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1


见到真人,虽然办公室只有他一个人,但怕认错,也没敢贸然称呼他,只是笑着说:“您好,我叫秦今朝,是祝焕之教授的弟子。”

那人停下手中的动作,转过身来,说:“你就是秦今朝啊,你好,我是鲁怀。”

还真是鲁怀教授,秦今朝不由得心中升起一丝敬意,这样的外貌,一看就是风吹日晒,常年在田间地头搞实验的结果。

秦今朝伸出双手,跟他握手,说:“鲁教授,久仰大名,我是慕名而来。”

鲁怀教授爽朗地笑了两声,说:“我也是久仰你的大名,海州厂最年轻的副厂长,你们厂生产的雄狮牌尿素化肥,可是我们搞农业的好朋友啊!昨天接到祝教授的电话,我就在等着你来了。实不相瞒,自从知道你跟祝教授的关系,就想着能跟你见一面,不过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没想到,你先来找我了。”

鲁怀教授的性格和他的外貌一般,朴实无华,说话也很实在。

秦今朝露出惊讶的表情,问:“看来,我和鲁教授想到一起去了。您想见我也是因为化肥的事情?”

鲁怀教授裂开嘴笑,“看来你找我也是这事,正好,正好!”

秦今朝也大笑起来。

鲁怀站起来给秦今朝沏茶,说:“给你尝尝我珍藏的绿茶了,一般人我可舍不得。”

不大一会儿,茶香扑鼻,两人就着茶香气,说起了正事儿。

“……我一直关注着国内、国际关于化工、肥料的期刊,也对国内的化肥行业有一定的了解。自二战后,尿素再没有过较大的改良,在农业生产中,还是一直利用单一的氮元素,作为肥料的来源,但是同一块地,反复施用氮肥后,所产生的肥力会越来越低,我想着,如果能够改善这种情况,发明一种新型肥料,无论对于海州厂还是农业,都是个巨大的突破利好。”

秦今朝说话的时候,鲁怀教授不停在点头,等话音一落,他伸出手指来,有些激动地点着秦今朝,笑着说:“要不是跟你不认识,我都怀疑之前我跟你聊过这些,你呀,是说到我的心缝里了,最近一年,我一直在琢磨这事儿,庄稼要想长得好,种子、土地缺一不可,我们解决了种子的问题,肥力跟不上也是白搭。”

他说着,手在凳子边上摸索着,不一会儿,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个两扎长的烟袋锅子来,尾端系着个粗布荷包。他将荷包接下来,抻开口,将烟袋锅子顶端的铜制烟锅伸进去,挖了一锅子的烟沫出来,而后划跟火柴给自己点上,美滋滋地抽上一口。

秦今朝看得有些发愣,怀疑如果此时面前有铺炕,鲁教授肯定会将腿盘起来。

烟味很冲,秦今朝有些不适应地咳嗽了一声。

鲁教授这才后知后觉地问:“呛到了吧?这是我自己种的烟叶,叫大叶黄,冲得很,不过抽着过瘾。”

瞧着鲁教授竖起大拇指,想要按灭烟锅子,秦今朝忙阻止,说:“我就刚刚冷不丁闻到不适应,这会儿没事了,您抽吧。”

对于烟瘾大的人来说,抽上一袋烟可以缓解疲劳,让思路清晰起来,有助于两人的谈话。

鲁教授就又抽了两口烟,说:“我想着,要是能有一款长效的,复合型的肥料就好了。可以减少施肥量,提高亩产量。”

复合型肥料?秦今朝顿觉脑中一亮,说:“这倒是个思路!”

鲁教授:“我做过一个实验,如果氮肥的利用率比现在提高1%,则可以增产粮食大概130-150吨之间!”

秦今朝暗暗惊讶,一是惊讶于这个巨大的数字变化,二是惊讶于鲁教授已经做到这一步。他心中涌起惊喜,这次收获太大了!

自己想要进行的尿素改革,才只是一个想法,而鲁教授已经有了很明确的思路!

如果能够实现尿素的更新换代,不光能让海州厂立足更稳,甚至可能走在世界前列,更能够推动国家农业的发展!

秦今朝:“鲁教授,我们海州厂准备成立一个尿素改革小组,诚挚邀请您参加进来,并且担任农业技术顾问!”

鲁教授将烟袋锅子往桌子边上一放,答应说:“成,既然咱们目标一致,就合作,一起搞研发!”

返回海州厂的路上,秦今朝心里头盘算着,海州厂多条腿走路的格局基本上已经形成。

第一就是搞好海州厂的本职任务,也就是合成氨和尿素的生产,继续在技术改革和改进装置等下功夫;

第二就是和祝焕之教授等合作的“管控一体化”项目,这是个需要长期研发、细化的项目,待等完成后,必然像全国的化工企业,甚至是其他生产类型企业推广,也是为海州厂谋求的一条生路。

第三就是拓展生产业务,搞“化肥、化工”一体化,比如开办双氧水厂,这是一次尝试,后期如果效益良好,还会继续引进化工行业其他生产设备。

第四就是研发新型复合化肥产品。

目前,这四项主要工作都在同时进行中,有短期内就能看到效果的,也有几年之后才能出成果的,但不管是那种,都是未来的海州厂懒以生存的关键。

他呼出口气,有了这几条腿,有了他给奠定下来的基础,即便是不久的将来,他调离海州厂,只要按照他的思路继续发展下去,海州厂就能继续保持着现在的辉煌,且越来越好。

【?作者有话说】

明天完结!

106 完结章

1983年7月, 海州大化肥厂下属的双氧水厂历经三个月半月的建设,正式竣工。

秦今朝、沈岳良,还有化工部、赵北省领导, 还有其他专程过来参加开工仪式的企事业领导们一起, 在双氧水厂房门前, 进行了隆重又热闹的开业剪彩仪式。《化工报》、《海州日报》等四五家新闻单位的记者纷纷到场采访。

台下参加活动的职工们,或是兴奋激动,或是无精打采。

这种职工们, 都是从海州厂各个部门、车间里面挑选出来的。一共一百五十人,而少了这一百多人, 丝毫不影响其他部门和车间的正常工作。

自从绩效考核制度施行后,不再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厂内冗员的情况就越加明显。

有时候, 不是工人们不想多干活,而是一个岗位两三人同时在干, 就是再努力,每个人分到的活儿也就是那么一点点。

针对于这种情况, 在双氧水厂还是个落实在纸面上的构思之时,秦今朝就提出了不再招工,而是利用好现有工人,让冗余人员流动到新岗位上的政策。

这个政策,虽然使得很多人倍感意外,但秦今朝提出这个政策的时候有理有据, 旁人也无法辩驳。

要知道, 很多人听说海州厂要建双氧水厂的消息后, 想法设法托人、找关系,想要塞人到海州厂来。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