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
才脱了衣服,为了避免尴尬,他找着话题。
“卢州离江南不远,一旦入了江南的地界,怕是皇命不受,元乐帝不知道我们要下江南,但是江南周边的地方,他肯定会派人严防死守。”
南下之路已是如此,若叶音当日没有找到顾庭思和顾朗,那丫头带着小孩儿北上,定是自投罗网,尸骨无存。
每思及此,顾澈就对叶音止不住的感激,以及后怕,两种情绪交织,真是磨煞了人。
叶音接茬,也带着两分好奇:“以当今的狠厉,皇命竟入不了江南?”
顾家儿郎勇武,元乐帝依然下令杀了。
顾澈讥讽的扯了扯嘴角。
叶音识趣地没再问了,就在叶音快要入睡时,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
“元乐帝非嫡非长,后来经过多方角逐,他才被文臣扶持上位。”
叶音一下子清醒,竖起耳朵听顾澈讲述如今这位皇帝的过去。
顾家忠君爱国,不会妄议帝王,顾澈受此影响,以前也只是听闻只言片语,不愿深想。
但逃亡的这些日子,顾澈心中藏着恨,便将元乐帝这个人,以及元乐帝过去做的事,翻来覆去分析着。
过往不明白的地方,现在拨开云雾终于看得清晰。
元乐帝最开始不是被作为继承人培养的,长大后,各种因缘巧合以及阴谋算计下,他才登上帝位。
论狠辣心计,元乐帝不缺。否则他也不会笑到最后。但很多事情具有双面性,一个阴狠毒辣之人,看他人便也如此,即谓以己度人。
元乐帝上位后,扶持文官打压武将,眼看文官势大,又纵容宦官迫害文臣。元乐帝不会管对错,他只想看到自己御下势力平衡。
他将心思放到了平衡朝中势力上,个人精力有限,却又不愿给自己的儿子放权。元乐帝不希望他的儿子们平庸,但也不愿儿子惊才绝艳,威胁他的皇位。
天家皇子尚且如此,更何况外人。
江南远离皇都,元乐帝一面派心腹前往当值,一面又疑心前去的心腹,不久后便找了由头结果人。长此以往,谁又再愿意真心替他办事,能糊弄就糊弄。
顾家人尸骨未寒,顾澈对元乐帝的评价也不再委婉平和,而是直指痛处,言语犀利。
叶音嘴角抽抽,果然不管是哪个时空,帝王都是有一些该死的共通性。
火焰在夜风中摇曳,火堆里发出噼啪的暴裂声,顾澈捡了根木棍拨了拨火堆,轻声道:“顾家不会是最后一个。”
叶音抬眸,橙红色的光映在顾澈的脸上,明明灭灭,他眼中倒影着薪火,却无半分温暖。似乎只是一个旁观者冷漠地下了评语。
顾澈靠在树干上,“睡吧。”他闭上眼。
叶音摸了摸烘烤的外衣,勉强半干了,取下来盖在顾澈的身上。
她转身时,听到身后的轻声:“谢谢。”
谢谢叶音陪他一起在水中逃命,陪他一起躲追兵,也劝住他,如无必要,不必将利刃对准一群执行皇命的傀儡。还要谢谢她送来的衣服。
山林里的夜不好过,后半夜时,饶是叶音也被活生生冻醒,地上的小火堆渐渐势弱,叶音蹑手蹑脚起来,添了柴禾。
然而这微小的动静也惊醒了顾澈,迎着他清明的目光,叶音温声道:“虽然冬日天冷,不过也正因此,没了毒虫蛇蚁。咱们还是占了一头。”
她说话的时候,嘴唇都无意识发抖。她被冻着了。
顾澈心头一瞬间涌来浓烈的愧疚。如果不是因为他,叶音不必受这些罪。
眼看她要重新坐回之前的地方,顾澈没忍住开口:“叶音。”
叶音:“怎么了?”
顾澈目光紧紧盯着火堆,呐呐:“书上说,古时少衣物,天寒,人群聚之。”
“我会闭上眼睛,堵住耳朵。”
叶音微怔,随后弯了弯眉,她抬脚走来,蹲在顾澈身边抱住他:“不必。”不必遮眼堵耳。
人体的温度传递彼此,渐渐驱散了四肢的寒意,叶音也陷入了沉睡。
夜幕退去,清晨一声滴答,叶音睁开眼,眉心的露水顺着鼻翼滑落,没入在唇缝中。
火堆不知何时熄灭,身上盖着的衣裳也湿润润。果然山林潮气重。
他们靠着两条腿往卢州城行去,幸好中途遇到一位赶车的老农,才免了行路之苦。
到城门时,叶音取出两人的路引和籍贯证明,当时匆匆跳水,她把东西卷了卷,藏在干空的水囊里。
她和顾澈皆是风尘仆仆,叶音苦着脸,说他们夫妻下乡收集土物,结果被人抢了,只能灰溜溜回去。
守城的官兵也觉得他们倒霉,挥挥手就让他们进去了。
没有顾朗和王氏,叶音和顾澈两个人就好办多了,他们趁夜潜入大船,三日后大船出港,行往江南。
另一边,文灵到达本地就跟家人汇合了,将船上的委屈一股脑儿道出,痛痛快快哭了一场后,将王氏他们引荐给家里人。
文灵还道:“阿音姐姐和她丈夫因为一些事耽搁了,过几日应该就能到了,还望哥哥派人去码头侯着。”
文大哥无奈:“为兄也不认识你的恩人啊。”
文灵眨眨眼:“带上王婶婶他们一道就行了。”
果然没几日,顾澈和叶音跟等在码头的王氏汇合,顾朗啪嗒啪嗒掉小珍珠,这些日子他好担心小叔和小鸟。
文府的下人上前:“公子有请,还望几位客人移步。”
他们上了文府的马车,顾澈掀开车帘,看着外面人来人往,神色不定。
以后,他就要常驻此地了。
第37章 书斋伙计
文灵身边的丫鬟被文家大哥发卖了,不管对方是有心背主,还是单纯失职,都不能留在文灵身边。
文大郎不敢想,如果当时没有叶音仗义出声,他可怜的妹妹恐怕要带着污名没入在茫茫湖水中。死后都落不得清白。
念及此,饭桌上文大郎双手执杯,朝叶音拱手:“多谢阿音姑娘救命。此等恩情,在下必当全力以报。”
叶音缩着肩膀:“没什么,文公子言重了。”
文大郎并不轻视她:“这杯酒文某先饮,姑娘随意。”
他仰头喝了干净,豪气爽朗,叶音对他初印象不错,慢吞吞地把酒水也喝了。
包厢里的气氛渐渐热络,文大郎平时负责家中的生意往来,既有书生的文气,也有生意人的圆滑,一张嘴能说会道,讲述着江南一带的风土人情,人群趣事。
王氏他们听得津津有味,不过夹菜时,顾庭思和顾澈都只夹面前用茶油炒的素菜。
等到一顿饭结束,文大郎话锋一转,看向顾澈:“我听阿灵说,九兄弟在卢州倒腾了一些物件想在本地转卖。”
顾澈点头。
文大郎笑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