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7


亩的良种。”

纪楚敢说这句话,就说明他有过研究。

所以即使距离的方案还没出来,就足够让整个昌河州的百姓高兴了。

一家种一亩良种,那也行啊!

总比没有强啊。

而且明年就可以自己留种了。

到时候种多少,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感觉好日子就在眼前啊。

各地的县令也立刻行动起来,赶紧去州城,帮自家县里争取更多良种。

现在杜通判管得严,九月底还有年底考核,必须用心做事才成。

否则肯定会被通判记上一笔,那升迁岂不是完了。

不管抱着什么样的想法,整个昌河州都对良种格外喜欢。

谁会不喜欢啊。

高产粮食,不喜欢才奇怪!

但官田上,关于麦子高产的庆祝还未结束,棉花收获也在即了。

去年那会,滇州棉拿来的仓促,一亩地产出的棉花,基本在二百五十六到三百二之间。

今年情况不同,先不说有白婵婵这个种棉传人在,再者今年的种植时间更长,棉花发育得明显更好。

再看滇州棉在滇州的情况,基本也在三百斤之上。

这样的重量,就代表昌河州棉花,产量绝对不俗。

有了麦子的先例之后,棉花的称重也变得迅速起来。

不过几日时间,棉花的产量,以及产的新棉,便放到纪楚手边。

九月十二。

纪楚目不转睛地盯着第一时间报上来的棉花产量。

二百亩的棉花,一共收获了七万七千八百斤!

平均下来,一亩地的产量,在三百八十九斤!

纪楚知道,生在滇州的滇州海岛棉产量高,却也没想到,竟然高到这种地步。

比西北棉高,比原产地的还要高!

这点也不奇怪。

原因跟麦子也一样。

因为气候原因,滇州棉在原产地,基本是二月三月种下,五月就能收获。

满打满算四个月的时间。

昌河州这边,从四月份种下,九月份才能收。

整整半年。

也是多出来的两个月,才有了更高的产量。

要说算起来,出的力气也差不多。

可对于昌河州这种只能种一季庄稼的地方来说,这样的生产情况,以及生长速度,对本地来说,也是最合适的。

再看这棉花的质量,不仅棉花纤维很长,而且长得非常均匀,纤维强度也非常喜人。

因为更长时间的生长,棉花充分发育,成熟度极高。

这种白而有光泽的棉花纤维,在染色方面极有优势,吸色不仅均匀,上色牢度也高。

大白话就是。

昌河州的棉花,若是制成棉布,非常适合染色,非常适合做各种各样的衣料,而且不容易掉色!

这对布匹来说,就是极为优质的存在。

“厚积薄发。”纪楚忍不住道,“别看咱们这里植物生长时间长,但质量好啊。”

漫长的生长,看着好像跟其他人一样。

可扎根的深度,踏踏实实地发育,却能在结果的时候,带来非同一般的效果。

李师爷也是见过很多棉花的人了,甚至看了看在场其他人,忍不住道:“有了这些东西,昌河州不仅建得起水泥作坊,还做得起火炕地龙。”

是了。

麦子良种,保证了大家的吃饭。

棉花良种,则要提高大家的生活质量!

不仅是自己能穿,后期还能做买卖。

到时候,还怕本地人过不上好日子吗?!

州城衙门官吏,脸上都写着欣喜。

太好了啊!

这一年的努力,总算有成果了!

而且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地过来的,让所有人笑得嘴都合不拢。

哎,他们州衙门也太厉害了。

做什么成什么!

当然,还是因为纪大人。

这么年轻,还这样厉害,大家算是心服口服啊。

不过谁能想到,这么偏远的地方,竟然如此适合种植?

不过,这问题又来了。

棉花种子,够分吗?

他们本地这二百亩棉花,一共产出棉籽一万八千斤,也就能种九百亩。

肯定不够当地人分的吧。

谁料,这点也不用大家担心。

纪大人直接道:“滇州府今年产出的棉籽多,已经送过来一部分了。”

明年昌河州的农户,每家至少能种半亩棉花。

半亩棉花的产量,就够全家做几件棉衣的。

一年年下来,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这样有盼头的日子,真让人心里舒服啊。

州衙门的官吏们高兴。

官田上的流放犯人们同样高兴,因为这事,还给他们加餐了呢。

消息到下面各县,更让所有百姓们兴奋。

“新来的纪知州可真行!”

“我现在都想穿上棉衣啊。”

“急什么,肯定有我们的,听说养殖行当那边也算顺利,兔皮衣的价格都在下跌,再等等,我们也买得起。”

“真的假的?!有那么好的事。”

“肯定有啊,我家小子就去学养殖了,说是兔子养殖周期短,所以出来的兔毛兔皮都快得很,也就是这两年的事。”

虽说依旧有人将信将疑。

可听着好消息,还是让人心里舒畅。

加上主持这些的,是纪楚纪知州,难免信了几分。

不管怎么样,纪大人是真心为他们好的。

这点只要眼睛不瞎的,都能看出来。

还有人提出一个问题。

“那今年的官田上的棉花,要做什么用啊。”

二百亩的棉花田,七万七千斤的棉花。

能做多少厚实的棉衣啊。

做出来,又给谁用?

“一部分给本地的孤寡残幼。”纪楚直接道,“另一部分,给衙门巡逻的差役,再剩下的,全都送到广宁卫。”

纪楚向来说一不二,在棉花收下来之前,就跟衙门官吏商议过这事。

官吏等人面面相觑,本来以为,会先给官吏们发的。

这怎么还发给孤寡残幼啊。

要知道,之前刘知州还特意强调过。

不要给本地做救济,毕竟冬天太长了,你要是发米面粮油,就要发大半年。

去年大人没提这茬。

大家以为他听进去了。

没想到纪楚依旧想着这事,只是换了个方法。

从发消耗品,转为发耐用的棉衣棉裤,这一整套,则被大家称为棉冬衣。

这么好的棉冬衣,真的要给他们?

就不怕其他人嫉妒,然后去抢吗。

“不会。”纪楚直接道,“大家都知道,明后两年,人人都会有,如今不过是先后顺序不同。”

再者,若是有强抢的人,那各地衙门是吃干饭的吗?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