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1


不挑嘴,做事坚毅不拔,现下去太学一年就已经是舍长了,听说马上要任斋长。

锦娘连忙让人摆饭,一家四口正吃饭,宁哥儿道:“教谕要让我做斋长,我推辞不过,可管人感觉比做学问还难。”

这也是他小少年的烦恼了,他性情一丝不苟,人又很正直,做二把手不贪功很好,但做一把手,什么事情做的多反而遭埋怨。

W?a?n?g?阯?f?a?B?u?页??????μ?????n??????????5?????o??

蒋羡笑道:“你得拉拢些和你好的,去压制那些不听你话的,人都从众。”

“真得如此么?”宁哥儿发现他爹挺多鬼点子的。

蒋羡道:“有些人你与他们相交,该亮出身份就亮出身份,别太客气了。”

宁哥儿知晓她爹也是两幅面孔,在那些大佬高官面前绝对是一等一的贴心人,都不必人家吩咐,态度谦卑,又会说话,对下面得用的官员也不错,但是对吏员颇为严苛,当然这也是他的手段。

以前宁哥儿觉得只读书就好,如今自己好像也得学些御下的手段了。

然而她娘又是另一个法子:“你先定下规矩,先礼后兵,若有人犯了,你就拿那个人树立威信,凡事都要做到让人心服口服。”

宁哥儿暗自点头:“爹娘说的话,儿子都记下了。”

饭毕,宁哥儿又问起定哥儿的学业,定哥儿要撒娇躲过,锦娘则看着小儿子道:“读书要听你哥哥的。”

宁哥儿说完,还帮弟弟制定了学习计划,他则去书斋歇息看书了,这是他的习惯,锦娘对儿子女儿都是很尊重他们的习惯。

次日一早,罗玉娥过来锦娘这里一起吃了早饭,对门的孟夫人过来问了,她是来问锦娘认不认识什么妥当的稳婆乳娘的,说是帮二女儿留意。

“怎么这些还要你准备?”锦娘怕自己到时候帮她大费周章的找来了,结果人家婆家准备了,孟夫人又不要了。

孟夫人道:“我想先备下来,那边的人也不大上心。”

锦娘还奇怪:“孙子都要出世了,又不是旁人家,怎会不上心?”

若是别的人锦娘就住嘴了,孟夫人这个人也是个和罗玉娥差不多的人,翻来覆去颠三倒四可以一直重复,所以她赶紧问完,拿住话头。

孟夫人果然吐起苦水来:“找也找得,但是找的人都不成,总之就是嘴上说的好,却不用心。”

锦娘到底在汴京多年,还是识得几个不错的接生婆和乳母,她喊阿盈过来,让她找几个送对门挑选去,孟夫人千恩万谢。

十月,孟家二姑娘生了个大胖小子,稳婆是孟夫人送去的,两个乳母也是她送过去的。锦娘不知道孟夫人之前让女儿嫁给娘家表兄,明明当时说那家很好的,怎么如今又不上心,好歹是亲戚啊。

孙大姑娘却知晓,她正和通房松儿道:“太太这几日心情不好,咱们少去讨嫌。”

松儿不解:“二姑奶奶都生了儿子了,怎地夫人还闷闷不乐的。”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布?页?不?是?????ù?w?ē?n?????????5?﹒?c?ō???则?为?屾?寨?佔?点

孙大姑娘素来见识明白,也颇有手段,进门之后,早就买通了孟夫人身边的人。原来严家衙内一直想娶一位才女,能够红袖添香的女子,孟夫人推荐自己的次女,说她文墨极通,还不知从哪里搜罗的诗册过去,严家本来和孟家是姻亲,姑表亲结下正好。

初时,孟二姑娘还能装上一装,时日久了就露馅了,严大少未免觉得妻子不诚实。后宅女子,失去了丈夫的欢心,还有做姑母的婆婆依靠。但严夫人比起二姑娘来,更喜欢三姑娘,她总觉得孟夫人靠家世碾压她哥哥,还有当年孟三郎母亲黄小娘和她关系也好,孟二姑娘就被慢待了。

这样的事情,孟夫人当然不会说出来,她是个粗线条的人,身边的人看的清楚,却又不想说真话,让她生气。

孙大姑娘天然立场是站在自己丈夫这边,可是对婆婆又很同情。

女方家世太好,即便什么都没做错,都会对男人造成压迫感。

但同情归同情,也只能明哲保身了,这个时候外头说对门蒋夫人过来了,松儿道:“蒋夫人少来咱们家,不知有什么事情呢?”

孙大姑娘道:“那可是开封府府尹的夫人,我得过去。”

却说锦娘是听说孟夫人有些不舒服,所以特地过来的,她和孟夫人的关系虽然没到交心的地步,但孟夫人这个人还算直率赤诚,作为邻居,怎么也该过来看看。

孟夫人见锦娘过来,又道:“我就是心里不大舒服,倒没什么大事,怎么好叫夫人来看我。”

“你这说的哪里话,我是听说你不大舒服来的,也不知晓送的药对不对症,只拣了些温补的补品,过来看看。”锦娘笑道。

这好不好的,用嘴说没什么用,拿点真东西来,人家还用册子记下来。

孟夫人知晓蒋家富贵,蒋夫人出自名门,便是娘家亲弟弟亦是进士,儿子是太学生,丈夫还只有她一个女人。她这样的人,恐怕一辈子都没什么太大的烦恼。

她看着锦娘道:“我没什么大事,多谢您关心了。”

锦娘随意叮嘱几句就立马回去了,听罗玉娥问起,她摆手:“人家的事情,人家愿意说咱们听着,人家不愿意说咱们也别问。我以前也是对什么事情都好奇的很,后来才发现,所有的家务事都是一团乱麻,少听,听了还把自己气着。”

“倒也是这个理。”罗玉娥微微感叹一声。

母女二人感叹一回,锦娘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又倏地道:“这一个月天天早上吃面,总觉得肚子和脸圆了一圈,不成,今日开始,我得少吃些。”

罗玉娥不赞成道:“吃就吃吧,吃多了才有力气。”

锦娘看了一下天生苗条的母亲,扼腕道:“您和弟弟是天生的瘦人,吃什么都不会长胖,我这样的,多吃一些就容易发福。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我不要很瘦,但是若是和以前一样,不知又生出多少病来。”

“也是,那等会儿我们吃粳米粥吧。你知道你为何容易发胖么?因为我和你弟弟爱吃稀的,你爱吃干巴的。我们早上一碗小米粥,一颗煮鸡蛋就很好了,你早上非得吃那种面,要不然就吃煎夹子,几日不吃就嚷嚷说肚子没吃饱。”罗玉娥对女儿身材也是心里有数。

日后,锦娘也开始了吃小米粥鸡蛋,中午还是二一一减肥,晚上十六加八,反正,提早把饭吃完。不像以前那样还要等蒋羡一起吃,二人每次吃很久,所以她越吃越多。

如此这般两个月后,她约莫瘦了十斤左右,在园子后面的天平秤上,对面加秤砣,她差不多从一百一十斤,瘦到一百斤了。

蒋羡晚上睡了的时候,还能摸到她的骨头,“娘子,你怎么瘦了许多啊?没事儿吧。”

“无事,就是前些日子总吃面,要不晚上就吃好些肉和菜,我得为我自己的身子考虑,如今轻盈了许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