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7
题自带,资金自带,还能自己招生的学生,那是坐着收好处收名誉。”
“可把我们俩眼红的。”吴教授说。
“你们还得眼红更多,”万教授笑着说,“她得跟我读完博呢!”
岳宁原本想拿了硕士学位就算了,可有这么好的老师在港城,不拿个博士学位,有点吃亏。
她动静一直大,老师多多少少也知道她假期做了些什么。有些细节老师们还是有些不太明白,现在跟她细聊。
说完她的生意,还有日本之行的收获,岳宁和马教授探讨了越南难民的情况,禁闭式难民营确实能吓退一部分想来港打工的越南人,而且各国审批难民的时候,以前总是被东南亚各国逼得,优先给他们机会,现在港城这里速度也加快了。
几万人里,总有厨艺好的,岳宁倒是看上了几个。她是希望开这个口子,能给这几个人留在港城的机会。
她问过蔡美月,美月姑婆的回答是,口子不能开。
刚好法国和西班牙有名额,这几个人拿了岳宁的推荐信,去了皮埃尔和何塞的餐厅,当地电视台和HTV都报道了。
老弱根本没有办法经历海上的艰难旅程,难民中大半都是青壮年,又刚好正值经济飞速发展时期,PN一家就包了整个难民营的两千多的工人,这家工厂生产的小家电,从港城销售往欧美。
随着欧美对日本制造一再设置壁垒,日本本土人工上涨,日本的低端制造业一直在往外转移,东南亚是首选,尤其是泰国。
现在他们发现港城的这家工厂,比他们在泰国的工厂利润更高。
除了人工便宜之外,没有了自由的难民,能工作能拿钱,比泰国的工人产出率更高。他们打算再投资一家相机组装厂。
有了PN这样的大户,这个模式也就走通了,港城的压力也就减轻了。
马教授除了是学者,还是校董,也是港城的太平绅士,他说:“宁宁啊!你有可能成为港城最年轻的太平绅士了。”
“是不是最年轻的太平绅士,我不知道。但是,宁小厨上市,宁宁肯定是港城最年轻的亿万富豪了。”吴教授看向她。
“吴老师,亏得你还是学者,铜臭味怎么这么重?”马教授说吴教授。
“我是研究市场的,我铜臭味不重,怎么教得好学生?”吴教授说道。
“也是。”马教授想起一件事来,“宁宁,宁小厨是宝华楼旗下,估值最低的一个品牌。你为什么仅仅上市宁小厨呢?要是宝华楼整体上市,你这个身家就更厉害了。”
岳宁笑了起来:“因为只有宁小厨才能完全实现标准化,工业化。只要能力够,可以开到几千家门店。宝华楼和宁宴,都是无法完全复制的,必须依赖厨师手艺的品牌。宝华楼对口味的要求很高,宁宴则是去色香味形环境服务,还有个性化,非常复杂。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实现厨师培训良性循环,但是一个好厨子培养起来很难,一个具有文化素养,能够经营好宁宴的厨子就更难培养了。所以我对宝华楼的定位,极限是三十到四十家,其中包含和鸿安合作,鸿安大酒店的中餐厅,而宁宴,估计最终也就十几家。宝华楼和宁宴加起来也就五六十家门店,但是要花费的人力、精力和成本,却是宁小厨的几十倍。”
万教授笑:“专门做牛肉饭的那家日本快餐品牌,你知道的吧?口味一致,品种单一,廉价好吃、出餐快,才是它成功的秘诀。”
马教授摇头:“看来隔行如隔山。我只能预祝宁宁成为新晋亿万富豪。”
宝华楼旗下宁小厨品牌在港城会上市,此时港城有四家股票交易所,这四家交易所,上市标准不一样,交易时间也不一样,其中港城会是成立最久,也是对上市公司要求最高的一家股票交易所,成立两年多的宁小厨能在港城会上市,代表着宁小厨的实力。
这个时候香港四会综合的恒生指数从七三年股灾后,震荡下行到一百五十点的最低点,一路攀升再次突破前高,来到了一千八百点,股市可谓气势如虹,像宁小厨这样的优质公司,一上市就遭到疯抢,1.2港币的发行价,当日盘中最高,涨到17.43港币,收盘略微回落,也到了17.21港币。
大家对宁小厨一直很乐观,但还是没想到会这样疯狂,岳家祖孙身价居然就破了两亿。而宁小厨的第二大股东立德食品,也因为宁小厨的暴涨而跟着上涨了21%,崔慧仪的身家进一步推高,崔慧仪的身家已经紧随傅丹琴,成为港城排行第二的女富豪,岳宁被排在第三。
只能说这样疯狂的背后,蕴藏着危机,岳宁自认为这个身家,也不过是个虚数。
对港城人来说,这就是港城的魅力,充满了机会。
半年后,崔慧仪住进了医院,港城报纸电视台纷纷播报,这位爸是乔家继承人,妈是港城第二女富豪的幸运儿。
下午两点多,崔慧仪生下了一名男孩儿,岳宁提着食盒和乔君贤一起去医院看小侄子。
崔慧仪躺在床上,乔君慎坐在她身边给她擦汗,崔慧仪问:“能不能开冷气?”
“你这是生了孩子出的虚汗。二十多度的气温,一点都不热。”乔老太太抱着孩子跟她说。
叶应漪拿来热毛巾,拉出崔慧仪的手臂,给她擦手臂:“热毛巾擦擦,会好受些,我生君慎的时候,还是夏天,快疯掉了。要不是我妈在,我都想去冲凉了。忍一忍,月子一定要做好。”
“对啊!听你婆婆的,不要胡来。”崔慧文跟妹妹说。
看见岳宁,崔慧仪问:“我要吃饭,宁宁,给我做鹅肝拌饭了吗?”
岳宁摇头:“姨妈和奶奶嘱咐,说产后第一天,只能吃清淡的,我给你做了清蒸鱼和青菜瘦肉粥。”
“第一天不能吃太油的……”
崔慧仪委委屈屈:“我好不容易生了,觉得胃口突然就好了,还这个那个不能吃?”
“前两周切忌大补,一定要清淡。”崔慧文这个过来人说,“你别身在福中不知福,我没妈,自己不懂,婆婆又不敢多说,我乱吃,堵奶堵到疼死。”
乔君慎打开食盒:“听姐姐的。”
岳宁过去看小宝宝,老太太轻声说:“善善,我们让姨姨抱。”
岳宁接过小宝宝和乔君贤坐在一起,仔细对比小宝宝和哥哥嫂嫂,她说:“善善像姐姐多一点。”
“给我看看。”
岳宁听见声音抬头,看见保姆推着崔家昌进来。
乔老太太过来抱起孩子,说:“善善,外公来了,我们让外公看看。”
崔家昌低头看孩子,见孩子果然像女儿,长得很大气。
记得慧仪出生的时候,他看着孩子,很失落,这么大气的长相,要是个男孩儿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