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4




林小堂噗呲一笑,“放心吧二姐,肯定大卖!”

第90章 少年班的教师大聚会

林小堂画完几样款式,立即拉着二姐以及二姐找好的打版师老王展开会议。

她将自己画好的样图递给老王,详细讲解一番后,询问:“王师傅,打版需要多久?”

老王是个40来岁的中年男人,从十几岁开始干这一行,30多年的经验让他看上去十分稳重,“这个样式并不难,大概3到5天。”

林小堂眉头一皱,“要这么久?”

老王苦笑,“你不懂打版的过程,我还得去找面料,还得时不时和你们沟通确认,这很费时间。”

原来是确定面料费时间?

林小堂立即拍板,“就用棉质的,你瞧瞧我身上这件事衣服,这种面料就行。”

一旁的林二玉见了,连忙插话:“现在都流行的确良,咱们用棉质,会不会没什么竞争力?”

听到的确良三个字,林小堂反应片刻才回过神,这玩意儿不就是聚酯纤维么?

看来时尚的确是个圈。

这个年代,的确良还是人们心中的高级面料、从国外传来的新鲜货,能穿上的确良,在一众同事朋友中倍儿有面。

毕竟普通人工资一个月才几十块钱,一件的确良衬衫能卖十几块呢。

后面国内自主研发生产这种面料,才把价格打下来。

这会儿的大家哪里料到,看起来时尚、色彩斑斓、耐磨结实不起球的“的确良”,在不久后就会被大众所抛弃。

这种料子不透气不透汗,大夏天穿着很要命,棉质衣服会重新被人们所青睐。

“就用棉质吧,的确良成本太高了,不适合咱们小厂。”

林小堂的解释有几分道理,成本太高厂子负担不起,万一销路不好,风险也大。

林二玉成功被说服,“那行,就用棉质。”

面料上达成一致后,林小堂再次看向打版师老王,“这么一来,打版的时间可不可以缩短一些,两天行吗?”

老王想了想,“可以。”

“那好,两天之内,麻烦王师傅您尽快做好样衣。”说完林小堂转身看向林二玉,“二姐,样衣出来之后,咱们第一批的生产什么时候能完成?”

林二玉默默在心里估摸一下,“咱们这是第一次生产,又都是纯人力,至少得半个月。”

“那好,就半个月。”林小堂立即拍定,“希望半个月后,能看到成品。”

提到成品,林二玉仍是不大放心。

“咱们的样式就这么确定了吗?我看这光秃秃的衣服,什么花纹也没有,岂不是很单调?”

林小堂笑笑,“花纹的确没有,但是咱们……有字!”

她将纸样翻面,背面写“我要上北大”、“我要上清华”、“努力!奋斗!”等一行行标语。

林二玉挑眉,“你要把这些印在衣服上?”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布?页?不?是??????ü???€?n?????????⑤?.???????则?为?山?寨?站?点

“对!”

看着林二玉不解的神情,林小堂进一步解释:“这种T恤比较时尚新潮,受众是青少年,但是掌握经济大权的是青少年他们的父母,做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家孩子考上好大学?”

况且这几年随着少年班天才的大肆宣扬,鸡娃情况愈发严重,个个都恨不得把自家孩子培养成天才。

这种刻着某种吉祥寓意标语的T恤,正合那群鸡娃父母的胃口,不愁他们不下单。

“可是……”林二玉还是疑惑,“咱们的受众群体也不只有青少年吧?那些早就过了考大学年龄的人,肯定不会买这种衣服。”

“嗐,这是个小问题,咱们把标语换一换就行了。”

林小堂说着拿起另外一张样纸,翻过来,只见上面写着“一年做成万元户”、“一家老小向前冲”、“全心全意奔小康”、“发财、发财、发大财”等等标语。

标语太过直接,把林二玉看乐了。

“亏你想得出来,你确定这会有市场?”

林小堂也不辩解,指着最后那道“发财、发财、发大财”的标语,“就问你想不想买一件?”

林二玉:“……”

还别说,就冲着这句吉祥话,还真想买一件。

“行啊,你这个男女老少都照顾到了,真有你的。”

原先不大有信心的林二玉这下心里稍稍放宽一些,虽说她不太相信这种款式能大卖,但刚才一瞬间动了购买的心思也不是假。

或许还真有几分搞头。

w?a?n?g?址?发?b?u?Y?e???f?μ???€?n?2??????⑤????????

接下来就按着林小堂的想法先来吧,林二玉打发走制版师老王,站在窗前独自沉思。

“二姐,这眼下的困难都解决了,你怎么还是不高兴?”林小堂凑过去问。

“哪有全部都解决,做生意遇见的困难,那是一件接着一件,什么时候能解决完?单说生产上没有问题,那以后的销售呢?”

“咱们生产之后,还得找销售渠道,你这个奇特的款式,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收购,要是卖不出去,岂不是全砸在手里?”

现在的大厂都在自己找销路,新开张的小厂得面临多大的竞争力啊。

林二玉不自觉想起苏厂长那句话,“生产出来不是本事,卖出去才是本事。”

哦!对哟,差点忘了这个!

林小堂二话不说,先给大嫂去了电话。

待对方接通,林小堂直入主题:“大嫂,这边设计和制版的事情都解决了,你后天不用过来了,等半个月后再过来吧,正好可以帮忙销售。”

听说问题都解决,韦骊娟欣然答应,“好好好,那就好,那我半个月后再过来帮忙。”

挂断电话,林小堂一抬眸,瞧见旁边的林二玉一眨不眨盯着自己。

“你让大嫂过来帮忙销售是什么意思?难不成咱们的货源还能售到港城去不成?”

林二玉很是纳闷。

“听大嫂说过,港城那边对设计和样式以及做工要求都更高,咱们小厂子生产的东西,能在内地销出去都不错了,哪里能和港城那边竞争啊。”

“二姐,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林小堂笑着摇头,“我可不是让大嫂帮忙找渠道,我是让大嫂过来帮忙销售而已。”

“再说了,咱们为什么非得要找渠道销售,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销售呢?”

自己销售?

林二玉琢磨片刻,面上逐渐呈惊恐之色,“你是说,咱们既自己生产,又自己零售?”

这个概念太过超前,有点出乎林二玉的认知。

在她的认知里,制衣厂就是做衣服的,做好的衣服只需要卖给服装公司,服装公司去零售。同理,服装公司是不需要自己做衣服的,只需要进了货,拿来卖。

听小妹的意思,这是既要做制衣厂自己生产衣服,又要做服装公司自己负责零售?

林二玉心里直捣鼓。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