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8
不过有个前提,就是要纪霆考上秀才。
他叔叔甚至说,以纪霆的文章,明年的童试,绝对有希望。
秀才就是进入文家书院的基本门槛。
按理说就算是秀才,也要再考试的。
可他叔叔竟然跳过考试,直接让纪霆考上之后就过去,可见纪霆的本事。
没办法。
昔日纨绔不过半年时间,就有如此天赋,不招收他,那合理吗?
纪家一扫阴霾,小小庆祝。
而另一个觉得不招收纪霆不合适的人,还在驿馆里焦急等待。
这个人就是州学夫子。
下午的考试,他还没看完就直接回来了。
跟宜孟县县令,教谕想的不一样。
州学夫子回来之后,就赶紧把纪霆上午的文章默出来。
没办法,他中午那会实在喜欢,就多看了几遍。
作为进士的他,这点记忆力还是有的。
默下来之后,让手下快马加鞭送到州学学政手中。
宜孟县距离州城并不远,正常也就两三日的距离,跑快点一日半就能到。
他要让学政看看纪霆的文章,再商议宜孟县的事。
年初的私塾大比,因为纪榜眼的原因,没有招纪霆,同时也没要后面的学生。
就是想着,为了几个普通的人才,得罪首辅,实在没必要。
现在却不一样。
现在看来,纪霆并非普通人才。
冒着风险招收,似乎也是可行的。
再说了,首辅那边真的厌恶纪榜眼吗?倒也不好说。
毕竟京城的事,千丝万缕,错综复杂,谁也讲不出个门道。
说一千道一万。
谁让纪霆不一样啊!
为他担一点风险,那又怎么了!
“希望信件早点送到,让学政大人做决断。”
这么好的学生,招到州学,一定能考个好成绩的。
那可是纪榜眼的儿子。
而且那孩子长的还不错,说不定能中个探花?
对他们州学只好好处的。
此时,不管窃喜的县令教谕,还是安心了的文夫子,都不知道州学夫子想要破格邀请纪霆的想法。
大家已经把目光放在县学摸底考试的排名上了。
虽说第一是谁,大家心里已经有数。
可下面的排名,还是要好好看一看的。
九月十六,会直接公布这次排名,一共八十六名考生,只公布前二十六的次序。
基本也就暗示,这二十六个人,通过县试是有望的。
剩下是五十人还需要努力。
不得不说,宜孟县教谕还是很认真的,这样确实能提高学生们的动力。
还能让一些学生知道自己的错漏,也省得多交县试的报名费。
剩下的时间里,就是等着排名公布。
不过今年的情况,跟往年还是不一样的。
以前大家都在想,到底谁家子弟能拿第一。
这次宜孟县六家却都不说话。
毕竟有些事,大家已经心知肚明了。
纪霆的文章甚至已经被偷偷抄录好几份,在各家夫子学生之间传阅。
只能说,越看越绝望。
人的脑子,怎么可以长成这个样子,凭什么啊。
这人三月份开始正式读书的。
如今不过九月。
半年时间,就比得上他们寒窗苦读好几年。
这找谁说理啊。
之前还说欺负纪家无人。
现在呢?
现在还是老实点吧。
再说了,纪霆虽是纪伯章的儿子,但性格却明显没那么闷。
只看他整治郑勋跟唐四的手段,就知道他不是个吃亏的性子。
听说从考场回来,两人就不想读书了,嘴里反复念叨:“学了有什么用。”
“永远也比不过他。”
“我不行的,比不了的。”
这种话听了就让人丧气。
但又是最真实的。
很明显被纪霆打击的体无完肤。
可又是郑勋跟唐四先挑衅,只能吃下这个还击。
不少人意识到。
纪霆确实是纪伯章的儿子,有着同样的读书天赋。
可他又不像纪伯章那样甘愿低调。
谁要是欺负他,欺负纪家。
这个人是真的会还回去的。
世人都欺软怕硬,更怕纪霆这种硬茬子。
虽然这个硬茬子才十三岁。
但正是因为他年纪小,更让人觉得不敢招惹。
纪家前段时间的阴霾一扫而空。
随着时间一点点推进,不少人面对纪家时,态度明显更好。
尤其是衙门的人,一想到明年童试政绩保住了,便无比开心。
九月十六早上。
一直没怎么出门的州学夫子急忙忙拆开信件,这正是州学学政的回信,同样快马加鞭送过来的。
而此时的县学,教谕已经开始张贴名次了。
纪家大哥哥纪海带着弟弟妹妹们,就连二姐姐也罕见出门。
算是他们小辈们出来的走一走。
纪霆刚下马车,刚要拉六妹七妹下来,不小心撞到身边一个人,道歉还没说出去,那人直愣愣倒下去了。
怎么!
县学门口,还有碰瓷的吗?!
纪家众人顾不得去看成绩,赶紧把人扶起来。
纪海仔细观察,开口道:“像是饿的?”
这书生嘴唇发白,还能听到肚子的叫声。
想来是从乡下过来的考生,但考试跟等成绩这几日,肚里无米下肚,人也晕晕乎乎的。
纪海经常去下面庄子里,知道庄子村里有不少这样的学生。
还好马车上有吃食跟蜜水,赶紧喂了过去,那书生果然好多了。
纪霆松口气,不是碰瓷,是低血糖吧。
书生身体缓了些,赶紧道谢。
得知他们就是纪家人,当下震惊,年纪虽比纪霆大了几岁,还是朝他行礼:“兄台的文章实在精妙,这几日看了之后,只觉得我愚不可及。”
纪霆笑:“我不过沾了些家里的光,算不得什么,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不能这样比较。”
“兄台能来考试,已经可见县学的重视,不要妄自菲薄才是。”
说到底,科举就是如今是上升阶梯,若因为这个否定整个人生,那实在没必要。
纪家的孩子们基本已经明白这个道理。
可被纪霆打击的其他人,却还在挣扎。
眼前这个书生显然感叹多于悲观,吃饱之后,整个人心态又好起来了。
也许就是太饿了?
就会乱
想吧?
所以书生离开时,还收到纪海送的几包吃食,又问了他家在哪,这也算认识了。
纪家这般行事风格,周围不少人都看在眼里,心里暗暗感叹,还在细想纪霆的几句话。
再看郑勋跟唐四过来,双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