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4


算的。

接下来的五月份,他都会在沾桥县。

安丘这边夏收有李师爷,范县丞跟谢主簿,人已经足够了。

反而是沾桥那边,还需要他亲自盯着,到底他监管后头一回收获,肯定要去看看。

而且麦子收完,就要翻耕种棉花,正好跟着白婆婆,带着大家一起学习。

纪楚点头后,林元志立刻道:“大人,您带着吧,去年我种那棉花,一亩地均产四十斤,听说白婆婆种的时候,一亩地能产一二百吗?”

“对,白婆婆是这样说的,大概不会有误。”

纪楚去年还觉得,一亩地产个八十斤顶天了。

幸好有白婆婆在,省了不知道多少事。

这么一说,林元志更要去了。

纪楚自然答应,但让他先去同谢主簿讲一声。

林元志对谢主簿也很信服,要不是主簿大人,他也不会被引荐给纪县令。

可惜张秀才不能走,他刚帮家里割完蜂蜜,还要帮忙收麦子,只能跟林秀才约定好,等农忙结束一起读书。

毕竟明年就要乡试,他们这些秀才们都要参加。

张秀才早就准备好,一定要争个功名出来,好让更多人知道纪大人的功绩。

林秀才欣然答应。

但是,他们要想干完活再说!

现在别说安丘县读书人了,沾桥县,乃至州城读书人。

甚至整个曲夏州读书人,都知道今年安丘秀才文章好的原因。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说那么多大道理没有用!

还不如赶紧亲身实践啊!

安丘县的读书人,就是靠着这句话,才有今日的成绩。

不出意外的话,更多人会因此效仿。

这句出自《周礼》的话,不就是最好的印证。

别说读书无用了!

非常好用,就是你们不知道而已。

林元志如愿跟着纪大人离开。

这次从安丘去往沾桥,只需要半日即可。

但纪楚并未直接过去,而是带着身边人逛了整个安丘县。

纪楚带着纪振,追风。

以及林元志,还有留下的沾桥县夫子秀才书生。

一行十几人在安丘县郊外逛。

主要目的是检查各地修的道路。

虽然之前也来看过,但这次不惊动各地官吏的审查,则是额外的事情。

纪振跟林元志还好。

他们都是看着安丘县一点点发展起来的。

而沾桥县众人则对此尤为震惊。

大家都是边关县城,为何如此不同?

若不是见过安丘县各地的情况,都要以为天下间所有村子,镇子,都像沾桥那般破旧了。

两地相隔不远,差别也太大了。

看看人家各地的水车,道路。

以及远远眺望村子里的房屋。

并不是破破烂烂的矮房,而是一间间漂亮的屋子。

沾桥县能去读书的书生,家境都不会太差,但他们不是没见过沾桥普通村民的房屋。

两者真的没法比。

那沾桥夫子嘴唇颤抖,他家的房子都没这样好啊,他还是领着县学俸禄的。

纪楚看着大家的表情,没想到还有这样意外的效果。

他真的单纯查看道路情况啊。

工程做完了,不验收是不可能的。

一路走过来,大部分道路完成得都很好,看来各地确实认真在做。

有了这些道路,对本地的发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不过这一趟下来,沾桥县的人却越来越精神。

他们县也能做到的吧。

之前安丘县还不如他们呢。

现在却发展得如此之好。

说明沾桥县也能行!

说话间,众人从安丘离开,去往沾桥。

中途休息时候,依旧在童家茶馆歇息。

现在茶馆里还兼卖阳春面,说是来往的人多了,不少人都想吃点东西。

看来这条路的好处,已经逐渐显现。

五月初六,纪楚到了衙门。

来往次数多了,大家已经习惯,不过看到大人身边又有个年轻人,难免好奇。

得知他就是今年的州案首之后,更为惊讶。

衙门马典吏,成捕头,傅书吏挨个过来看热闹。

只见这个年轻人长得黝黑,身强体壮,笑起来甚至有些憨傻。

而且他过来的目的,还是学种棉花。

好好的新秀才,州案首,竟然学种棉花?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Y?e?不?是?i?????????n???????????????????则?为?屾?寨?佔?点

沾桥县衙门的人更加明白,这棉花有多重要了。

虽说现在都在等着夏收,但还是能抽空琢磨一下种棉的。

纪楚看了看时间,知道事不宜迟,若再不行动,就要赶上夏收农忙,到时候他就不是去送好事,而是添乱。

“明日上午,马典吏留下看家,成捕头跟傅书吏同本官一起,去往白家村白婆婆家中。”

去那做什么?

纪楚指着外面的骏马道:“送马跟礼物。”

“夏收之后就是种棉花,而曲夏州各地对种棉有信心,多半也因为她的棉花要术。”

这次过去,便是代表官府郑重感谢。

只送骏马似乎不好,大家都说送礼成双,纪楚干脆又置办了礼物,代表大家前去感谢。

因为纪楚明白,只要一个冬天,所有人都会拜服白花妹,明白她老人家到底有多重要。

以后把她拜为棉花神仙也不为过。

沾桥县众人立刻着手去办,傅书吏还道:“请县城的锣鼓班子一起?”

“那是极好的。”纪楚连连点头,“你们都辛苦了。”

“夏收一过,还要种棉花。”

“但棉花种完,大家就能安排休息,好好过个农闲。”

能放假!

好事啊!

纪楚默默觉得良心有点痛。

放到安丘,他还能加一句大家都有奖金。

在这里只能讲休假,也是苦了大家。

不过没关系。

本地棉花产业潜力巨大。

总有一日,当地官吏也能看齐安丘县的。

五月初七清晨。

沾桥县城便出现整齐的锣鼓队伍,众人腰间扎着彩布,喜气洋洋的。

而队伍前面,则是一匹色泽漂亮的骏马,还有五挑子礼物。

有人问道:“衙门队伍干什么去啊。”

“不知道啊。”

“纪大人在队伍后面!”

“啊?他也去?”

终于有人打听出来。

“去白家村!见白婆婆的!”

“那些礼物也是给她老人家的,包括那匹骏马。”

什么?!

白婆婆他们知道,不就是那个冬日还要被接到救济院的老婆婆吗。

今年都七十六了,出入都要有人搀扶才成。

说是很会种白叠子,如今有本《棉花要术》,就是她口述出来。

但值得这样大张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