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3
区大户们榨得差不多,再把粮食运过去。
粮食送得早了,那些大户们就会少出粮。
送得晚了,又会有麻烦。
所以这时机很重要。
纪楚跟薛明成两人配合默契,在各地大户受不了之前,把新一批赈灾粮送到。
气得众人牙痒痒,对他们又没有办法。
因为那睿王妃的弟弟范大人,已经被皇上责问了。
这些抱团的士族,哪是被纪楚昌河州混合双打,分明是联合皇上,三头挨打。
有些人要利用旱情敛财,有人利用旱灾缓解土地兼并。
至于谁赢了,似乎已经显而易见。
接下来的日子,纪楚跟赈灾队伍,以及张太监等人,在灾区四处奔波。
大事小情,总有忙不完的。
他们会拼尽全力,让百姓度过这场天灾,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六月初六深夜,忙了一天的纪楚等人刚刚躺下,便听到一声惊雷炸开。
纪楚立刻睁开眼,望向窗外。
一起跑出来的,还有随行官吏们。
原本满天星光的天空,瞬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一炷香后,属于夏季的雷暴雨倾盆而下。
下雨了。
终于,下雨了。
第152章
“下雨了!”
“终于下雨了!”
全城百姓全都醒了, 先是不敢置信,还以为自己在梦中。
无数人冲到屋外,感受甘霖落下。
下雨了。
期盼这样久的雨, 终于下来。
雨水打在皮肤上,滋润无数人痛苦的回忆, 雨水跟泪水混在一起, 竟然也分不清到底是什么。
而这倾盆大雨,不管你百姓是佃户, 还是商人,是士族, 均匀地落在城中。
并不会因为有钱有势,或者贫穷苦难而有所倾斜。
这场兴奋持续到早上,大雨依旧未停,大有把之前雨水补回来的感觉。
纪楚派出去差役也陆陆续续回来,灾区十二州府的官员也派人过来报信。
各地雨水大小虽有不同,可大部分地方陆陆续续下了。
就算没雨的地方, 天也开始阴沉, 明显有下雨的迹象。
“这般好消息, 赶紧送回京城吧。”张太监兴奋得坐不住,即使一晚上没睡, 看起来还是很精神。
纪楚那边已经写好奏章, 可以立刻呈报, 但他道:“再等等, 十二州府的知州知府都很辛苦, 把大家的文书集齐了,一起送过去。”
张太监眼前一亮。
好啊!
还是你纪楚会做官。
实际上,纪楚也是知道, 这次皇上出了大力。
毕竟他们在外面办差,京城要是没稳住,事情不会这样顺利。
你给我面子,我肯定也给你面子啊。
再说旱情只是缓解,后续还需要皇上再下令赈灾,打好关系肯定没错。
说话间,薛明成已经回来了。
他这段时间在外面送粮,整个人都晒黑了不少,这会看着却极为精神:“好啊,这场大雨实在是好。”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布?Y?e?不?是??????ū???€?n??????2???????ō???则?为?屾?寨?佔?点
雨一下来,灾情立刻就有缓解。
沿途不少地方都能受益。
虽说已经六月份,主粮是种不成了,可再种点豆子,蔬菜之类的农作物,总算有些收获。
不管是多是少,至少有点口粮,官府也好,地方也好,朝廷也好,大家压力倍减。
薛明成回来之后,自然也开始写上报的文书。
中午时分,各地公文全都飞速送到,一起再送到京城。
纪楚跟薛明成的奏章里,不仅写了十二州府的情况,更写了后续赈灾事宜。
庆贺是要庆贺的。
后续安排同样不能松懈。
比如各地如今的人数,田地情况,还有灾情时出现的乱象,全部一一清查。
再有帮着灾后重建,以及这几年的税收减免等等。
在各地百姓庆贺下雨的时候,赈灾队伍开始布置灾后重建的事,希望让当地百姓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
百姓们的庆祝还在继续,有些人甚至跑到河道附近,看着水流一点点增加,看着干裂的土地终于湿润。
同样高兴的,自然还有得到消息的京城。
下雨的第一时间,纪楚跟张太监就送了文书回京。
第二天早上,更是收集灾区各地情况,以及各地文书再送到京城。
这种事,肯定是八百里加急送回,让刚下了早朝的皇上,就收到灾区下雨的好消息。
刚散朝的大臣们又被召了回来,听说是灾区下雨的事,急急忙忙跑到勤政殿。
按理说,宫中不允许这样跑的,可这次特殊,皇上肯定不计较,只是兴奋道:“太好了,久旱逢甘霖,终于下雨了。”
“是啊,真是老天爷开眼,终于下了雨。”
“只这一场雨,就能缓解旱情。”
“就是不知道雨有多大,范围又有多广。”
还好,纪楚他们很快又送来文书。
受灾的十二个州府,全部送来各地情形,把下雨的范围写得清清楚楚。
皇上一封封奏章看着,脸上的笑意根本止不住。
官员们同样一封封接着看,有些人还看到自己家乡情况,忍不住松口气。
太好了。
都在下雨,这场雨的范围之广,比他们想象中还要好。
原本愁眉苦脸的官员们,顿时喜笑颜开。
虽说远隔千里,但赈灾筹款调粮,跟整个平临国都息息相关。
尤其是户部尚书,赈灾压力一直极大,这雨一来,终于能松口气。
其中几个官员,老家也在灾区内,他们家被纪楚薛明成逼着捐粮,每日施粥送出去的粮食,让每个人都心疼。
皇上自然也高兴。
毕竟旱情如此之大,难免有人说这是天灾,是皇上无德云云。
总之这对心理生理乃至钱袋,都是极大的考验。
稍有不慎,足以造成平临国动荡。
回头再看,这场持续大半年的旱情,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考验。
还好,他们都挺过来了。
只是无论国库,还是各地屯粮,甚至皇上私库,都损失颇重。
现在看着一封封奏章,就知道这场灾祸终于过去。
许义许阁老看了纪楚跟薛明成的奏章,笑着道:“他们两个还非常谨慎,已经在准备灾后重建了。”
皇上也点头:“前期已经做得很好了,不能在最后阶段差事。”
收尾之事要做好啊,否则前面花大力气赈灾,也是前功尽弃。
皇上忍不住又看了一遍奏章,各地知州知府极尽夸赞,说各地百姓都感谢皇上赈灾,感念皇上恩德云云。
文人若是想夸人,还是举人进士们想夸人,轻轻松松就能把人捧到天上去。
就算是自己不会写,下面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