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0


一眼高台上的霍翎,才道:“我们这边的情况,瞒不住大穆,也瞒不住康宁帝。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我们正在想方设法让圣人突破社会传统、更进一步。这种时候,其实更应该求稳,谁又能想到,圣人会决意发动一场北伐呢。”

毕竟就连丁景焕这位绝对心腹,在听说霍翎有意发动北伐后,都按捺不住进宫相劝,想请霍翎先登基。

大穆那边肯定也想不到,大燕居然有意在此时展开北伐。

如果大燕接下来的精力完全放到太后称帝一事上,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百官上书进劝太后称帝,民间百姓自发联名请求太后称帝。

等到朝廷和民间的称帝声势都发动起来后,还有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幽禁在太和殿多年的天子,要写下禅让诏书,自愿将皇位让给自己的亲生母亲,请太后称帝。

一场场政治作秀下来,太后才能正式准备自己的登基大典。

而且女人称帝,礼法要不要变动,规制要不要变动。

如果要改朝换代的话,季燕宗庙该如何处理,季姓宗室要如何安排。

还有那些追随在霍翎身后,为她登基出过不少力的功臣要不要进行封赏?

如果你访问的这个叫御宅屋那么他是假的,真的已经不叫这个名字了,请复制网址 ifuwen2025.com 到浏览器打开阅读更多好文

这里面需要掰扯和博弈的地方不知凡几。

每一条礼法,每一项规矩,都是千百年来经过无数次实践后定下来的。

想要改变礼法,突破男尊女卑的传统,霍翎最大的敌人是谁?

已经不是她的亲生孩子了。

她最大的敌人,是这世间所有反对女人称帝的声音。

是无数既得利益者搭建起来并运行千年的游戏规则。

更是这千百年历史留下来的文化惯性 。

即使她向前迈出了最后一步,真正登上了权力至巅,身后也会有无数双手试图将她重新拽落下来。

他们在等待她衰老,等待她虚弱,等待着历史,重新回到原本的轨迹上。

和这样的历史惯性进行较量,那是持续一生也未必能分出胜负的战争。

甚至有可能她前脚刚驾崩,后来者就会大肆污名化她的存在。

斗争,斗争。

权力是永恒的斗争。

在和这千百年来的历史惯性进行一场彻底的斗争之前,霍翎要先把自己心心念念了几十年的事情做完,再携此不世之功,登基称帝,改朝换代。

再然后,就是穷尽自己最后的岁月、精力、心血,逆历史之潮流和文化之惯性,重新构建游戏规则。

***

北伐的决议,以最快速度通传下去。

时隔十数年之久,两国再宣战事,而这一次,是由大燕主动发起。

“昔前朝昏庸无道,割燕蓟以赂契丹。朕每览舆图,岂忍汉土分裂,遗民泣血。今海清河晏,国富民强,当挥师北狩,横绝大漠,完我金瓯,再勒燕然。”

燕北边境,主将周嘉慕单膝跪地,听着从朝廷派来的钦差宣读太后的旨意。

“末将领旨。”

周嘉慕双手高举过头顶,从钦差手中,接过这道宣战的诏书。

他捧着圣旨,站起身来,回身望着自己身后的一众亲信将领。

“自燕云十六州被割让出去后,这百年来,我燕北将士忍辱负重,厉兵秣马,从未有一刻懈怠,只为有朝一日能一雪前耻,光复河山。”

周嘉慕振臂一呼,语气铿锵激昂:“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诸将,随我出征,北狩大穆!”

? 如?您?访?问?的?网?阯?F?a?B?u?y?e?不?是??????ù?????n?2?0?2????﹒???????则?为?屾?寨?站?点

一众亲信将领跟着振臂高呼:“出征!北狩!出征!北狩!”

与此同时,同样的圣旨,也送到了燕西行唐关,送到了更远的羌州。

先帝一朝,大燕和大穆的综合国力其实相差无几,也许大燕的经济实力更强,百姓更富庶,但边境线上没有天险可守,这让大燕在面对大穆铁骑时,总显得底气不足。

等到霍翎成为太后,执掌朝中大权后,这种情况才慢慢有所改变。

而在大燕顺利吞并羌戎后,大燕的综合国力已经高出大穆一截。

等到大燕集结好军队,准备从燕北、燕西、羌州三路发兵时,大穆中京才收到消息。

无锋没有猜错,从康宁帝再到他身边的所有人,都不认为大燕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多生事端。

在他们看来,虽然女人称帝是十分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不可否认的是,大燕这位摄政太后,距离称帝确实是只剩最后一步了。

此时的她,难道不应该将所有精力放到镇压国内的反对派系,然后为自己的登基大典做准备上吗?

正是因为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康宁帝才会迫不及待地对自己的舅家下手,甚至是下旨逼死了萧国英这位在军中具有极高威望的齐王。

如今面对着来势汹汹的燕军,再看着中京这一团乱麻的局势,就算康宁帝行事再不计后果,也知道形势对大穆来说十分不利。

三路兵马,共计二十万精锐开赴燕云,气势如虹,万众一心。

大穆在燕云十六州驻扎的兵马只有十万,面对来势汹汹的三路燕军,穆军难免顾此失彼。

不过穆军的反应也不算慢,在最初的仓惶过后,也很快据城而守,组织反抗,试图阻拦燕军。

但与二十万精锐,三路齐出的大燕相比,大穆的十万守军实在有些不够看,很快就左支右绌起来。

西京大同府被围困。

大同府去信中京,请求派兵增援。

然而,康宁帝握着求援信,也觉头疼。

这些年里,大穆统治下的各族,一直在频频暴动反叛,多亏了萧国英四处奔波救火,才勉强稳住局面。

萧国英在世时,可是杀得各族人头滚滚,令各族对他闻风丧胆,最严重的时候,单是看到萧国英麾下那面迎风招展的军旗,各族就忍不住两股战战。

如果萧国英还活着,有他的威名在,即使抽调其它地方的军队前去增援燕云,短时间内也不用担心各族会生乱。

但萧国英死了。

这位杀神,被康宁帝亲自下旨逼死了。

各地的驻军不能调动,那能够调动的,就只有拱卫中京的驻军了。

可是康宁帝敢对萧家下手,底气正是来源于中京的驻军。

如若将中京的驻军调走,谁来拱卫他的安危?

各地驻军不能动,中京驻军不能动,于是西京大同府就被围得动也不能动,终至陷落。

围绕着大同府兴建的关隘、堡垒,全部都被燕军扫荡占领。

原本与自己互为犄角的西京沦陷,只剩燕京苦苦支撑。

比起西京,燕京这边的守军更为强大精锐,而且康宁帝也是勉强抽调了一些军队过来增援燕京。

西京已失,燕京就决计不能有失了。

两国精锐在战场上来回厮杀,互有伤亡,但随着大燕三路兵马陆续抵达燕京城外,将燕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