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4


员既羞又怒,骂声不止。

连郭振齐也怒不可遏,将檄文拿到许琦面前道:“这定是秦穆言的手笔,我见过他的文章,就是这模样,太猖狂太可恶了,秦家可是益阳侯秦牧之后!如此辱骂朝廷,效忠反贼,将秦家列祖列宗置于何地,又将益阳侯府置于何地!”

许琦也看到过这檄文,此时再看到,也仍然为之愤怒与汗颜,却又不得不承认这证明这檄文写得好,要不然他们这些朝廷命官不至于恼羞成怒到这样。

他道:“有一点,这檄文只骂了岳阳官府和朝廷,却没再骂别的,可见是有所顾忌。”

郭振齐冷哼一声:“真要敢辱骂圣上,那他秦穆言便再难翻天了!”

许琦还保持着冷静,说道:“现在至少能确定秦公子当真在黄龙寨,这檄文夫人怎么看?”

程瑾知已经看过好几遍,除了能确定是他的字、是他的文章,别的都看不出。

她还试图在上面找过玄机,也没找到。

只好替他解释道:“我们能看这么多遍,那黄龙寨自然看得更多,这檄文若写得不好,黄龙寨也不会愿意。”

这话倒确实是这样,只是郭振齐觉得,大丈夫死便死,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这秦穆言为了活命,连这种大逆不道的檄文都写得出来,还真是置气节与秦家一世忠名不顾,实在枉为秦家子孙!

事情一时陷入僵局,许琦与郭振齐不确定要不要继续在秦谏这条线上下功夫,还是直接不管秦谏,按其他计划剿匪。

又看一遍檄文,许琦道:“以己度人,若我是秦公子,看到朝廷的招安书,又知道是程夫人执笔,一定会猜到这招安书明是给黄龙寨看,暗中却是给我看的,我一定会想办法回复。

“回檄文是个机会,我会拿到这个执笔的权力,但怎样让檄文写得好,又要传递消息,还要不被黄龙寨发现,却是个难题。”

他踱着步,思忖道:“所以我会谨慎起见,只写程夫人能看懂,所有人都看不懂的信号,以证明我收到了信息。”

他这样一说,程瑾知觉得有理,再次看手上的檄文,却仍看不出有什么玄机。

无奈间,她说道:“只有一点微不足道之处,他的字潇洒恣意中带着刚正,在书法上不算特别出彩,却也不俗,但有几个字却略差一点,这里的一个中,和这里的一个未,还有这个秋……”

她指着字迹道:“差的原因便是此三字中皆有一竖,且这一竖占主要地位,而他却正好将这一竖写歪了一些,因此整个字便不那么好看了。”

她这样说,许琦与郭振齐才意识到果然如此,只是他们都去注意言辞了,没注意文字,但程瑾知是练书法的,且在书画院教人写字,对字形便尤其敏感。

郭振齐道:“可是‘中’、‘未’、‘秋’又代表什么呢?”

许琦也不明白,他看向程瑾知,程瑾知也皱眉摇头。

这也正是她早就疑惑这三个字,却又没说的原因,因为实在想不出代表什么,只能觉得是巧合,他就是手抖,就是写偏了那么一点。

郭振齐叹息道:“若说中秋倒还有那么一点可能,但中未秋什么也不是啊!”

许琦突然道:“‘未’有‘无’之意,是不是障眼法,他要说的就是‘中秋’?”

郭振齐一愣,随即道:“有可能。”又马上问程瑾知:“中秋是何意?”

许琦问得更细致:“夫人与秦公子可有什么关于中秋的特殊经历或约定?”

程瑾知回道:“中秋对我们来说确实有不寻常的意义,但我不知道和黄龙寨有什么关系。”

“什么意义?”许琦立刻问。

问完觉得这是人家夫妻的私事,也许太过冒昧,便又道:“我是觉得,兴许玄机就在这意义里。”

程瑾知也觉得秦谏一定会在这檄文里递消息,自己也要尽一切办法将答案找出来,便说道:“六年前,我与他是在中秋日订下婚约,但他不在京城,我没见过他,婚约是长辈订下的,之后我就离开京城。”

许琦沉默,订婚和黄龙寨确实八竿子打不着,毫无干系。

郭振齐则直接问:“然后呢?还有吗?”

程瑾知倒觉得更有意义的是两人度过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中秋,既使有些不好意思,却还是说了出来。

“再就是两个月前,他要自京城来岳阳,却有意绕道江州,我们见了一面。”

这也听不出来有什么。

许琦问:“是否有其它细节?他与你说过什么?你们经历过什么特殊的事?”

“那时我哥哥正好回了洛阳,他却来了江州,说要游横江,问我是否有空作陪,我便带他乘船游了横江,之后去吃了横江鱼,又逛了晚上的中秋灯会,当夜大雨,我们淋了雨,就回去了,第二日他就走了。”

程瑾知说得简略,许琦与郭振齐听得认真,听着听着,就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两人不是和离了吗?且早就不在一起住了,闹得人尽皆知,结果呢?

谁家和离夫妻绕道几百里去见一面,又一起游湖,过中秋佳节,还孤男寡女共处一室,这分明是爱侣、是夫妻,和什么离!

所以两人根本没和离,反而还腻歪得很!

难怪程夫人要不远千里、不顾凶险跑来岳阳呢,原来不是什么表哥,不是什么和离的夫君,就是情人!

但这样凝重而正经的时刻,程瑾知一脸担忧苦恼,许琦与郭振齐也一脸冥思苦想,都努力着不露出旖旎神色,假装都没往那方面想。

正经到最后,倒真越来越凝重了,因为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

程瑾知看着两人神色,也知道确实没什么干系,却又不愿死心,只好继续说一些细节,诸如秦谏一开始说去庐陵,顺道来江州,最后才说是要到岳阳;两人在湖上看到了载有乐妓的画舫;吃横江鱼是在名叫‘湖心居’的酒楼;晚上灯会秦谏在‘一品茶’门前猜了许多灯谜,拿了人家的招牌牡丹灯笼给她,回去却被暴雨淋湿了;以及秦谏走前送了她一只牡丹发簪,以前他也送过她牡丹,是金陵绒花……

可以说,除了没将两人在程家春风一度说出来,其余都说了,但这事就算不说,谁也能猜到,都到这份上了,程瑾序还不在家,两人回去一定在一起过夜了……

许琦仍是冥思苦想模样,程瑾知不由叹息,她也不知道还能怎样分析,难道一切都是他们空想,秦谏就是写不好那三个字,或者那三个字要表达的不是中秋,而是别的意思?

这时郭振齐突然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牡丹河!牡丹仓!”

许琦与程瑾知都不懂,郭振齐激动道:“横江与岳阳城旁牡丹河都属泾江支流,而朝廷八大粮仓之一牡丹仓就在牡丹河边,秦公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