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2
好,顾露估计也和顾雨一个德行,全然不感恩她这位提携者。
这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儿。
算了,她实在犯不上再去为家里人考虑。
顾露的人生怎么样和她无关,以后她只要过好自己的人生就行。
一旁的顾露还在不停抱怨,“这林二玉也是个招摇的,买了套房很了不起吗?一大早消息就传遍了,想出去散个步都不得安宁。”
“呵,她就嘚瑟吧,人若太狂,必有祸端,我看她能张狂到几时!”
顾云只默默听着,不置一词。
眼见没人搭话,顾露也自觉无趣,骂骂咧咧抱怨几句,也歇了脾气。
被骂的林二玉哪里料到自己平白无故招了一顿恨,她正高高兴兴搬家呢。
林小堂之前建议她买学校旁边的房子,后来怕她不肯,又说买下自己租的房子就行,她去了解一下买房政策,发现国家的补贴很多,想着也不是很贵,一下手买了两套。
不仅原先租的房子买了下来,在林三满高中读书的学校旁也买了一套房,专门供林三满居住。
学校的住宿环境肯定不如家里,高三的关键时刻,她也想给林三满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买下房子之后,她忙着往屋子里添东西,各式家具,一应俱全,布置妥当了便让林三满住进去。
不知道是不是住宿环境提供助力,半年后,林三满的高考成绩很不错。
林二玉高兴极了,连忙着手为他安排出国留学的事情。
当然,大部分政策都是靠着洛克了解落实。
这事依然是瞒着林小堂进行的。
等林小堂想起三哥高考的事情,打电话回去问情况时,家里的电话已经打不通。
“奇怪,怎么家里没人呢?”
林小堂放下话筒,小声嘀咕。
难不成是事情太多,都在外面忙?
林小堂留了个心眼,第二天晚上的时候再次往家里打了个电话,依旧没人接。
这下她有点担心了,该不会家里出了什么事情吧?
家里不可能一天到晚都没人,哪怕没接到电话,看到未接的号码,一般也会主动给她回电话的。
这好一阵子都没动静,不太对劲。
林小堂立即给市区少年班的罗主任去了电话,“罗主任好啊,我能不能向你打听个消息?”
接到来电的罗主任又惊又喜。
电话那头是林小堂?
“你不是在米国吗?你从国外来的电话?”
“对啊。”林小堂点头。
“噢哟噢哟,你知道越洋电话收费多贵嘛!”罗主任拿着的话筒仿佛烫手,连语速都加快了,“你有什么事就不能给老师写写信?快说快说,我倒要看看是什么急事。”
林小堂哭笑不得,“罗主任,我是想问问洛克老师呢,他在不在?”
“啊,你不知道吗?他去米国了,这会儿估计应该到了吧。”罗主任一头雾水,“他是和你二姐三哥一起去的,他们没告诉你?”
“什么?!!”林小堂惊得嗓子劈了叉。
这些人……居然瞒着她悄悄来米国了?
话音刚落,舍友敲开门,进来给她传了一句话,“小堂,外面有人找!”
林小堂心里一咯噔,连忙对着话筒那边道别:“谢谢罗主任,回头再聊!”
搁下话筒,她迫不及待冲出宿舍。
果不其然,宿舍外面,好久不见的二姐、三哥和洛克老师,整整齐齐站着,个个面带笑容地望着她。
纵然提前一刻知道真相,林小堂心里也难掩激动。
“二姐,你们怎么来了?”
她又惊又喜,因着不方便把家人带到宿舍里面,一家人在外面的餐厅相聚。
在进行着的晚餐中,林小堂从林二玉嘴里了解到事情始末。
“二姐,你是说已经给三哥办好了留学手续?以后三哥也在米国留学读书?”
“是。”看着小妹高兴得不可置信的模样,林二玉也牵动嘴角跟着笑起来。
看来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高兴。
林小堂的确很高兴。
仿佛又回到当初一家人挤在纺织厂旧职工宿舍楼那栋拥挤狭窄的老房子里的时光。
贫穷且相互扶持。
富贵容易迷人眼,如今家庭条件已经比往日好出太多,一家人却也没因为富裕产生隔阂,还是原先那样相亲相爱的氛围。
这点很是难能可贵。
几人在餐厅高高兴兴解决晚餐后,林小堂回了学校,林三满也去了自己学校报道。
至于林二玉和洛克,忙着在米国安置。
两周后,林二玉来学校找她。
很是郑重地提问:“小妹,我想在这里做生意,但是发现很多都不太懂,你有什么建议没有?”
嚯哟,这才过了两周,二姐就按捺不住了?
林小堂笑道:“你不先适应适应环境?”
两人走在学校的操场跑道上,林二玉抬眸看了一眼四周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我已经适应了,我就只想着要怎么搞钱,但是我观察一周,发现这里和咱们国家不太一样,做什么生意比较保险呢?”
“为了更加妥当,要不我还是做老本行?这里的服装市场竞争力大吗?要是有搞头,我看我还是做这一行比较好。”
林小堂默默听着,没发表意见,只将林二玉拉到一旁的草坪上坐下。
“二姐,你来了这边,观念得要变一变,这里有一种更快更高效回报率更大的赚钱方式。”
林二玉一听,双眼一亮:“真的吗?什么赚钱方式?”
这要说起来可就话长了。
林小堂斟酌片刻,长话短说,“二姐,这么说吧,你以前从事的服装行业,那是实体行业,在米国有一种金融行业,是不生产东西的……”
话还没完,林二玉纳闷:“不生产东西,怎么赚钱呢?”
林小堂继续解释:“比如,有一些初创公司想要发展,但是没有足够的发展资金,这个时候你手上有闲钱,就可以借给这个公司发展,公司发展得好,那么你也就跟着赚钱,这个概念二姐你能听懂吗?这就是风险投资。”
林二玉似懂非懂,“你这话的意思我能明白,但是具体操作起来是怎样呢?我为什么可以赚钱?是和放贷收利息一样吗?”
“比方说,我把钱借给别人,我可以打欠条,然后加点利息。那我把钱借给公司去发展,到时候也是靠着利息赚一笔?”
“不是不是。”林小堂连忙解释,“你这投资的钱,是要去买公司的股份,这个股份就是……”
得,真要细细解释起来,怕是很难理解。
毕竟国内连股市都还没发展起来,人们对股权股份股票的概念几乎没有。
以前所有的工厂都归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