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
很,把这些拿回去也让铺子里头的人瞧一瞧,看个稀罕吧。”
郑氏伸手摸了摸邱玉燕的小脑袋,“你先挑上一两个自己喜欢的,拿着玩。”
“好。”邱玉燕脆生生地应下,抿嘴一笑。
脸颊上的梨涡,尤其可爱。
江米夏和宋景韫一路往西街走,兴高采烈的。
“看我说吧,木偶一定卖的出去。”宋景韫有些得意地扬起了下巴。
“是是是,你的都对,你是家里头的小福星。”东西卖了个干净,得了这么多钱,江米夏也不吝啬自己的夸赞。
但这句话也是心里话。
江米夏总觉得,只要宋景韫在身边跟着的话,她的运气就会变得特别好。
屡试不爽。
“想吃什么,我给你买。”江米夏觉得口头夸赞实在是有些虚,还是来点实际的比较好。
吃的,对于宋景韫来说,也算是投其所好。
知道他馋嘴,便要给他买吃的,娘子待他可真好。
宋景韫兴冲冲点头,接着去挑选自己想吃的东西。
这里有许多好吃的在卖。
软糯糯的驴打滚儿,鲜嫩嫩的豌豆黄,油汪汪的炸果子,甜滋滋的炸糖糕……
但看了一圈后,反而犯了难。
因为每一样看起来都好吃,他都想吃。
“那就都买一点。”江米夏颇为大方。
宋景韫,“……”
感动到想哭。
“娘子真好。”宋景韫嘿嘿笑了笑,接着兴高采烈的去拿吃食。
但凡能看到的,他都买上了两个。
在拿了两个驴打滚,四个炸糖糕和两片炸果子后,宋景韫收了手,“差不多够吃了。”
小赘婿到是不贪心。
“成。”江米夏付了钱,又看了看那边的炸油条,“咱买点油条回去,晌午回去了再烧个豆腐汤来喝。”
也免得大热天的再回去张罗的做晌午饭。
“好。”
再多买些吃的,宋景韫当然高兴,只帮江米夏背竹篓拿东西。
惦记着还有江春石那边,江米夏在买油条的时候,多买了一些。
等两个人到西街时,江有成和江春石也在收拾东西了,竹篓、竹筐,板凳什么的,都没有剩余的,显然都卖出去了。
而得知江米夏和宋景韫这里的针线笸箩和木偶都卖完时,两个人颇为高兴。
尤其江春石,兴奋的鼻尖有些红。
自离了木匠那,除了先前江有成一家做家什来寻他,今天是他第一次自己做东西拿出来卖,生意便能这么好。
尤其是那些木偶,不费木料,价格卖得还很不错。
“看来往后得多卖些木偶才成。”回去路上,江春石道。
“我正准备跟大哥说这件事呢。”江米夏便将今儿个集市上,看木偶的人多,买木偶人极少的事儿说了说,“今儿个能卖出去,也算是运气好,碰上了这么一个买家,要是下回的话,估摸着够呛。”
“不过这木偶受欢迎是肯定的,大哥不妨抽空还接着做,等到八月份咱们去寺里上香时,一并带了过去,去那卖的话,应该好卖。”
丰阳县东边有一座寺庙,叫做德音寺,据说菩萨庇护,许愿极灵,所以香火颇旺。
就连周边县城,乃至府城的许多人,都时常去寺庙上香祈福。
先前……
第37章 慢慢变多
先前江米夏的痴傻症,刘氏便去那里许过愿,现如今江米夏痴傻症已好,刘氏便惦记着要去那还愿,所以约了杨氏在八月初一时,一并去寺里上香,也添一添香油钱。
八月正是秋高气爽之时,农家临近秋收,学子临近大比,就连喜事也大都在八月后开始操办,所以八月份到入冬前,德音寺那都十分热闹。
也因为德音寺热闹,寺庙的山脚下渐渐形成了村落和集市,临近大日子时,人来人往,繁华无比。
可以说,许多时候,那里比县城还要热闹几分。
而能去德音寺这样的地方上香闲逛的,也大都是家境宽裕,日子过得富裕之人,木偶拿到那边去卖,必定会比镇上好卖太多了。
“小夏说的有道理。”江春石点了点头,“那我得了空便慢慢做上一些,不过既是要去德音寺那,咱们不妨做些十二生肖样子的木偶?小夏你会不会画这样的图样?”
既是去上香,那便是相信菩萨神灵,对生辰八字,生肖命格这些东西颇为在意,又是在德音寺山脚下,若是瞧见,也会更加想买。
“会画,等回去了,便给大哥画来瞧一看。”江米夏觉得江春石这个提议颇好,心里头便琢磨起这Q版十二生肖的模样。
到家吃罢了晌午饭,顾不得歇息,江米夏便忙活了起来。
用自己所做的木炭笔,绘制出来了十二生肖的图案,拿给江春石看。
“小夏画的可真好。”江春石看着那张纸,啧啧称赞,“我原本还想着蛇和老鼠画出来会不会显得有些凶悍,可小夏画的越看越觉得憨厚可爱。”
“还有这猪,圆滚滚的,好看又不显笨……”
江春石一顿夸赞,心里头也在琢磨着这若是用木头来雕刻的话,需得怎么下手。
江米夏又跟江春石交代了一下侧面,背后的图样以及雕刻时的关键点,两个人甚至还在门口挖了点土,浇水和了点泥,用泥做出图中的样子,好让江春石对不确定的地方心里能够有数。
一直忙活到日头都偏西。
送走了江春石,江米夏将上午卖笸箩,还有江春石分给她的钱清点了一下。
笸箩卖出去了二十三个,一共得了七百多文钱,江春石这里的木偶卖了三百二十文,分给她了一百文。
原本江春石要分一半过来,江米夏觉得太多,只要两成就好。
毕竟他只提供图样,江春石才是又费工,又费料的,他理应占大头。
可江春石却说,若是没有这图样,那他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东西出来,更别提还能卖钱了。
两边互相推让,最后定下来,三七分,江米夏三,江春石七。
总之,今天林林总总,她负责的这部分的收入是八百多文。
江米夏把这些钱拿给刘氏。
家中,是刘氏在管家,银钱都在她那里放着。
其他人用钱,去她那里支取。
刘氏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也不苛待子女,但凡江米夏和宋景韫张口的,她一定会给,甚至不过问缘由去向。
有人管钱,不必过多操心,江米夏觉得也颇为方便,这些时日也习惯了如此。
不过这次刘氏却把钱推了回来,“昨儿个我跟你爹还在商量这事儿,说你跟景韫也渐渐大了,又是成了婚,算是一个小家庭,你们俩手里,得有个体己钱,用着也方便。”
虽说她给钱素来是大手,可这钱隔着一个人的手,许多时候还是不大方便,尤其这人嘛,总有些有时候想买,但未必一定是当用的东西,会不好意思开口。
也就会觉得拘束。
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