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


美滋滋的,只要县令大人记挂着县学,那一定没问题。

为什么?

看看现在的安丘县啊。

今年收成高,田税却低,县令还带着大家种田养蜂。

哪件事做得不漂亮?

田税这么难的事,都能给他做成了,何况其他。

再者,县学的规划已经出来,他现在忙着跟魏家镇镇长合作,把今年招生需要的费用,以及后续款项算出来。

有了具体数字,再由县里大户们捐钱。

等银钱到账,今年的招生就要开始了。

他去年那会,还埋怨纪大人不给县学拨款,原来在这等着呢。

不愧是纪大人,就是有办法。

所以教谕听到纪县令召他,立刻带着算好的账目去了衙门。

纪楚刚站起来活动,就看到教谕小跑着过来,干脆站着看县学预算。

县学预计招生七十。

包吃包住包课本包笔墨。

一年下来,开支可不少。

但也不至于这么多吧?

教谕还觉得自己罗列的没问题,开口道:“一日三餐每人每天大约二十文,纸张笔墨十文钱,再加上四书五经十五两银子,四季衣服被褥五两。”

总之一连串下来,一个学生一年需要八十六两左右,

七十个学生,就是六千两,再加上其他杂费,基本在八千两了。

供养学生读书,花费本就巨大,教谕觉得,他还是往低了算的。

纪楚翻完账本,笑着道:“想来教谕家境不错。”

官帽底下无穷汉。

更别说教谕还是举人,家境自然可以。

只是当年朝中职位空缺不多,他才当了个教谕。

这点运气没有纪楚好,正好赶上朝中查贪墨,空缺不少位置。

教谕点头:“我家在曲夏州州城有些祖产。”

像他这种情况,只要县学出几个秀才,家里便能把他弄到州城做个小官。

可惜这安丘县情况太差,所以一直没能挪动。

教谕期盼地看着纪县令。

他能不能升迁,就看纪大人的了。

即使都是举人,教谕也知道,眼前这年轻的县令,比他厉害多了。

纪楚却回了案前,直接把几项开支砍掉。

不是纪楚心狠。

而是教谕的条件放出去,势必会有家境尚可的学生过来。

到时候挤压的,是真正贫苦学生的机会。

这不是现代,不是顾及温饱之后,可以追求舒适性了。

跟去年的旧冬衣一样。

东西如果太好,会被不需要的人强行占有。

东西如果一般,反而能发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砍过之后,教谕忍不住道:“那如今县学的学生,恐怕接受不了,八个人一间房,他们这辈子都没住过啊。”

“不想住就回家住,又不是强制的。”纪楚道,“八千两的预算,别说大户们不会捐,我也不会给的。”

最后,纪楚又添了一条。

奖学金。

共分三等,一等一人,二等三人,三等五人。

每年两次大考,按照大考排名发奖学金,从笔墨纸砚到银钱衣食,不一而等。

等砍过的费用算下来,其实一个学生的费用也在二十两,毕竟还有夫子们的月钱,雇厨子的费用等等。

纪楚强调,县学的夫子们也要重新招,重新安排。

这部分费用也不低。

即使如此,最后所需的银钱,也远远低于八千两银子。

教谕眉头拧的根本松不开。

这样的费用,真的够用吗?

纪楚却点头:“绝对够了。”

“还有,把县学空出一部分出来,我另有他用。”

什么用处?

纪楚指了指县里养蜂的文书。

今年县里多了不少蜂农,但真正会养蜂的却不多。

他准备找人教本县人科学养蜂,以后油菜花田会越来越多,连带的蜂箱肯定要增加。

空出来的县学学堂,要用来做职业培训。

教谕想说,读书是圣贤事,怎么还给蜂农腾地方。

但又想到纪县令的能力,知道自己老老实实听话就好,只好点头应下。

再看县学一年所需费用,大概在两千三百两,这甚至还囊括了给蜂农的教学费用。

不愧是农户出身的县令。

怎么这样节省啊。

就这点钱,大户们拿的肯定爽快。

纪楚那边却开口道:“向县里大户要钱的时候,以你的单子为准。”

什么意思???

他的单子,是一年八千两预算啊。

多出的部分?

难道是,送到纪县令家中?

纪楚看他一眼,无奈道:“自然充作明年的费用。”

“今年他们愿意给,明年就不一定了,还不趁着机会多要点。”

薅大户羊毛,他可绝不手软。

虽说一年有一年的账目,但能多要就先多要。

因为他有预感。

不用一年的时间,这些大户们就知道,谁才是真正的陪读。

他们出的银子,除了给穷学生们当束脩,甚至给蜂农们学技术之外,并无他用。

到时候怎么要薅他们羊毛。

要他说,教谕就是太实诚了。

等教谕出了衙门大门,回到县学里,叹气道:“要跟纪县令学的,还有很多啊。”

这种坑有钱人银子的事,教谕肯定不会告诉别人。

而且他跟县令已经有了天然的默契。

纪大人想要给贫家子弟一个机会。

他想要县里出几个秀才好升官。

两人目的不一样,但做事的过程却是一致的。

所以他会尽心尽力做好县令吩咐的事。

这么想着,教谕挠挠头。

当初纪大人同县里大户乡绅们商议免费招生时,用的是不是就这一招?

他们这些人好像全都被说服了。

还心甘情愿好好做事。

甚至不只是他们。

衙门上下,乃至魏家镇的魏镇长同样如此。

纪县令就是有这样的本事,让人相信他,并且按照他的计划行事。

教谕还在分析纪楚的用意。

安丘县其他人,则在认真听纪大人新发的三条公文。

第一条,县学招募四书五经夫子,秀才以上功名的,可以前往县里报名,参加考试跟面试,择优录取。

这部分针对是县里有功名的读书人。

秀才们摩拳擦掌,赶紧拿起书本研读,要是能去县学当夫子,不枉读书这么多年。

考试时间在六月底,马上就要到了!

如果说这一条公文,受益的人还比较少。

那第二条公文,面对的范围就更广了。

但凡安丘县百姓,十二到二十五岁的学子,都可前往县学报名考试,取前七十名,可以去县学读书,包吃包住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