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1


去把柴主编领进来,带去办公楼宣传科,然后就赶紧回去上班,别耽搁了。”

又回头安排:“巧枝,你跟我去找一趟温厂长。”

林巧枝快步跟上孟主任,好奇打听道:“之前柴主编还在厂里找过?”

“还找了不止一次呢!”

孟主任一想到这个乌龙就哭笑不得:“听说宣传科的杜主任还斩钉截铁地跟人说,绝对不是咱们红旗厂的人。”

林巧枝抓了下脸:“那等会儿见面,岂不是很尴尬?”

她就是红旗厂的人啊。

孟主任笑了两声,转而说:“你等会儿别多说话,让厂里出面,他们这些老油条就会欺负你们年轻,你只记住厂里不会让你吃亏的就行了。”

林巧枝不明觉厉的点头。

很快。

红旗厂里一干人马,就聚在了一起。

宣传科的杜主任心里都日了狗了,但看到柴主编还是满脸笑容的迎上去握手:“柴主编,实在是不好意思,前两天你来找我,碰巧了,我都不在,后来回来我还特地去门岗迎你,结果你已经离开了,实在是不巧!”

柴主编也心里暗骂,这家伙睁着眼睛说瞎话,脸皮真厚,但不好撕破脸皮,真怼着人质问,于是也满脸堆笑,与杜主任握手:

“我也是没想到,几经周折,最后还是找到红旗厂来了!还是贵厂底蕴深厚,培养的厂子弟年纪轻轻就如此出色,既擅长修拖拉机,笔杆子也厉害,不愧是大名鼎鼎的江城红旗厂。”

林巧枝:“……”

这俩当事人不尴尬,没事人一样,她是万万没想到的。

反而,弄得她胳膊都起鸡皮疙瘩了。

她搓了搓手臂,心里犯嘀咕,这是怎么做到见面还笑成花一样的?

她是笑不出来的。

正想着。

柴主编松开杜主任的手,转而热情向她:“这位就是林工了吧?听说你小小年纪就为国家挣到了外汇,真是自古功名属少年。”

林巧枝笑容尴尬,点头:“我是林巧枝。”

W?a?n?g?阯?f?a?b?u?y?e??????ǔ???ē?n????0?2???????????

她不知道,柴主编看到她的时候,心里也是很震撼的,即使找人的时候,已经知道她才十七岁,可真的亲眼面对面见到人,还是难免心里大呼不可思议!

不敢相信就是眼前的年轻姑娘,在广交会上靠一手技术赚到外汇,还写下了那份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拖拉机修理手稿。

因为真的太年轻了。

约莫初高中年龄的年轻人,脸上那种青春的面容特质是非常独特的,骨相眉眼皮肉,青涩未褪又朝气蓬勃,像是明亮的初升朝霞。

无论心里怎么不敢相信,柴主编还是一本正经地自我介绍:“我是商务印刷社的编辑柴方凛,特地前来江城是为了你写过的一篇维修拖拉机的手稿,想跟你谈一谈出版的事项。”

他肯定是想跟林巧枝谈的,年轻人多好谈事,革命奉献一谈,青春热血一洒,多半就能慷慨激昂起来。

但红旗厂的人可不会让林巧枝单独和他谈。

林巧枝也不太乐意和他谈,她鸡皮疙瘩都还没褪呢,于是笑笑:“我不太懂,您还是跟我们红旗厂领导谈比较好,也更合适。”

第40章 《红旗牌拖拉机速查速修百问百答》

柴主编也是心里苦。

真不是他非想要占年轻人便宜。

他们出版工作难, 未尝也没有这个原因,没有稿酬,全凭革命热情谁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写东西?

写东西在外行看起来简单, 好像就是动动笔杆。

但业内人都知道,想写好, 写出水平, 脑力心力消耗不小,否则怎么会有“呕心沥血写出××”一说?

更别说现在搞文学,文艺作品,还有风险。

果然,红旗厂这边, 一开始就拿这个来压他,抢占谈话主动权。

“技术类书籍可是不一样的。”柴主编赶紧解释,不能再让这话题深下去,要不然他在谈判桌上气势就更弱了, 堆笑着说,“咱们红旗厂这个拖拉机维修技术, 选题完完全全符合政治导向, 工人阶级创作的技术类作品,既有实用性,又符合社会主义思想,绝对是最正确积极的!”

这会儿出版社国有化,出版选题最倡导且大力赞扬的,除了思想手册,就是“强调实用性”和“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工农阶级风貌和技术类书籍。

那为什么这部分出版还是少呢?

因为技术类书籍印刷量低, 受众有限,收入微乎其微, 创作方没有稿酬,出版方甚至倒亏钱。亏钱也就罢了,主要是还要受思想教育,反省检讨自己浪费国家资源。

所以柴主编才如此锲而不舍,执着追寻这份手稿!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页?不?是?í?f?ǔ?????n???????????????o???则?为????寨?站?点

但想什么都不出,只凭几句话就想拿走红旗厂子弟的劳动成果,红旗厂显然也是不会同意的。

作为强势单位,他们维护职工利益,保障职工权益,才让人人拧成一股绳,团结一心发展到如今。

显然,之前厂里开会的时候已经定过调子了。

技术类书籍可以通过单位推荐出版,被视为“科学普及”或“生产指导”,是受计划调控的。

什么是“计划”?

计划经济,国家根据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来计划生产多少,定价多少。

具体到拖拉机维修手册。

谁来“计划”呢?

谁最知道人民群众的需求?

红旗厂的声音显然强而有力。

林巧枝瞠目结舌的看着这一切翻天覆地式的改变。

柴主编也喉头滚动,提着一口气在胸腔,不敢松下来。屏住呼吸顽强地听着这番强势发言。

最后,

温东鸣笑得和蔼:“柴主编你看,手稿是我们红旗厂子弟自己的,出售也是给我们红旗厂自家用户……”

柴主编嘴唇干涩。

强盗啊!

他要是不同意红旗厂的方案,这是要绕过他们出版社,找个印刷厂自己上啊!

但红旗厂的方案是什么?

“稿费”是红旗厂单位得,大批采购是红旗厂,加印也是红旗厂。进也是他们,出也是他们,两头吃啊!

打不过,完全打不过。

柴方凛觉得自己多年的出版经验,那些谈判经验,好像都喂了狗。

他心里眼泪哇哇的淌,只能安慰自己,没事,至少出版工作是他们的,出版销量和成绩是他们的。

起码社员们日子好过了。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柴主编一颗心总算落地一半,期待看向林巧枝:“不知道这样的手稿,林工写了多少?能不能把已经写出来的,现在就都拿给我。”

他虽然不好意思,但还是提出:“我知道林工最近工作繁忙,承担的任务也很关键,但我们出版社现在确实比较艰难,只能麻烦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