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9
若是有当年提出仿星器装置那位神奇先生的手稿,她在前期研究阶段,可以省心不少,且还能有个不错的基础奠定。
“我当时有幸在普林斯顿燧石图书馆里拜读过,一时兴趣,我将看过的内容做了记录,逐字逐句原版肯定是没有,只是我做的简略记录,仅供参考吧!”陆骁当时,也就是托记忆力不错的福利,想着以后万一用得着呢?就将其记录下来。
这会儿,他倒是挺感谢自己当初的先见之明,这不是,真的用得着了吗?
“谢谢陆哥,这就已经够了,已经很好了!”吴桐深切道谢,比她从零开始,只凭这聊聊几句仿星器的概念,去一步步推衍,能节省不少精力时间,她不贪心,这就已经足够了!能让陆骁记下来的,简略记录只是谦虚表达,必定有精髓脉络。
对她来说,只要有些精髓脉络在,费点儿精力,她自己就能推导出全部的内容,不是什么太大的难事!
笑着挂断电话,吴桐没多久,就收到了陆骁传过来的资料,只一入眼,吴桐就知道,她猜对了,陆骁所谓的简略记录,真得是谦虚了!这是一份相当详实的手稿记录,不说一比一记录下来,但是那份手稿所描述的重点内容,尽皆都在这份手稿里呈现出来。
甚至,还有那位先生,对仿星器装置超前的畅想,基于天体物理学独特角度的考虑,还有潦草简略的设计草图以及陆骁基于物理学角度的解析理解感想这份手稿,对于吴桐来说,几乎相当于如降甘霖,真正给她一个媒介,深切了解仿星器装置概念原理与设计!
仿星器是一种外加有螺旋绕组,以磁场约束高温等离子体,使其稳定安全运行的实验装置。它通过模仿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以获得持续不断的能量,是目前,吴桐所选定,去着手设计预研,最有可能实现可控清洁的核聚变能装置。
其实,早在数年前,德意志那边,就已经在着手仿星器方面的研究,海对面估计也肯定有类似的研究,甚至其他发达国家,可能都有一定这方面的尝试研究,只是,基于技术的应有,可能还没有大的突破。
目前,国际上,最有可能的传闻,是预计一三一四年之内,德意志将要对仿星器装置WEGA完成最后的组装,并且预期在17年之前,进行实验!
国内之前,并没有关于仿星器的研究,这一片,是空白,但是有了这份手稿,吴桐自信,她能尽快将这份差距填平!
第391章
壮志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y?e?不?是??????????ε?n??????Ⅱ?⑤?﹒??????M?则?为?屾?寨?佔?点
且他们已经向投资者承诺,要在2020年之前,完成三十分钟的承诺。
德意志一贯以严谨著称,能让他们发表出来的数据,有比较大的可能,是他们觉得,自己能够实现的时间。目前,国际上,在这个版块,并不能给她们太多的经验借鉴。
在这个版块,国内已经慢了不少时间,不过,吴桐对自己还算自信,她觉得,给她点儿时间,她应该可以拉平这个差距。
既然德意志有这个壮志,那她的目标,就且定在,比对方更早且更长时间吧!吴桐暗暗,给自己定下一个大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努力方向和产出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千里之行又始于足下,大目标立下,那就从每一步的进步出发,去完善整体装置。
可控核聚变这样一个大项目,涵盖方方面面,其中涉及到的技术难点,从等离子体物理到材料研究乃至信息技术研究这是个超大型的工程,吴桐细细的规划,确定他们要逐步攻克的步伐安排。
她目前有两大项重点需要解决的材料问题,第一项,就是超导材料,无限接近于室温,或者能够在室温下进行超导的材料,且还要安装工程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定条件的超导材料,来组成提供庞大磁场的超导线圈,以用来约束,让人难以琢磨的等离子体。
第二项,无疑就是反应炉壁,也就是第一壁材料,等离子体即使再怎么约束,也总有少许不可约束的,会给第一壁带来中子冲击,这就要求,第一壁的材料,要承受聚变反应上亿温度起步的光和热,以及阻挡逃逸磁场的等离子体冲击,这就要求,他们需要一种极耐高温,且还要能承受中子贯穿的材料。
说句不客气的话,在耐高温材料方面,吴桐还算驾轻就熟,毕竟,之前在数次战机和导弹耐热材料上,吴桐还算有着丰富的积累,可以说,吴桐在耐高温材料上,于世界之内,都能算是数得着的。在这个板块的材料开发上,吴桐还是有不少底气的。
这两项,都是个必须突破的材料问题。
在一定条件下呈现超导电性的材料,即为超导材料。超导材料是物理学的热门领域,因其重要的应用价值,5次诺贝尔奖与它有关。
根据材料对超导的响应,可分为第一类超导体和第二类超导体。
根据临界温度,又可分为高温超导体和低温超导体。高温超导体通常指临界温度高于液氮温度(大于77K)的超导体,低温超导体通常指临界温度低于液氮温度(小于77K)的超导体。
根据材料类型,则是又可以分为元素超导体(如铅和水银)、合金超导体(如铌钛合金)、氧化物超导体(如钇钡铜氧化物)、有机超导体(如碳纳米管)。
近年来,在传统元素和合金超导体一直无法突破条件限制的基础上,有机超导体,开始成为世界一流热门研究课题。关于石墨烯材料的超导性研究,更是随着石墨烯的逐步崛起,成为目前相当有前景的研究课题。
吴桐最近集中关注这方面的资料,看到过,早在2007年,就有这方面的科研工作者,便在《Nature》上发表过一篇关于“石墨烯中双极超电流”的论文,吴桐查阅过发表人的文献和过往资料,发现这个课题组一直在不断对这个课题进行研发,他们在进行着关于石墨烯材料在低温条件下的超导性质 。
这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研究思路,由此打开了,关于有机超导体的开发研究,碳纳米管之类的超导性质研究,开始成为这个板块科研人员的关注对象。
碳纳米材料的超导性质研究,吴桐在草稿纸上写下标题记录,这是个不错的研发思路,吴桐饶有兴趣的开始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进行研发着。
其实,目前国内的超导热门方向,还是传统超导体为主,多是元素超导体和氧化物超导体,以及合金,在有机超导领域,算是空白,很多数据,吴桐都无从收集。但是这一点儿,并不能难为到吴桐,很简单,没有条件,那就创造条件,
鲁迅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前人不曾留下足够的基础,让她有机会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更高跳跃。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