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2


脚上是磨损严重的黑色布鞋。肩膀上扛着那个粗布缝制的大包袱。

这年头,不是有钱就能坐飞机,还得有国家单位开具的介绍信才能购票。所以,绝大多数旅客即便衣着不时髦,至少也穿着整齐。而他们几个在这样一群人中,显得格外格格不入。

岳宁看到春梅婶正在东张西望,岳宁喊一声:“婶儿、叔,元宝,这里!”

元宝松开妈妈的手,跑了出来:“宁宁姐!”

“哟,半年没见,元宝都长这么高啦?”岳宁拉着元宝比了比,小家伙都快到她肩膀了。

陆春梅已经回过神来,她大着嗓门说道:“这小子胃口大得很,孩子的口粮打对折,他吃得比他爸还多,家里那点粮食,全进了他肚子里。”

元宝委屈地低下头,岳宁摸着他的头说:“没事,以后咱们能吃得饱饱的。”

“真的吗?”

“真的。”

陆春梅仰头从上到下,又低头从下到上,仔仔细细地打量了岳宁一番后,咋咋呼呼地问道:“宁宁,你这真成资本家啦?”

今天中午要见宋自强和几位大厨,岳宁自然穿着得比较正式,上身是一件墨绿底的蜀锦外套,下身搭配一条黑色丝绒长裤,看上去确实颇为华贵。

陆春梅声音响亮,引得其他旅客纷纷侧目,可把杨忠义吓坏了:“你个婆娘,瞎说什么呢?可别害人。”

陆春梅一下子反应过来,原本黝黑的脸吓得白了几分:“这可怎么办呀?”

岳宁笑着说:“没事,没事。大家是被婶儿的大嗓门吓到了。”

“真的?”陆春梅将信将疑地问道。

“真的,咱们先去车上,一起到宾馆再说。”岳宁正说着,却发现阿根叔怎么不在,“阿根叔呢?”

“那里!”春梅婶伸手一指。

阿根就在他们边上,他正和一个穿着雪花呢大衣的女子说话,那个女子从包里拿出一本工作手册,递给阿根:“给我留个地址和电话。”

岳宁疑惑,小声问:“这是谁?”

“阿根以前放跑的那个女人。刚刚下飞机的时候,她追着阿根过来。”

春梅婶这么一提,岳宁就记起来了。

当初阿根爹娘还在世的时候,给他买过一个媳妇儿,这个女人不愿意跟阿根,求他放了她。

他还真趁着他爹妈不在家,送走了她。

那时候福根书记刚刚回村,一直要整治这种恶习,但是这种事,哪那么容易改?

福根书记前脚去做思想工作,后脚村民冲进他们家砸他们家的盆盆罐罐。村民往地上一躺,反正你让我们家绝后,那大家日子都别想过了。

阿根自己把被拐的女人送走,福根书记立马把他这个事,做了典型,上报到公社和县里,好好地表扬了阿根。

有些村民可不这么认为,一个个背后叫阿根“傻根”。

岳宁想到这里,见那个女子跟他们点头,岳宁也跟她点了点头,打了个招呼。

阿根写完后,那个女子从阿根手里接过本子之后,她刷刷刷写了几个字,撕下这张纸说:“这是我的电话和地址,你得记得,你有个妹妹在这边。有事没事,多走动。”

阿根笑着说:“知道了,我和你嫂子都来这里了,有的是机会。”

这个女子点头:“嗯!等嫂子生了,一定要跟我说。我带你妹夫和外甥外甥女,一起去看嫂子和孩子。”

“好。”

第175章 一起到鹏城

岳宁放心地将阿发托付给何运邦。何运邦在福运楼已工作十五六个年头,是后厨极为出色的厨子,由他来安排阿发,岳宁觉得再合适不过。

另外,岳宁让阿发住进何运邦的家里。这事儿得从何运邦这次回来搬家说起。

这么多年,何运邦一家四口一直挤在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小屋里。他父母年年申请住房,他自己跟单位申请,可住房问题始终没能得到解决。也正因如此,都三十四岁的人了,他还打着光棍。

就在他觉得希望渺茫之时,岳宁带他去了港城。短短几个月,他便攒下一笔钱。然而,这笔钱该怎么用来解决自家没房、没老婆的难题,他还毫无头绪。

在港城,买房并非难事,可他是福运楼派出去的。岳宁早就说过,两年期满,他们必须回粤城。要是以后放弃铁饭碗再去港城,宝华楼绝对不会再给他们机会,毕竟这会坏了宝华楼的名声。而在内地,房子都是靠分配,根本无法买卖。

就在这时,岳宁找到了他。有一套西关的骑楼屋急于出手,房子上下两层,楼下是店堂,楼上可做住房,总面积三百多平米。

这套房子的主人是周老爷子的朋友,那人解放前是个资本家,解放后没离开内地,那些年全家被下放到四川,房子也被没收了。今年落实政策,摘掉帽子,房子又发还回来了。这一家人历经沧桑,改革开放后,海外的亲戚与他们取得了联系,他们便决定出国定居,所以急着把房子卖出去。这么一套房子,开价仅五千块。

当时,大多数人一个月也就挣个三五十块钱,一套老房子要价三五千,普通人家根本买不起。再说,大家都在等着单位分房,一般人还真没想过要自己掏钱买房。而且,房子不能公开上市交易,只能私下打听寻找买家,这种情况下,房子要脱手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恰好周老爷子回粤城小住几天,他听岳宁说以后打算回粤城开店,想着她可能需要一处住所,便把这房子的事儿告诉了岳宁。关键是,这套房子被没收后,没被用作民宅,而是给一家单位做了办公地,里面没有乱搭乱建的情况。

岳宁原本想自己把房子买下来,毕竟粤城,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都是她的出生地。

可走进后厨,看到正在卖力炒菜的何运邦,她又想到他们一家子挤在那狭小的屋子里,要是何运邦没有一套房子,恐怕连老婆都娶不上。阿邦叔才是最急需这套房子的人。于是,岳宁把这套房子推荐给了何运邦。何运邦一听只要五千块,而且还在西关,离福运楼也就二十来分钟的路程,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当即决定买下。

房子买下来后,何运邦就让父母和哥哥先搬了进去。

岳宁喜爱中式服装,港城那些大富人家的老一辈也钟情于旗袍。奈何港城如今做旗袍的老师傅屈指可数,好料子也稀缺,款式总是翻来覆去就那几样。自从岳宁穿着各种料子的衣服亮相,给港城的太太们开拓了新思路,她们纷纷找机会回到内地定制旗袍。

其中最夸张的当属乔老太太,她跟着乔启明回了一趟内地后,回来就呼朋引伴,叫上蔡家的两位老太太,甚至还把远在新加坡的亲家母,也就是叶应漪的亲妈都叫上,从北京一路采购旗袍回来。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