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8
的领域,做她喜欢的研究,她和爱人,是真的挺放心的!
上面对桐桐的照顾,会比他们更加周到细心,他们想到的,想不到的,桐桐身边的人,都会帮她照应到位,生活日常上,他们真的没什么可担心的!
但是,理论上说是那么说,只是,为人父母的,哪能因为这个,就真不挂牵孩子的?家里人,也都是一样难免挂牵,只是想着他们保密基地,他们不好搞特殊常来往,以免给桐桐带来危险,也给基地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他们才克制着,没有使用随时去看桐桐的特权。
徐美凤的声音带着喜悦的催促,“金源,看看我这一身衣服都顺不顺,有没有问题?金鑫,傻坐着干嘛?还不赶紧理理衣服!”
“我这衣服都烫平了吧?”金源抚了抚衣角,他可是第一次去那么重要的研究场所,可得把桐桐的面子给撑起来。
金姥姥也在一而再的给金永庆抚平着中山装上的少许随着金永庆整理衣领,浮动的纹路,他们前面还数着日子,想着不能给桐桐亲自过生日,正想着,要不给桐桐捎点好吃的过去。
吴桐照常盯着项目进度,已经到了接近组装的关键时刻,越是这个时候,吴桐越是跟盯的细致到位,以免有个丁点儿疏漏,造成这半年多的工期和人力物力经费消耗都前功尽弃。都走了九十九步,吴桐万万不想倒在最后一步。
若不是褚恒元接着她家里人和陆骁、成老一众人突然向她祝贺生辰快乐,吴桐都险些忘了,她又一年生日到来。
“这么快就又七月底了?我都二十了呢!”吴桐说着,有些感慨,不知不觉,她都已经要变成二字开头的年龄了呢,再也不是爸妈怀里,被他们遮风挡雨无忧无虑的孩子。她已经,可以被称为青年了!时间,真是个神奇的存在!
“哈哈吴总,是的,你终于二十呢!”闻讯赶来的万院士贺院士一众,不由得笑眯了眼。你再不年龄往上走,就该我们疯了!
他们知道吴桐年轻,真正了解到吴桐的年龄,还是为吴桐的年轻惊骇!他们最开始,只是以为吴桐面嫩,怎么也和陆骁差不多年岁,不曾想,真正去仔细了解了后,才是道,他们金乌工程成立的时候,吴桐尚不足双十年华,甚至,她最开始扬名国际的时候,不过刚刚一十六岁。
而她证明出千禧难题的时候,也不过方方成年,十八岁,在很多还都是孩子气满身的时候,她已经做出了惊艳世界,震惊世界的成就!
从她开始扬名之际,任何人都无法,将吴桐再当普通孩子对待。只是,现在突然听吴桐难得孩子气的感叹,他们也不由得乐呵。
二十啊,好年轻的年岁,古人二十始加冠,也是伟人口中,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最好年岁,在这个最好的年岁,即将又要向世界再度创造奇迹!
第436章
超车
“生辰吉乐!‘一声声真挚的祝福,凝聚着无限的爱护,敬重,涌向吴桐,吴桐也度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二十岁生辰。
因为上面的贴心安排,哪怕是身在项目,吴桐依然得到了家里人的陪伴。
虽然,吴桐未给生辰留太多时间,用来庆祝,但是和家里人挨个的拥抱间,无声都懂。吴敬中金渝夫妻,连带金
家两对夫妻,都明白,人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情。
自家孩子有这样的能力,能够有利于国度,那么,就应该让她尽情发挥!做个与国有用的人,孩子高兴就好!
二十岁生辰,吴桐送给自己的礼物,就是金乌工程正式进入组装环节。在整个项目组,加足马力,不曾松懈的努力下,整个金乌工程的所有零部件,包括程序尽皆准备完善,可以化零为整。八月一号,建军节,吴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参加了金乌工程实验基地的剪彩仪式。
花了数倍的人力物力,整个基地的建筑,其实早在之前就已经基本完工,是吴桐后期追加了超算的要求,才又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去紧急搭建,属于金乌工程的超算。
为了这个超算,吴桐整整拨出了金乌工程研发还算顺利,节省下来的拾亿经费,按着每秒一千万亿次运算能力,进行规划建设,打早了属于金乌头脑部分的超算中心。
按理说,虽然金乌实验基地的建筑比较简单,但是能够容纳上千人运作的实验基地,且还是以核能建筑级别为标准的建筑,短短时间内,建成,已经是花费众多人力物力才能达成的要求。
更别说,一个超算中心,哪怕除了超算,其他都是简洁布置,一般至少以一到两年为周期的建立时间压缩到两个月,这里面代表的技术时间凝结,也只有国-家爸爸才有这样的大手笔和大能力了!
只是吴桐一句需要,上面就做到这样的配合,真得是将倾力配合四个字,化作毫无置疑的支持动作,融入到行动之中,验证着,郭嘉机器,绝无虚言!
当吴桐从负责督管建筑工程的负责人手里接过剪彩剪刀,收到他带队端正敬礼之时,无声的责任,和无声的期待寄予,都在这无声的动作之间。
还好,她不曾辜负这份付出和期待,不会浪费这份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剪彩之后,金乌装置所有完工的零部件,都在专业团队护送下,装箱送入实验基地,无论是负责装箱的研发人员,还是负责运送的运输团队,甚至是抵达之后,负责搬运的同志,尽皆都是小心翼翼,力求没有任何颠簸抖动,确保各个零部件,不受半点儿碰撞损伤,哪怕是,明知道,这些零部件,打包的时候,已经做足了安全防撞保护,他们依然要求自己小心翼翼,不为其他,只为这些零部件代表的价值,实在是过于厚重!
哪怕是以吴桐为首的研发团队,已经尽可能的精准减少耗费,很多核心问题,因为吴桐的参与,其实已经减少了很多重复不断实验,寻求进步可能的消耗,但是金乌工程截止到目前,还是已经燃烧了近乎百亿经费。
虽然,这个经费相较于国际投入,已经是慎之又慎,省了又省,但是相对而言,换算到这些零部件所代表的价值,那真真的是价比黄金还贵!
不仅仅是贵,更重要的是,它们还关乎着,金乌工程接下来的组装以及点火试验成败与否,他们再怎么重视一些,都不为过!
不夸张的说,他们甚至愿意肉身为垫,只要保证这些零部件的安全。当然,有些零部件的份量,着实的重,那些除外,只能尽力尽心机器运送,他们还没有被碾压成泥的爱好!
但是,这些在以吴桐为首的研发团队转移过来后,站在从山体中挖出来空间,延伸出去建立的研发基地中,也是最宽敞的实验场所内,看着一份份妥善运输到这里的零部件和装置,却都是满怀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