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0
现在的努力,也是为了维持这样的生活。
此地管家对霆少爷更不用说,对李三枝等人更是客气。
这都是考生啊,谁知道以后会是什么功名,可要小心对待。
等大家吃过饭,便各自回房休息。
李三枝他们都在客房,地方也清静。
纪霆肯定是住他爹之前的小院,同样安静妥帖。
可以说,纪家把备考之事安排的妥妥当当,丝毫不用担心。
也是,现代普通人家中考高考,家里都是这般,何况古代的科举。
纪霆看着一尘不染的书案,把自己东西放到上面,稍微歇息片刻,就要继续抱佛脚了。
与此同时,纪霆让青竹去外面打听打听情况:“主要问问今年州试的情况,还有州城有什么新鲜事。”
青竹是个机灵,稍微说说的,他就知道要怎么办。
毕竟到了新地方,肯定要多了解本地情况的。
否则有什么小道消息,他们两眼一抹黑,那就完了啊。
纪五叔那边也还有很多杂事要忙,好不容易来州城一趟,这里的产业以及人脉关系也要兼顾。
不过他更多时间,还是搜集市面上的时文,拿给宅子给霆哥儿他们看。
李三枝等人愈发感激。
这是自己来州试,完全做不到的事。
不止如此,纪霆还把自己常看的书,以及他爹的珍本给到几人,只要看过记得还即可。
备考的时间过得极快。
青竹那边的消息也打听的差不多了。
三月初五晚上,青竹便把各路消息全都说了一遍。
先是白台州州城的新鲜事。
“都说跟往年没什么太大区别,一定要说的话,就是对读书更加重视。”
“应该是奉皇上的命,厚待人才,重视科举。”
“所以今年就算是童试,知州跟通判大人都很重视。”
纪霆,李三枝他们点点头。
这对读书人来说,自然是好事。
然后重点便是州学了。
提到州学,问题便颇多。
主要分为两方面。
一个是州学本身。
以前的州学,非秀才不得入内读书。
可因皇上的喜好,以及本地关系逢迎君意,故而选了白台州下十五个县有潜力天才学生入内。
目的就是为了找到天才学生,好让皇上高兴。
这些有天分,却没有功名的学生进到州学,自然跟里面的秀才生员起了冲突。
前者觉得是州学请他们过来,自然有理由在这读书。
后者觉得他们没有功名,却要抢夺他们的老师,用他们的资源,肯定不爽。
从去年五月份开始,一直到现在,爆发好几次冲突。
就算最不惹事的人,也难免被牵扯其中。
最后去州学的,是宜孟县的那三个书生,他们也很是无语,一来就自动化了阵营,日子不算好过。
李三枝听的诧异。
博学馆的三个书生也差不多。
四个人看向纪霆,幸好他没去啊!
当时本地教谕留他,文家夫子想等他考上秀才去文家书院。
还有州学也想要他。
这几个选择里,纪霆硬是选了原地踏步。
很多人都不理解的。
现在看来,却是很好的。
毕竟在这种冲突里,能好好学习,那才是怪事。
最近这段时间,谁能不明白读书环境的重要性。
李三枝他们几个,都觉得在这学习,效率都提高了。
州学那边的冲突,势必会让学生们读不进书的。
“倒是可惜。”李三枝道,“这都是十五个县的好苗子。”
不是好面子,人家州学还不要呢。
大家皆是无奈摇头,心里不由得有些庆幸,也为那些人惋惜。
纪霆又问了句:“天才组跟生员组,谁占了上风?”
青竹立刻答:“秀才们。”
这也不难猜测,秀才毕竟有功名,在州学时间还长,肯定更有利。
这些话讲完,有个书生忽然抬头:“那今年的州试,会不会简单些?”
这可是十五个县的好学生,加起来也有六七十人。
今年白台州各县州试考生,差不多四百多人,最后只有五十人能过关成为秀才。
而这十五个县的学生,基本都在这四百人之内。
放在之前,他们或许考不过这些天才。
但州学情况那么乱。
或许?
有机会?
没等大家高兴太久,纪霆却缓缓摇头:“只怕不行。”
为何?
李三枝道:“这些天才学生,是州学请过来的。”
不管州学的生员对他们如何。
但毕竟是州学所情,跟当地知州或许也有些关系。
如果这次州试,他们成绩考的极差。
那丢的,到底是谁的脸?
想到这,大家脸色变了。
好像是这个道理。
可接下来的州试,总不能直接偏袒他们吧?
明面上的偏袒肯定不行。
但却有另一种方法。
“在出题上作文章。”
纪霆说完,青竹便赶紧点头,这就是他打听的州学第二件事。
州学那边似乎传出。
今年三月初八的州试题目,似乎已经有了想法。
题目不会很刁钻,确保学生们都会。
至少在州学的天才学生们都会,不至于州试成绩太难看,又或者州试文章写的太差。
说到这,在场众人皆倒吸一口凉气。
都说科举跟朝廷息息相关。
但关联到这种地步
,还是让人没想到。
总之,白台州州衙门这边,想要平衡州试,又想顾全脸面,在出题上做文章,是最让人能接受的。
讨论到此处,那这次题目的范围,基本就知晓了。
较简单的题目。
大家都能写的。
这样看起来,似乎两全其美?
但实际上备考的书生,以及他们的老师们,脸色别提多难看了。
题目简单,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种考试,越简单越难考!
原因就在于,这种题目,根本拉不开跟对手的差距!
那阅卷就会变得很模糊,甚至到看字体段不端正的地步。
现代也有同样的道理。
一场题目比较简单的语文考试,如果大部分的人题目答的都不错,一百五十分的满分里,个个都是一百二以上。
那如何评出最优秀呢?
不就只能在卷面分上分出优劣?
这确实照顾了成绩一般。
那成绩不错,跟成绩极好,就会被拉到另一个水平线去比。
更何况是这种纯看文章的考试。
俗话说,文无第一,也不是平白讲的。
也就好在州试也是糊名的,而且朝廷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