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8


是看着大小姐长大,也看着霆少爷长大。

没想到回老家一年时间,孩子成长这么多。

卓侍郎他们听到后,也是连连感慨。

看来这回老家一趟,还真是回对了。

卓家他们感慨孩子越来越好。

纪霆的事情却在整个京城传开。

他回京的时候,其实大家都知道,毕竟他爹是纪伯章,他外祖是卓侍郎。

再加上纪霆之前在京城的名声。

如今不过一年时间,竟然考上州案首。

任谁都觉得不可思议。

纪霆的文章,不少人都看了。

有人说过:“如果确实是他写的,那确实很有天分。”

这话说得酸溜溜的,既不想承认纪霆的天赋,又只能咬牙切齿点头。

所以他回来的时候,不少人都盯着看。

毕竟以前的纨绔算什么,只要浪子回头的,谁家不羡慕啊。

而且他回京之后,先跟着自家五叔去他爹旧友家拜访。

然后就在卓家安顿下来,一点也不惹是生非,低调得不像他。

大家还以为他该性子了呢。

谁料去国子监第一日,便又出尽风头。

先是在酒楼里大放厥词,说自己三年后必然考中举人。

开什么玩笑。

他今年多大?

不过十四!

三年后考中,也就十七岁而已。

更是要跟大家撇清干系,一心读书。

谁家一心读书,这么张扬?

现在更是从卓家搬出来,住到国子监的号舍当中。

似乎打定主意,要做个好学生了。

这样一来,全京城的纨绔子弟们就遭殃了。

看看人家纪霆。

再看看你!

如果说宜孟县的子弟们被这么说,还是服气的。

毕竟纪霆回乡之后展现的天赋就不用讲。

但京城这些纨绔们,谁服啊?

纪霆什么样,他们心里还没数吗?

从小玩到大的蠢蛋,还好好读书?

平日里,就他最不喜欢读书了。

可他们一犟嘴,家人就更生气。

有本事你学学纪霆,也去住国子监的号舍?

想到要跟四个人挤一个院子,很多人立刻摇头。

这哪住得下啊!

他们才不去。

这么一来一回,家人肯定更生气。

家家鸡飞狗跳。

没办法,人最怕对比。

特别是纪霆这种情况。

人家都能学好,你们怎么就不行?

“你们还真信纪霆的鬼话啊!”

“我就不信他能坚持一个月!”

“不对,半个月!”

“他要是能坚持半个月,我就去吃屎!”

这种豪言壮语传到纪霆耳朵里,已经是第二天早上。

纪霆身边的小厮,除了照顾小院的饮食起居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帮他打听消息。

知己知彼,后面的事才好做。

不过说这话的时候,纪霆,万秀才他们正在吃国子监食堂用早点。

大家齐刷刷放下手里的包子。

忽然有点恶心啊。

也就袁秀才吃得很香,他才不管那些有的没的。

这么香的大包子,他在家都吃不到啊,也就偶尔过年的时候,可能能尝一个,哪能放开了吃。

天知道,他们听说国子监食堂不要钱的时候,心里有多高兴。

不愧是南正国最高学府,不差钱。

纪霆也咬了一口,还给身后的青竹青大塞了几个,剩下的青平在看院子。

比较机灵的青安青文则在外面活动,纪霆给了早点钱,让他们都记得吃。

“别理那个想骗吃骗喝的。”纪霆直接道,“他爱吃的话,也不用等我坚持半个月啊。”

万秀才直接笑出声。

田俊没说话,可他也渐渐发现了,纪霆的烦恼同样不少。

他现在简直是活靶子,但他跟之前还是一样,看着让人佩服。

吃过早饭,他们四人一起去广业馆。

以后他们就在这里读书了。

听说广业馆分为两个讲堂,每处讲堂二十五人。

纪霆他们就在广业馆右堂。

不出意外的话,直到他们考上举人,都会在这里读书。

故而给夫子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听说他们的夫子为先皇时的进士,今年五十六了。

之前在外做官,身体不算太好,这几年就留在国子监,算是颐养天年。

身为进士,还正儿八经做过官。

等于要学识有学识,要实践能力有实践能力。

这样的夫子,放到宜孟县里,都会被抢疯了。

可在国子监,却并不突出。

因为还有其他夫子,甚至还在朝廷任职,只是有课的时候来一下。

朝廷命官给你讲课。

这感觉能一样吗。

四人满怀期待进入广业馆右堂。

本来以为他们来得不算早。

谁料里面空空荡荡的,守门的差役打了个哈欠:“随便找位置坐即可,今日是李夫子的课,管得不是很严格。”

差役说完,意识到眼前几个人似乎不大一样,又改口道:“李夫子人很好,不用紧张。”

说着,还偷偷看了一眼纪霆,明显知道外面的传言。

纪霆并未说什么,只选了第一排的位置,直接坐下来。

他可是要好好学习。

都说了三年后要中举,他可不是说大话的人。

有些事要办,这书同样要读。

万秀才三人显然把纪霆当主心骨,同样坐到第一排。

那第一排五个位置,竟然已经坐了四个。

放在之前,可是从未有过的。

毕竟很多时候,这里的学生根本不来上课,后面几排能坐满,已经很不错了。

此地的夫子杂役等人,都习惯的。

杂役都为李夫子感到高兴。

终于有学生坐前排了!

纪霆他们坐定之后,已经接近辰时正刻,也就是正式上课的时间。

但这广业馆右堂,还是只有他们四个。

等到李夫子慢悠悠过来,下意识揉了揉眼睛。

四个学生?

还坐得这么端正。

再看他们的书籍笔墨,带得又很齐全。

他不是还没睡醒吧。

李夫子来的时候,其实将信将疑。

他自然听说纪霆的事,也知道有三个贫家子弟来了国子监。

只是能坚持多久,又是个问题。

李夫子心里想着,面上却不会表露出来。

不管能坚持多长时间,能学进去即可。

李夫子温声问了四人的进度,又问了他们读了什么书,除了本经之外的积累有多少。

他们当中,纪霆的积累自不用说,这一年来,把他书房里的藏本读了七七八八。

其他三人则专注本经,不过他们只是考秀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