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8
”
上赶着领好处得多,上赶着挨骂被挑错的真是少,杨书记生怕他是情绪顶上来了、心里有想法:“我这不是想让你有个心理准备?真不用这么着急,顺着目前这个思路走,也是整个团队讨论的结果,厂里领导肯定也都是理解的,不用太担心。”
“出错了就要端正态度,哪有还不紧不慢的道理。”卢当山还是有点固执古板的性格在身上。
杨书记站在燕化的立场上,还是心疼自家技术员的:“那不能这样说,怎么说你也是劳苦功高的,咱们国家起步晚,学习条件也差,林工她那属于天赋异禀,学习能力太强了,她那个标准不能衡量大众的……”
“工作出问题了就得承认,遮遮掩掩像什么样子。”卢当山有点执拗和坚持在身上,板着脸道:“不管她学习能力多强,衡不衡量大众,她也不可能改变技术逻辑。”
再能力强,乙烯的化学反应还能听她林巧枝的不成?
卢当山性格板正,再加上对技术是有些追求的,所以才能脱颖而出,三十出头就能成为这一行的顶梁柱之一,在关键时刻顶上去。
但现实困境也确实是存在的,中国大型化工起步晚,他这一批学生,当年在学校里学的虽然都是化工专业,但实际上几年学下来,也没有人了解大型化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直到毕业后,到兰化和北京石化总厂,体验了那些化工装置,才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
兰化那一套年产能只有5000吨的乙烯装置,就已经是全中国最顶尖的乙烯设备?*? 了。
然而实际上,却是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的。
在贫瘠的土地上,怎么可能培养出优秀的技术人员?你说想学习乙烯技术,但你连像样一点的乙烯设备都没有!
想象一下,学生想学习赛车技术,但实际上连车都没有,只有一个电力小三轮,那怎么学呢?
卢当山也是被调到了这个30万吨乙烯项目,被派去国外培训学习,才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到大型石化装置。在此前,国内压根没有人懂这项技术。
可以说是天赋推动,也是性格所致,他学起来了,也是目前国内对大型石化设备理解得最深的一批人,可面对三方压力的时候,也是有些超出他能力极限了。
因为不管怎么学,人家大多是教操作和维护,不可能把自家核心技术教给外人。
可他如果不顶上去,他如果说他不行,那国内还有谁能承担这份重任?即使出错和失败的压力尤为沉重,绝大多数人都害怕扛起这样沉重的责任,卢当山也没有推辞退却,在他的想法里,如果每个人都愿意多出一份力,不断往极限外推,国家才会有强大的那天。
他这个情况,或者说目前新中国在大型石化工业发展的困境,所有人都是清楚的,心里也是有数的。
卢当山步伐还是很快,并且催促帮他抱了一半资料的杨书记:“你快点吧!”
杨书记就是知道卢当山的不容易,准备再多说两句:“我听说林巧枝这人性子有点直,你想啊年轻人嘛,做出了这样的成绩,难免气势强盛一些,要是有什么不中听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咱不跟年轻人计较……”
卢当山打断他:“行了,你怎么唠唠叨叨的,只要她不指着我骂,我还能跟她吵起来不成?”
第119章 隐蔽性太强,没有注意到也很正常
卢当山微微喘着气赶到的时候, 只见林巧枝正在测温,又时而偏头说两句,旁边的一群徒弟记录着什么。
他赶紧把资料“啪”地一下往旁边一放, 探身过去想看看,同时道:“这是在测试温度?我这里有几笔数据, 你要不要看看, 或许可以做对照。”
高辰眼皮子就是一跳,刚想要提醒,就见林巧枝毫不在意地点头,接话道:“先把这次测完,再看之前的。”
“这是?”
“做温度与急冷油黏度波动的关联记录。”林巧枝目光从仪器上挪开, 看了卢当山一眼,朝他点点头,作为问候了。
照顾、安抚人情绪这个工作,其实还是蛮高级的, 尤其是不知道对方性格的情绪下,林巧枝干脆用自己舒服的方式, 就事论事, 技术说话。
卢当山悄地吁了一口气,感觉有点绷紧脸上肌肉都松了松,不管理智如何,真要被年轻人当面锣对面鼓地直接撅了面子,肯定还是不太好接受的,还是在自己的地盘,那脸上多臊得慌。
他上前帮忙。
林巧枝见此, 也让开半个身位,有这样属于本行的技术人员参与, 她肯定是乐见其成的,也要用起来:“嗯,”
“我姓卢,当山,武当山的当山。”卢当山接过一个测温仪器。
“卢工,这个急冷油从注入口进入设备,一直到最后出口,在设备里所有经过的地方,参与降温的相关化学反应,你清楚吗?”林巧枝开门见山的问。
也是不客气的样子。
这要是哪个带教老师,冷不丁一下给学徒问这么复杂的问题,真的是能把人冷汗都吓出来。
以卢当山的水平,当然是不会一背冷汗,如是道:“原本我也不是太能说清楚,不过这次日方和美方的专家团队过来之后,现在这条线的技术现在是比较清晰了,急冷油从注入口注入后,首先……”
毕竟要解决这个问题,总不能还藏着掖着,拆卸维修的时候如果还让中方人员全部离开,那怎么可能说服中方,就是你们的操作问题?
中方又不是冤大头。
况且协议里,是包含了一部分技术培训在里面的。
林巧枝一边听,一边对测试方案做细微的调整。
她短时间里,是没法触及这套庞大设备中如此细节的运行机理的。
能理解所有工人的操作,能明白整套设备大框架层次的运行原理,就已经是吓到高辰了。
听着,林巧枝感觉测温仪器顶端,忽然传来一阵微小而细密的手感。
特别轻。
如果不是她手特别稳定,怕是根本不会感受到这一丝极小的颤动。大多数人,可能手无知无觉被连带微微轻抖两下就过去了。
她忙闭眼。
努力注意力集中在手上,去感受那一丝转瞬即逝的震动。
“到这一步,急冷油就是要在这个关键时候,把温度快速降低到80℃,只有短短3秒的时间,如果温度降低得不到位,化学反应中就会出现衍生物杂质……”卢当山正说着,看到林巧枝的表情,马上转头,盯着看她此刻的动作。
只见她拿着测温仪器左右挪动,似乎在寻找什么。
他忙噤声。
等林巧枝皱着眉头睁开眼,才问:“怎么了?”
林巧枝没找到,太快了,转瞬即逝:“感觉到有一股很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