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0
谢各位前辈、工业战线同志的倾听,以上就是我带来关于大型模具分体研制的一些经验和感想。接下来还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林巧枝本想说大家提前去食堂吃饭吧,干饭!!
结果话还没说完,就看到有不少人已经站起来,急切地朝红旗厂现场人员要话筒。
还有前排的人,干脆纯靠嗓子足朝台上喊话,不过声音虽大,语气却听起来很好的样子:“还有十分钟,我个人,想请求林工多留一会儿,有几个问题,实在是非常想得到解答。”
事先并没有准备这个环节。
林巧枝侧头看向了温东鸣、王柏强他们所在的方向,他们那边交头接耳商量了两句。
虽然是主办方,但现场这个情况,实在是有点盛情难却。
于是在第一排右侧的温东鸣站起来,拿着话筒朝后面道:“那咱们借着最后的时间,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大家注意把控时间,有些明显需要时间才能讲清楚的,就留到下午探讨,相?*? 信咱们下午的交流会更精彩……”
下午?
下午的安排分明是留出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相互探讨理解,吸收上午讲的内容,有助于第二天的分享和交流。
江南造船厂的一名技术高工率先站了起来:“林工,采用这套分体研制的技术后,这套20吨模具制作工期比整体制作减少了五分之一,这应该有第一次尝试的原因,你觉得交付周期最快可以提前多少?”
林巧枝思索片刻。
分体研制有一个特别大的好处——所有拆分的部件,可以同时进行加工。
比如把一个整体拆分成五份,理论上最快可以有五倍的进度。
但还是要结合一些实际情况,林巧枝握着话筒回答道:“如果水平足够高的技术工人充足,并且不受天车台数的钳制,我个人觉得,这套模具,最快应该可以把原本预计整体制作的180天周期,压缩到45天左右。”
分体研制,就是可以劈开时间山的!
他呼吸明显急促了一些,还想问,但被人抢了先。
“林工!”重型设备厂的王国伟站起来,问了关于模具“可进化”的相关问题。他的旁边,也还有不少人都跃跃欲试,手里都半举着笔记本,显然刚刚听林巧枝讲述时记录了不少想法。
……
随着交流会的展开,直到最后简单的问答环节。
称呼林巧枝为“林工”的声音明显变多了,语气也变得更认真,少了几分对年轻后辈的随意。
一个人,在技术行业内的地位,传是传不出来的,只能靠着货真价实的战绩一场场仗打出来。
而想要在如此多同行面前,博得一定的名气和地位,显然就要拿出一些不一样的,超出大家水平的东西来推平阻力,才铺得开名气。
“当制作过程中,局部工艺出现失误,不再像原来那样整体报废,再加上分体的解构……材料利用率我觉得能从 60% 升至 85%左右。”
林巧枝回答完这个问题,就把话筒放下来,她神色自如,很是自信。
主持接过她主动递来的话筒,“感谢林工为我们解答的问题,今天的问答环节就到这里,各位有序从前门离开,前往食堂用餐,等用餐之后,休息片刻,相信下午的探讨交流会让大家有更多的收获……”
随着主持人宣布上午的交流会结束。
仍旧揣着满肚子问题的人,只能按捺住那颗震撼的,还想继续提问的心,遗憾且恋恋不舍地移开目光,跟着众人抬起手鼓掌。
“啪啪啪啪啪——”
交流会会场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页?不?是?í????u???è?n????????????????????则?为?屾?寨?站?点
掌声响了好一会儿,才渐渐变小停歇,取而代之的是一阵阵三五成群的激烈讨论。
第50章 这是一个可以撬动巨额外汇的支点
在一阵阵三五成群的讨论声中, 后排座一行人顺着过道往前走。
网?址?f?a?B?u?y?e?????ü?ω?ē?n?2?0?Ⅱ?5?????o??
已经下台的主持人,回到台上,拿着话筒对会场里的大家道:“各位稍等, 临时有个情况要通知大家。”
边聊边收拾东西起身的众人,看到往主席台上走的那一群人, 有人认出了里面几个。
人群稍稍停滞, 相互低语一番,又纷纷坐了回去。
林巧枝也是好奇地望着他们这一行人。
“林工,喝点水。”宣传科年轻的干事郑梅梅笑着给林巧枝递她的水壶。
林巧枝接过铁皮水壶,里面是温水,正适合入口, 刚刚从暖水瓶里倒出来的。
她抱着铁皮水壶吨吨吨地喝。
喝了小半壶水,她抹抹嘴舒坦极了。
她看向胡开记一行人,顺手把水壶放回桌上,纳罕地问:“他们也来参加交流会?”
“听说是为了分体研制技术!”她眼睛发亮的看向林巧枝, 拎起暖水壶,把铁皮水壶蓄满水。
林巧枝微微错愕, 也把目光投到主席台上。
“各位辛苦了。”胡开记站上台, 话筒声音传开,“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胡开记,任职于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对外商务组,在座应该有不少人也认识我,差不多中午了,咱们长话短说……”
是的, 他们这一趟,是专程而来。
自从20吨模具交付后, 他们忙于保障运输,处理合同,验收货款外汇,上海展馆对外宣传……
许多工作还没有收尾,就有新的采购意向联系到他们这里。
据说,在上海展出结束之后,仍然有许多人为了看到那件20吨成品模具,尤其是那件模具在进入实际生产后的表现,特意飞了过去,为此,甚至特意找中间人牵线搭桥。
看过之后,又立马转机飞来中国的不在少数。
并不是只有同行才敏锐。
就好像农民,他们或许不懂工业技术,也弄不明白技术升级,但是要是县里采购了一台新的拖拉机,好不好用,保管人人都能唠两句。
坏了要嫌弃,“咱们村以后可不能采购这拖拉机,不得劲。”
好了肯定心动,“这拖拉机好,不费油,施肥、堆草、排灌、收割一把抓,还能发电!!隔壁村那台早两年买,可没这么厉害。”
现在中国独一份的分体研制技术,就是这台“好拖拉机”
让人蜂拥而来。
台上,胡开说出一记重磅消息:“……经过沟通和交流,我们目前已经接洽了六笔意向订单,如果我们有能力全部承接下来,将涉及数百万元的外汇!”
听到这话,林巧枝眼睛顿时睁大,不由站直了身体。
不远处温东鸣也冲她招手,做出口型:“巧枝,过来这边。”
林巧枝三步并作两步的快走过去。
她主动问候道:“温厂长,王工。”
眼神不自觉朝他们身侧扫了两眼,有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