一年里有大半年,甚至一年到头,都在这里,她对这里的感情,无比浓烈,
这里虽然曾经贫瘠,虽然满面黄沙,但是,这里一直在创造着奇迹,在谱写追月的神话,在创造奠定国家地位的辉煌。
“在这里呆久了,吴总,你还能见识不少奇景,有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和边关冷月,还有“东风浩荡”“烟花盛放”“雪后暖阳”和“星月交辉这也算是咱们航天人和导弹人的见识福利!”一般人,可没有机会看到这样的大漠奇景。
对工作和生活在航天城的人们而言,大风并不陌生。每年总有那么几个月,狂风裹挟着沙石肆虐在这片瀚海之中。
一年年,西洲航天人为了筑梦太空,战风斗沙,逆风而行,天清气朗,对他们来说,是最美的期盼,也是最奢侈的希望。风和日丽是属于内陆的词语,不是属于大漠的念想。
“与其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吴桐重复着这句战天斗地的话语,心中是增加的动容。那句话,再次呈现在吴桐耳边,所谓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为他们负重前行。
吴桐为自己现在,有了帮忙负重能力而喜悦。
“走,朱总,咱们也追风战斗去!”听了那么多让人热血沸腾的历史和故事,正是热血澎湃的时候,吴桐迫切想要尽快投入研发之中,助力国内,再添威慑利器。
早点儿把DF-17落地,她说不定,还能去航天城串串门,看看航天器呢!玩了那么久战机和导弹,若是说吴桐对火箭发射没有兴趣,那绝对是虚言。
当然,比起传统火箭发射,吴桐更有兴趣的,其实是可回收式火箭,或者说是航天飞机。只是,想要达到飞航冲破大气层进入宇宙,并且还要安全返回,这其中涉及的技术,以及能够提供航天飞机动力动能,和机体材料,都将是一个个重大研究课题,吴桐还没妄想,能在短短时间内解决。
饭要一口一口吃,一口也吃不成大胖子,吴桐明晰自己的定位,她现在重要的是把DF-17搞定,一步一步奠定更向上的技术,突破,都是在日积月累攀登的。
“好,吴总跟我来!”朱定在对上吴桐坚定地目光时,劝说的话不再出口。本来她今天的安排,是带吴桐参观下基地,吃饭、然后送吴桐去住宿的地方旧情。基地是有专门的住宿地点,他们给吴桐安排的,是属于最高一级的住宿安排,位于重重保护的中心。
但是,真正接触吴桐后,她也已然明白,吴桐是实事求是的性子,不需要那些流程化的安排,直奔根本而来。
这样的实干,也是朱定军最欣赏的,她也是个实干的性子。顿时,带着吴桐风风火火,直奔研究基地。
“DF-17的运载部分已经进入打造安排,弹头部分在进行”一路上,朱定军给吴桐介绍着目前项目进程。这些吴桐大致也都掌握,不过她汇报的,会更加详细。
“朱总辛苦了,您做事,我放心,请您纵览全局继续安排,发动机研发地点准备好了吗?”吴桐了然的颔首,肯定朱总的工作,也点明她来此的重要目的。她是来,助力DF-17研发突破的。
“已经安排好了,配合工程师也已经就位,两位辅助工程师都是咱们团队绝对的核心成员,非常可靠的同志,还有杨伟杨总主动助力!”最开始,杨总联系她的时候,她还以为是在开玩笑,谁想到,这位奔着吴桐而来,是真的折腰来当助手的。
说曹操到,曹操就到,在朱定军引着吴桐往发动机研发办公室走的时候,就碰上了守在门前的杨伟。看到吴桐,他当即迎了上去。
“吴总,又来叨扰你,跟你开眼界了!”杨明笑着迎上来,他算是反应灵敏的,再加上因为身处J-35项目组,所以知道吴桐在搞新导弹,她直觉反应,吴桐肯定要搞发动机,他见猎心起,想要见识新的发动机革新技术,再加上想要给吴桐一些助力,特别申请来了DF-17研发项目组,申请加入新型发动机的研发团队。
虽然贪多嚼不烂,变循环发动机,他其实也就掌握个基础。他也知道,贪多嚼不烂,但是对于新技术,新科研,谁又能拒绝得了诱惑,他没做到,所以,他来了。
“杨老师,又要辛苦你跟我连轴转了!”吴桐和杨伟握手,杨老师能来助力,是情分,她很感谢。和杨老师合作很愉快,吴桐也期待,再次合作的顺利。
“朱总,麻烦通知另两位工程师,咱们开个碰头会,我给大家仔细说一下超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