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
莫要惊慌,我并非是来寻茬生事儿的。”郑氏见两个人脸色都不大对,张口解释,“我只是先前在镇上买了一些木偶,喜欢的很,便想着再买些木偶。”
原来只是来买木偶的。
江有成和江春石互相看了一眼,皆是松了口气。
“这里还有一些木偶,夫人看都要那些样式的。”江春石将剩下的那些木偶略归拢了一下。
“这些都要了。”郑氏只扫了一眼,便发了话。
全买了?
江春石又惊又喜,“那我给您包起来……”
说着话,江春石便手忙脚乱的去拿小布袋子,准备装东西。
“方才听底下人说,这些木偶都是小哥儿你做的,说来也是凑巧的很,我家在县城中开了家木材行,也做木匠活,先前我在镇上买的那些,原本也是让孩子拿着玩,结果孩子有一日拿到铺子里头,便有客人想买。”
郑氏道,“所以我便再去镇上找,结果接连找了好几个集市,也没再寻到卖木偶的摊位,今儿个来德音寺上香,便想着让底下人试着找一找,看能不能找到,不曾想,还真是找到了。”
“我也问一问小哥儿,往后可愿意到我这铺子里头做木匠活,做木偶?若是不愿意的话,这木偶的图样卖给我也成,你给开个价儿?”
江春石闻言,几乎是瞪大了眼睛,接着有些不自信地,十分局促地搓了搓手,“夫人家的木材行,莫不是邱记?”
“正是。”郑氏点头。
江春石激动的嘴唇都在发抖。
整个县城里头,若说木材行,名声最响的,便是邱记了。
先不说木材生意做的大,且里头的那些木匠师傅手艺,也是县城里头数一数二的,江春石先前学木匠活的那个师父,曾因为在邱记学过几天的手艺,就成天挂在嘴边。
能去邱记做活学木匠手艺,对于他来说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更不必说邱记的夫人请他去邱记做活了。
那也太有脸面了!
江春石在原地踱了几步,却又不好意思地解释,“真是对不住,我是极想去邱记做活的,只是这木偶虽说是我做的,可做木偶的图样却是我三叔家的小妹绘制的,我也是在她的指导下做的这些木偶。”
“看夫人的模样,应该也是主要想要这些木偶图样,那只能请夫人稍等一会儿,等小妹回来,您跟她细谈一下这事儿吧。”
“小妹跟三婶还有内人去寺庙上香,估摸着也该回来了,应该不会等上太久。”
郑氏再次打量了江春石一番。
粗布衣裳,不显眼处还打了块补丁,看起来家境不算富裕。
五官长得端正,模样看着是地道的农家人,赔笑时透着浓浓的憨厚感,而且,说话应答间丝毫没有揽功,更没有要贪念这笔生意的意思。
在说起自家小妹时,语气和神态也透着十足的自豪。
感觉像是可信任的人。
郑氏微微笑了笑,“那我就在这儿等一等你家小妹。”
江有成和江春石见状,送上他们带来方便摆摊儿用的马扎,请郑氏坐下等,免得一直站着累。
郑氏也不嫌弃,更拒绝了银杏让她去马车上等待的提议,只坐在马扎上等。
等的时候,跟江有成和江春石闲聊了一阵。
知道他们来自江家村,知道江春石口中的小妹,也就是江有成的女儿,叫江米夏,是个极为聪慧机灵的人。
正说着话,江米夏一行人回来了。
江春石急忙介绍了郑氏,说明了她的来意。
“夫人要买木偶的图样?”江米夏打量了一下眼前的郑氏。
不得不说,眼前这个人,跟上次买木偶的小姑娘,有七八分像,母女二人,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正是。”郑氏笑道,“这些木偶样子实在好看,我也诚心想买,只要小娘子肯卖这些木偶的图样,我一定给一个让你满意的价钱。”
“那……”
第46章 真能干
江米夏和郑氏在旁边,细谈了许久,达成了合作的初步意向。
由江米夏来绘制木偶图样,郑氏出钱买断。
木偶的绘制图样,二两银子一副,包括正面图,侧面图,背面图和一些必要的细节图,如果需要彩绘,需标明颜色。
图纸按月交货,郑氏这里看过后,没问题当场结账,不拖欠。
每个月的交货量不低于五幅,但也不能高于二十幅。
如果是成套的木偶,可以在每幅二两银子的基础上看一套的数量和品质,再实际商谈价格。
除了这些以外,江米夏提出来了一个达成这些条款的前提条件——江春石进邱记做木匠活,跟着老师傅学手艺。
郑氏闻言笑答,“没有问题,邱记这里也正缺人手,我看你大哥为人老实,也适合在邱记做事,我到时候会挑选一个老成的师傅带一带。”
“铺子里的伙计,没家眷的都在铺子后院住,但凡有家眷的,大都在县城里合伙租院子住,我回去也让人问一下,看还没有需要寻人合作的,回头你大哥安顿好了,也可以把妻儿带过去。”
来寺庙上香的小年轻夫妇,大都是奔着求子来的,尤其这江春石又只有这一个闺女,更是如此。
虽说去邱记做活学木匠手艺对江春石的前途有所助益,可妻儿一直分隔两地却也不合适,能住在一起便是最好。
“多谢夫人。”江米夏见郑氏连这等细枝末节也考虑的周全,也觉得这个生意上的合作对象颇为不错,便也大方起来。
“木偶头一次跟着图样来做的话,只怕有些无从下手,等送第一批图样时,我按着图样用泥坯做好样子,这样师傅们也好下手。”
“那就有劳江娘子了。”
江米夏聪慧,能绘制这样新奇的木偶图样,在方才谈生意时,许多细节也是说的面面俱到,不比她这个经商多年的人差。
郑氏对江米夏,印象也颇佳。
两边达成共识,郑氏没有多呆,只带着买下来的木偶,先告辞。
而江米夏一行人,则是去寻吃饭的地儿。
下山时,这日头就已经是挂到了正当空,现在耽误了这么久,日头已经偏西,所有人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
连带了果子,垫吧过肚子的江麦花这会儿都嚷嚷着肚子饿。
带来的货已经卖了个干净,这会儿也是打算是吃完饭直接往回走,便瞧见想吃的东西便买上一些。
今儿个谈好了生意,江米夏这里若是做的好的话,一年就有上百两银子到手,往后江春石也有了出路和做活的地儿,两家人都高兴的很,这买起东西来,也都颇为大方。
什么香酥小麻花,莲花酥,肉沫烧饼,三丝春卷,大馅儿馄饨,三鲜米粉……
等坐在牛车往回走的时候,江米夏一行人的身上,都带着浓重的饭香味,还有各种零嘴小吃的甜香味。
宋景韫路上咯嘣着鱼皮花生,笑眯眯的。
因为江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