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8
拉油炒香,加入浸泡过昆布的鲜味汁,再倒入半瓶白葡萄酒,放入章鱼。待锅再次沸腾后,转小火慢煮。
岳宁再去看阿威做的熟醉汁,尝了一下咸淡,阿威紧张地看着她。
他按照标准配方,而且自己在边上,怎么可能出错?她说:“很好。”
阿威笑了起来,岳宁吩咐,“去拿十个濑尿虾来。” w?a?n?g?址?F?a?b?u?页?ǐ???μ???è?n?2?〇?2?????????м
“好!”阿威忙不迭跑出厨房。
岳宁也去备其他料,她取来两斤去骨牛肋排、一堆蔬菜和法式香料。
蔡致远说姑婆和姑姑偏爱西餐,她打算做一道勃艮第红酒牛肉。这道菜用牛腩或牛肩肉均可,但岳宁独爱牛肋排,其肥瘦相间、筋膜丰富,炖至软烂后滋味绝佳。
她正切着牛肋条,阿威带着濑尿虾返回。
“先把虾放进冰块里冻十分钟,虾肉可以更加Q弹,再烧一锅足量的热水。”岳宁说。
“好的。”阿威煮上水,又问,“还要我做什么?”
“去挑一瓶西拉子红酒。”
阿威取来红酒,岳宁指导他将酒倒入切好的牛肉和蔬菜中:“加些百里香、丁香和香叶。”
待阿威腌好牛肉,岳宁说:“腌三小时,下午再炖。去看看水开了没。”
“开了。”
“水里加洋葱和白葡萄酒,关火,然后放入濑尿虾,焖八分钟。”
“不用开火吗?”
“不用。利用开水,把虾焖熟,才能保持虾膏的溏心和虾肉的鲜嫩,煮久了虾膏会变硬,那就是另外一个味道了。”
“明白。”
这时,前厅有人进厨房问:“有客人问,咱们这儿能做天津的奶汁全爆吗?”
众人望向陆培德,他摇头:“我不会,这菜需要爆炒技法。”
陈锦莹也摇头:“我也不会,奶爆是回民技法,我没学过。”
岳宁道:“我会。问问客人是汉民还是回民?想要浓奶味还是淡奶味?蒜香要重还是轻?”
待前厅人员离开,陈锦莹惊叹:“宁宁,你还有哪个菜系不会?”
“除了粤菜,其他我也就半桶水,能做个大概,之前做的重庆太安鱼倒是很受欢迎。”岳宁笑言。
“你要算半桶水,那我们都别做菜了。”
“就是就是。”
前厅人员折返:“是汉民客人,要浓奶味,不要稀汤寡水的,蒜香要重。”
“好。”岳宁一口应下,转头让阿威将焖好的濑尿虾捞出,再次浸入冰水中,“这样能让虾肉更有弹性,虾膏溏心也更稳定。”
她边取奶爆食材,边向众人解释:“奶爆是天津清真馆的特色技法,咸甜交融、奶香浓郁。原本是纯回民菜,汉民喜欢后,加入了猪肚、猪里脊等食材。”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Y?e?不?是?ì????????e?n?Ⅱ??????⑤?????????则?为?山?寨?佔?点
说话间,她将里脊切丁,猪肚改刀成菱形块,鱿鱼、鸡胗、目鱼切出麦穗花刀,虾仁和贝柱用厨房纸吸干水分,再分别给里脊和虾仁上浆。接着,她往碗里倒入鲜奶,加入淡奶油,调入盐、味精和一勺糖,最后加淀粉搅匀成奶白芡汁。
铁锅烧至通红,岳宁倒入半锅花生油,五成热时先下虾仁。虾仁在油中蜷成饱满虾球,她用漏勺捞起,接着倒入里脊丁,待肉丁定型后,再下入其他食材滑炒至断生。
滗去锅中余油,留薄薄一层底油,蒜末爆香的瞬间,岳宁立马倒入滑熟的食材,快速翻炒颠锅,淋入牛奶芡汁。奶白的芡汁瞬间裹住食材,出锅前再撒一份蒜末,蒜香与奶香扑鼻而来。
阿威忍不住道:“宁宁,这菜比西餐厅的奶油烩海鲜还香!”
岳宁将菜品分装盘,一半留作试味:“大家尝尝这道地方特色菜。”
第244章 天津食客
陈锦莹过来用竹筷夹起一块挂着奶白芡汁的鱿鱼花,只见鱿鱼花轻轻晃动,芡汁丝毫不滴落。
她转头叫自己新带的徒弟:“阿强,过来。”
阿强走过来,陈锦莹说:“看到没?这才叫‘紧汁包芡’,你上次炒的虾仁,芡汁稀得能养鱼。玻璃芡透明不易察觉,牛奶芡的状态就一目了然了,对吧?”
阿强憨笑:“师傅,这是宁宁炒的菜。”
“陈大厨,感觉奶爆和油爆基本上一样,只是奶爆用鲜奶勾芡,油爆用水淀粉勾芡。对不对?”边上一位厨师说道。
陈锦莹看向岳宁:“技法相通,但是我刚才看宁宁做的时候,调味也很关键。”
“对,奶爆是清真厨子借鉴了鲁菜的爆,结合了回民吃奶制品的习惯发展出来的。”岳宁说道,“调味上,这奶味道浓淡就有些讲究了。不常喝牛奶的人,用纯牛奶勾芡;喜欢奶味重的,就加淡奶油。加上里面调味融入了蒜香,跟意大利烩海鲜还真有些像。”
阿威吃了一块虾仁,摇头道:“洋人的烩海鲜,可没我们这么讲火候。”
一盘奶汁全爆很快被抢完,陈锦莹跟阿强说:“下午我和你一起试这道菜。”
“陈大厨,我们一起啊!”其他厨子赶忙抓住机会。
“好。”
厨子们继续忙碌,陆培德转头对自己的小徒弟说:“把冷柜里的炉肉拿出来。我们做酸菜炉肉锅子了。”
岳宁听见后问道:“哪位这个时节要吃炉肉锅子?”
陆培德从小学徒手里接过那块蒸过之后再冷藏的炉肉,边切片边解释:“应该就是点奶汁全爆的客人。是林浩云先生的贵宾,他们一桌今天全点了北方菜,有我的扒海羊、锦莹姐的油焖大虾和葱烧海参。三天前,林先生亲自打电话来说客人想吃炉肉锅子,要是没有酸菜炖白肉也可以。”
炉肉锅子是酸菜炖白肉的高配版。
当年满清进关,爱新觉罗氏当了皇帝,万岁爷和娘娘们口味没变,尤其是乾隆皇帝,就特别喜欢吃白菜。
这酸菜炖白肉、酸菜炖粉条,一锅乱炖,如何能让御厨们展现本事?于是,御厨们就开始粗菜精做。
他们从走油肉上获得灵感,将五花肉皮先扎孔,抹上葱姜、料酒和粗盐腌制,像烤鸭一样挂钩风干。将其吹到肉皮发亮,敲上去发出“铛铛铛”的声音,再用果木烤制,直到肉皮起泡均匀,拿出炉子后迅速将五花肉投入冰水里,让肉皮起泡更充分,再放调料上笼蒸制。
蒸好的五花肉,肥肉将化未化,融入瘦肉纤维里,肉皮完全酥软。这样的五花肉,再放进冷柜定型。隔夜后,经过冷凝的炉肉,切出来光滑漂亮。
将这样的炉肉切片,码在垫了酸菜和粉丝的锅子里,中间盖上一朵黄色的菊花,浇上奶白的高汤,带着小铜炉上桌。锅子冒着泡泡,炉肉酥软,汤酸醇香。
既然要以菊花装饰,那就是秋冬季节的时令菜。现在都春夏之交了,怎么就想吃这个了?大约是一位离开多年的北方客人吧?
正如岳宁猜测的那样,包房里,港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