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


爹好心,让纪家送了丧仪过去,算是全了脸面。”

其他学生那是懒得沾边。

可见这套教学方法的可怕。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也要坚持,看来是真的相信自己。

纪霆突然坐直身子,颇有些委屈啊:“知道严格,还送我过去嘛?”

那是个对普通人严格,对天才更严格的地方。

即使他爹不知道他有点本事吧,那也是想让人约束他啊。

卓夫人笑:“谁想到我儿这么厉害,塾大比能得第一。”

“你爹也是第一。”

“当时只要他参加,必然是第一。”

纪霆又放轻松,继续听他娘讲故事。

之后便是重金请薛夫子他们离开,原本闹得很不愉快。

“他看中你爹的天赋,一定要当他夫子。”说起这个,卓夫人脸上浮现颇为自豪的笑意,“没办法,谁让你爹确实是天才。”

“谁都想当他夫子。”

“那怎么请薛夫子他们离开的啊。”纪霆好奇。

“是你三姑姑还有祖母出面。”卓夫人道,“你三姑姑跟那夫子理论,说他要是害了你爹怎么办。”

本就闹得很僵,纪霆祖母又拿出一张邀帖。

是她托了许多关系,再用亡夫的关系,换来的一份嵩山书院邀帖。

让自己的大儿子去那边读书。

嵩山书院的名声自不用说,有了这份邀帖,薛夫子他们只好拿钱走人。

毕竟薛夫子的目标就是纪伯章,其他人他都不看在眼里。

更不会在意纪家的女子,这也是纪霆三姑姑最生气的地方,她也是爹的女儿,她怎么就不能好好读?

卓夫人语气中,对这个稍显泼辣的三姑子有些佩服。

不过她的重点还是在自己相公身上。

纪伯章去嵩山书院读书,家学又请了位夫子,不过这位夫子水平一般。

再加上之前被薛夫子教怕了,大家也懒懒散散的。

至于是不是薛夫子把纪四叔纪五叔教废了,这还另说。

总之四叔没考上,五叔考上了秀才,不过再也没什么进益了。

“他们天赋不如我爹,都被折磨成这样。”

“那爹他?”纪

霆忍不住道。

卓夫人想起这事还生气:“你爹他胳膊上,还有一道伤痕,就是那时候留下的。”

“所以他知道你有天分,又见薛馆长固态萌发,便跟你四叔五叔商议,不让你们再接触。”

“私塾大比还没结束,他们便定下了的。”卓夫人摸摸孩子的头,“你爹他不是不管你,他只是之前太忙了。”

这话传到纪霆耳朵里,让他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

按理说,这话是他上辈子从未听过的。

不管考得好与不好,家里都不算关心。

除非有了极好的成绩,才会被夸几句,所以面对纪伯章,他以为是上辈子翻版的爸妈。

直到他爹送来端溪老坑砚,才让他觉得有点不同。

但也只是有一点点而已。

这次私塾大比,倒确实不一样。

卓夫人没有打扰孩子思考,只是笑着道:“不管你成绩好坏,都是爹娘的孩子。”

“我跟相公的孩子,就是最好的。”

“所以好好学,你爹教你,肯定没问题,他在认认真真准备呢。”

我爹教我,肯定没问题。

真的吗。

五月初五。

纪家家学再次开放。

上次开放,还是纪霆骂贾夫子是王八,把夫子骂走了。

那会好像是三月底,也就一个多月时间。

纪霆他们,也算换了三个夫子。

好像有点多啊。

希望这位夫子能待久一点。

纪霆过去的时候,弟弟妹妹们已经到了。

小六小七最为紧张,她们两个前几天教了课业,大伯说看看她们的水平。

至今还没消息,说是开学了再讲。

今日开学,就要点评了啊。

小七双手合十,认认真真道:“诸天神佛保佑,我跟小六一定没问题的!”

正说着,纪伯章走了进来。

他今日特意换了身更素净的衣裳,甚至胡子都整理了。

不过那副严肃的面容,似乎更加严肃,他手里还拿着小六纪雨,小七纪晴的课业。

那课业上满是圈点,可见批改之人的不喜。

小七刚捂住眼睛,就听大伯道:“以后便是我来给大家上课了。”

“讲堂里,称呼我为纪夫子即可。”

至于自我介绍,就不必了。

一般来说,夫子肯定会把自己过往经历,科举之路,当过官的,还会谁自己最高官居几品,以及教过多少学生,认真说说。

这既是告诉学生,自己有真本事。

也是让彼此熟悉。

可他们之间,肯定不用。

所以这一上来,就要教书了。

纪伯章确实有准备,他这几日闭门不出,基本也是在做这件事。

他要按照书本上说的,因材施教。

所以给每个人都准备了不同的课程。

像纪霆,纪风两人,有一套方案。

纪阳纪雨,则为一套。

七妹纪晴指了指自己:“大伯,我呢。”

“纪夫子,我呢?”纪小晴赶紧改口。

“你,单独一套。”纪伯章道,“我会单独教你,尽快赶上他们四个的进度。”

啊?!

不要啊!!!

她不喜欢学习!

这样的教学方法,好像挺合理的?

就连纪霆也觉得,因材施教,是个好办法。

纪家家学又有了读书声。

消息传到各房,大家反应不同,却都觉得可行。

还要是大伯,读书厉害,教书也厉害。

就连纪家两位出嫁的姑姑,也都回来看看情况。

她们两家的几个孩子同样在读书,不过只是在普通私塾读。

倘若家学好,肯定想送过来的。

家里肯定不会反对,纪伯章本人也直接点头。

反正现在看来,纪家家学情况极好。

有榜眼教学,这还用说?

可在其他人读书,纪夫子去教小七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

纪伯章深吸口气,指着《神童诗》道:“劝学第三首,再背一遍。”

小七一脸迷茫。

劝学第三首,哪一首?

共计十四篇劝学诗,谁知道第四是哪个。

十一岁的纪小晴咬咬牙,闭着眼随便背了首劝学:“少小须勤学。”

她一开口,纪霆,纪阳,纪风,纪小雨齐齐摇头。

不是这个。

纪霆扭头,对了个口型:“学向勤中得。”

原来是这个!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

“三冬……”

三冬什么啊,死脑子快转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