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2
郭晓春:“……”
男生拂袖而去,郭晓春居然不气馁,追着他说:“那你帮我问问你的同学们呀,如果有人去非洲的法语国家,可以让他来找我,我给钱的,真的,我给钱的!”
“别跟着我!你该去看看精神科了!”
男生吓跑了,郭晓春垂头丧气地回到桌边,祝繁星问她说了什么,把那男的吓成这样,郭晓春如实地说了一遍,祝繁星三人听得目瞪口呆,都觉得……郭晓春这是急疯了吧?
其实,郭晓春的做法并不是独创,她是从一个学姐那里得来的灵感。她认识一位法语专业的学姐,找的男朋友是电气工程专业,男朋友找工作时带上了学姐,说要签就两个一起签,最后两人一起被某国企录取,双双飞去非洲,现在还在那儿常驻呢。
和学姐不一样的是,郭晓春没有真实的男朋友,只能花钱“租”。
祝繁星觉得这也太异想天开了,概率多小啊,哪个男的会为了一两万块钱干这种事?而且,万一那男的图谋不轨,不要钱,要别的,郭晓春怎么办?
没人认为这事儿会有戏,郭晓春自己也这么觉得,她只是死马当活马医,灵机一动试一下罢了。
所以,十一月中旬的某天下午,在一堂外语学院的招聘宣讲会现场,当丁老师告诉郭晓春,外头有个男生来找她时,郭晓春一头雾水,问:“谁啊?”
丁老师说:“一个姓叶的男生,他说,想找法语专业一个姓郭的女生,咱们班,就只有你吧?”
郭晓春:“?”
她疑惑地来到场外,看见一个年轻男人懒洋洋地靠在墙上,他个头中等,穿着一身黑衣黑裤,五官还算周正,只是头发油腻、脸色憔悴,整体形象有些邋遢。
郭晓春问:“是你找我吗?”
男生撩起眼皮看她,问:“你姓郭?法语的吗?”
郭晓春点点头:“对,我叫郭晓春,法语专业的。”
男生走到她面前,说:“想找人推荐去非洲做翻译,是你吗?”
郭晓春浑身一激灵,连连点头:“对,对,是我。”
男生说:“我叫叶铮,土木工程的,我可以帮你,报酬是两个月工资,签约了就给。”
“那不行。”郭晓春说,“离出发还有半年呢,变数太多了,而且两个月工资……我给不了。”
叶铮转头就走:“那算了。”
“哎哎哎,你先别走。”郭晓春追在他身边,问,“你已经签了吗?”
“嗯。”叶铮像是一个字都不愿多说。
“签的哪家呀?”
叶铮说了一家中铁某局的名字,是实打实的央企。
郭晓春心动不已:“同学,同学,再商量一下嘛。”
叶铮站住脚步,转头看她,说:“我家里人生病了,急着用钱,我等不到明年。”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y?e?不?是?ì???ù?ω???n?2?0?Ⅱ????????????则?为?屾?寨?佔?点
离得近了,郭晓春能看见他眼睛里的红血丝,还有下巴上的胡茬,那份憔悴焦虑不是装的,她想,自己是不是应该搏一把?
“翻译的话,工资大概是多少,你知道吗?”郭晓春问。
叶铮说:“不知道,你可以面试的时候问。”
郭晓春又问:“那……去哪个国家?”
叶铮说:“阿尔及利亚。”
北非啊!好地方。
郭晓春纠结了三秒钟,咬咬牙,同意了:“行,我答应你,两个月工资,签约就给。”
叶铮冷冷地看了她一会儿,掏出手机,说:“加个微信,我去推荐你,先说好,不保证成功。”
——
寝室里,祝繁星呆若木鸡地坐在椅子上,听郭晓春讲述她离奇的经历。
叶铮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签约中铁某局,毕业后将被外派去阿尔及利亚某铁路工程的项目部工作,薪资不低,开的21000。
阿尔及利亚位于北非,经济规模在非洲属于前列,环境也相对安全,那个国家被法国殖民过一百多年,目前的官方语言虽然是阿拉伯语,但法语依然通用,中铁某局在校招中的确需要招聘专业的法语翻译。
食堂男把郭晓春的“神经病”行为在男寝说得人尽皆知,别人听了只是一笑,唯有叶铮,还真上了心。
他把郭晓春推荐给招聘人员,说是他交往了三年的女朋友,想和他一起去非洲发展。郭晓春终于得到宝贵的面试机会,她下功夫准备了一番,在面试中表现优异,通过一面,闯入二面,又闯入三面。
在一轮又一轮的面试中,她知道,叶铮的存在是有作用的。
这一年的十二月初,郭晓春过五关斩六将,终于与中铁某局签约,将于次年夏天和叶铮、以及同一批招聘的人员一起飞往阿尔及利亚工作,职位是法语翻译,月薪16000元。
与此同时,祝繁星也收到了来自法国高校的
Offer,好几份,和Esme讨论后,她决定选择索邦大学的传媒类硕士专业。
第129章 第23章小老虎,别紧张!加油!……
不是只有大学毕业生们在为自己的前程努力奋斗,高中毕业生们同样如此。
这个冬天,黄怡然走南闯北,赶着一场场的艺考。陈念安和他的同学们依旧坐在教室埋头苦学,距离高考只剩五个多月,陈念安知道,他只有一次机会。
他升上高二的那一年,也就是2014年,9月初,国家正式启动新高考改革,A省作为试点省份率先走上改革之路,取消文理分科,采用“7选3”的选考制度,算是打破了一考定终身模式。
第一批受影响的高中生是陈念安后面那届,这也意味着,如果陈念安这届学生高考失利,选择复读,2017年的高考制度将和2016年有相当大的不同。以陈念安为例,应届生能选考历史+物理,或政治+化学,而陈念安的物理、化学科目早已生疏,复读时再更改选考科目,竞争力会直线下降,所以他很难复读,即使复读,也只能选纯文科那条路。
姐姐即将出国,弟弟还没长大,高考制度大改革,种种因素都决定了,陈念安必须放手一搏,没有退路。
倒是有一个好消息,他写的那篇《女孩与老虎》在众多中学生创作的中篇小说稿里脱颖而出,和其他四篇稿子一起被出版社选中,将集结成一本中篇小说集正式出版。稿费不多,只有五千多块钱,但对陈念安来说,这是一件非常神奇且有纪念意义的事,更让他坚定了考大学时专业选择的方向,会和文学创作有关。
2016年的除夕夜,陈念安、祝繁星和祝满仓依旧在家过。郭晓春又来蹭饭了,搞定了工作的女孩喜气洋洋,还搬来一箱饮料和一大袋零食大礼包作为新年礼物,她从包里掏出一瓶红酒,对祝繁星说:“星星,今天别开你爸的酒了,喝这个吧!”
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