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1


获。

那这件事要找谁去谈?

给百姓分地啊。

知州。

原化州知州。

这位大人不是本地人,让他在不得罪人的情况下,白捡一份政绩,他必然愿意。

黎士杰想明白一切,朝纪楚深深一拜:“大人,等您回来,只管听好消息吧。”

黎老爷下意识看向自己的儿子,这瞬间,才发现儿子真的要成为家中顶梁柱。

等纪楚一行离开。

黎士杰对老爹岳父道:“咱们去找本地知州,给百姓们分田。”

“跟着纪大人做事,得到的,绝对不止一个武器作坊。”

“而且曹家他们占的地,本就是普通百姓的。”

他好像找到了正确的路。

反正原化州州城,这个年肯定是过不好了。

此刻的丰抚县纪家村,里里外外都很热闹。

尤其是纪楚家中。

他们一大家子本就热闹,这大过年的,更是聚在家中。

路过的村人羡慕道:“你们家四儿媳妇帮忙修的房子?可真好看。”

“还买了那么多年货?”

“专门给兄嫂几家都添置了新家具?”

“你们家老大辛苦,没有额外多给点。”

肯定给了,纪楚大哥大嫂是最辛苦的,他们带着的纪振还远在广宁卫。

不管是纪楚还是乐薇,心里都存着补偿的念头,故而购置了不少物件。

纪楚当官这些年,基本都是身兼数职,而且后期的曲夏州,每年户司给官吏们的补贴都不少。

加之陶乐薇蜜糖生意做得极好,两人平日也不是爱享乐的,所以手里有些银钱。

一回到家,肯定是给家里添物件买东西,好让家人过得更好些。

虽说如此,但对于正五品的钦差来说,纪家的房子极为低调,跟平常村人的差不多。

顶多是每人都穿着棉衣,显得格外不同。

而且纪家人口众多,从爹娘开始算,一直到孙辈,大大小小一共二十五口人。

尤其是兄嫂家的长子,不仅娶了媳妇儿,还有俩孩子了。

连二哥家的大儿子也娶妻生子。

三姐家的也快了。

所以纪楚不仅是叔叔,甚至成了叔公,乐薇也是叔婆。

毕竟纪楚跟大哥的年纪,都相差十二岁。

纪楚今年三十一,乐薇二十八。

两人年纪轻轻,辈分都上来了啊。

也正因为纪家人口众多,眼看侄儿都有孩子了,村里人多多少少都会多说几句,那他们家老四媳妇,怎么还没孩子?

两人成亲也七年了啊。

他们俩在曲夏州的时候,就有人说过这事。

乐薇回家后更是如此。

而且看原本瘦瘦小小的内向丫头,如今行事落落大方,颇有些大家小姐的模样,行事做派反而更不稳重。

那天有人还看见她会骑马!身边甚至带着狼!

狼说的肯定就是追风了。

纪楚他们从曲夏州回原化州,也知道以后估计不会经常过去,追风肯定是要带着的。

之后送乐薇回家里,追风肯定被留下来。

也是那日,传出来她有身孕的消息。

而且因为她身体康健,那大夫讲,别说骑马了,再跑两圈都没问题。

话是这么说,可纪家老父亲老母亲却吓得不轻,连找好几个大夫过来,就怕有什么问题。

好在都说,陶夫人身体好,不用太过忧心。

那就好。

乐薇当时忍不住道:“娘,我小时候要不是您给一口饭吃,也不会有今日。”

当时她家都要把她扔了,不是婆母心善,真的活不到现在。

“不提那些了,好好养着,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楚哥儿。”

但乐薇犹豫再三,害怕耽误相公正经事,所以斟酌写信,让他安心即可。

好在纪家很快收到回信,还是纪楚抽空回的,让家里人安心,让乐薇照顾好自己,他过年肯定回家!

所以纪家赶紧把本就收拾好的房间再收拾一遍。

说是楚哥儿身边还有好多亲随,千里迢迢跟着过来办事,肯定要照顾妥当了。

衣食住行的,一定要安排好。

纪家没什么下人的概念,更不会这么对孩子身边的人,只会觉得大家过来不容易。

也正是这份善心,当年才会执意救下乐薇。

李娘子感慨:“也就是这样的人家,才养得出纪大人这般人品。”

如果纪楚听了这话,他也会同意的。

自他来到这个世界,便能感受到纪家带来的善意,还有爹娘兄嫂们的记挂。

他们一直坚持送孩子读书,一直积德行善。

所以才会养出原身那样的人,直到临终前,还让他照顾好自己的家人。

这一家子,就是最善良的平临国百姓。

一年年受到纪家寄过去的年礼,纪楚已经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家人。

再看到与上辈子自己爸妈相似的爹娘脸庞,便更是如此了。

所以纪楚这次回来,也是归心似箭。

赶紧回家,这才是正事!

腊月二十五。

纪楚一行人终于回到丰抚县纪家村。

纪楚跟李师爷都带了欣喜。

终于回家了。

好多年没有回来过年了啊。

上次回来的匆忙,根本没这机会。

而纪楚还没进村子,就听到几个小孩在喊:“那是叔公他们吗?”

“好像是,骑得大马!”

“快回去告诉大爷爷大奶奶!”

纪楚他们刚刚下马,便看到一大家子小跑着过来。

爹娘,长兄嫂一家,堂兄带着一家四口,还有堂姐跟堂姐夫。

二哥二嫂一家好多口,三姐三姐夫家也好多人!

追风也在!那尾巴摇的都像螺旋桨了!

不过几年没回来,怎么觉得家里人越来越多了啊。

还有抱着腿喊叔公的呢!

第108章

人都说到了腊月便是年。

自腊月二十三之后, 更是每日都有说法。

二十三点灶蜡,二十四扫房子。

到了腊月二十五,丰抚县便有吃“口数粥”的习惯, 又或者称“人口粥”。

这一日,无论男女老幼, 即便是家中襁褓孩子, 甚至猫儿狗儿,都要吃上红豆掺米熬成的粥。

说是男吞赤豆七粒, 女吞十四粒,则疫病不想染。

即便是出门在外的人, 家里也要替他们保存着,等回家的时候让他们吃下。

纪楚七年未归,上次回来匆忙,又不是时候。

这次正好赶在腊月二十五到家,他跟娘子的口数粥,此刻尽数都能补上了。

纪家母亲早早熬好粥。

不仅有纪楚夫妇的。

还有李师爷夫妇, 他们同样也是七年没回来, 他们家里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