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6


十二月初六,早上寅时。

冬日的寅时,天还未亮。

纪霆等人已经去了宽阔的正厅。

外面飘着雪花,里面虽点了炭火,却依旧冷若冰窖。

纪霆,万岑,袁秉亮,田俊,四人读书声从里面出来。

他们背的,是名篇《劝学》,这是科举必考的科目,同样是读书人应明的道理。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

“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

“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君子知道学到不够好,就不算完美,所以要日日读书,日日思考,融会贯通。

活着不会变,死了也一样,这就是德行跟操守。

有了德行跟操守,才能坚定不移,才能随机应变。

等到天光初亮,大地显出真正的广阔,

君子的可贵之处,同样便能显现了。

再次迟到的林丰宝在屋外就听到纪霆他们背书的声音,这篇他读过无数次的文章,此刻显得尤为不同。

林丰宝看着肩膀上的雪花,身边小厮抱怨道:“丰宝少爷,何必来这么早呢,天也太冷了。”

林丰宝定了定,扭头对他道:“你回家吧。”

回家?

不对,丰宝少爷的意思是?

林丰宝自己拿起书箱,又对他道:“以后不用在身边伺候了。”

说着,林丰宝大步向前,对里面同窗道:“我以后再也不迟到了,我保证。”

“我也搬到国子监的号舍吧,里面还有位置吗。”

有是有,但不能跟我们一起。

我们院子人满了。

啊?

别啊!

我想跟霆哥住一起啊!

第67章 第67章乘势

“我们四个人已经住满了,放心,你肯定会有室友的。”纪霆笑道,“马上都要放冬假了,等冬假回来,肯定有人与你同住。”

这跟同住不同住,关系不大啊。

重点想跟霆哥住一起。

别问为什么我也在喊霆哥。

因为我愿意!

林丰宝既是开玩笑,也是真心话。

不过他们并未嬉闹太久,便投入精力继续读书。

林丰宝来的晚了,但还是默默背了一遍《劝学》。

以前学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

可现

在亲身体会了,似乎才真正明白这篇文章的意思。

有些书不是没有用。

是要等到一定的时间,才会凸显出其中的作用。

比如现在就是这样。

林丰宝的转变,夫子们很快发现。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还真没错。

接下来寒冬腊月里,早起读书人的学生又多了一个。

他们五个人,在日渐寒冷的深冬里,每日早起读书,深夜熄灯。

等到十二月二十一,国子监岁考时,自然拿出不错的成绩。

国子监夫子不辞辛苦,按照每个人的进度,出了极有针对性的试卷。

这份用心,让不少国子监之外的学生羡慕不已。

更让那些退学了的学生家长生气。

但能埋怨人家夫子不管自家孩子吗?

肯定不行啊。

人人都知道,不是夫子不愿意教,是你家孩子不愿意学啊。

牛不喝水不能强按头吧?

正是知道不能埋怨,心里才憋闷。

以前没有对比也就算了,现在有了对比,不难受才奇怪。

纪霆以前也是纨绔啊,怎么变化那么大。

不仅他在变化,还有林大人家的林丰宝,也跟着日日读书。

对于这些家族来说,家里有传承的希望,才是最大的本钱。

反正林大人最近高兴的不行,他之前跟纪伯章还经常吵架,现在却去纪伯章岳丈卓家送礼。

看样子,是真的为他儿子的改变高兴。

他们如何沮丧暂且不提。

万秀才他们三人这格外高兴。

因为他们没想到,国子监放冬假,还会给他们这些监生们发银钱布匹。

只说银钱布匹,似乎显得有些少了。

反正他们考完试之后,就有杂役过来,请他们去领今年的禀禄。

一般来说,秀才在州学府学被称为生员,一部分生员可以得到朝廷的资助。

约等于现在的国家补贴。

但各地州学府学,很少严格执行这一条,多数银钱还没到学生手中就没了。

而如今非富则贵不能进州学府学,所以也无人追究。

到了京城国子监更是如此。

之前那些学生的身份,大家心里都有数,故而也不会把每年年底的国家补贴放在心上。

可在万秀才他们看来,却是喜不自胜的。

“每人赐布帛文绮,袭衣巾靴。”

“因正旦,元宵,你们都不在这国子监,所以把这部分节钱也提前发了。”

“对了,还有去年中秋,没来得及发的节钱,此刻也给补上。”

负责此事的书吏一边说,另外有人一边发,还让他们都清点好,不要出错。

本来以为到这里,就已经差不多了。

发了那么多布,那么多衣料。

就算自家穿不了,这也是硬通货,古代的布料约等于货币了。

还有那些节钱,加起来,足够让他们全家过个好年。

万秀才,袁秀才,田秀才。

还有纪霆,以及美滋滋的林丰宝。

因为只有他们几个参加了岁考,成绩还不错。

故而整个国子监里,只给他们发放。

不过说起来,其他人应该也不好意思来领。

毕竟明眼人都看的出来。

这五个学生,是按照国子监作息生活的,所以发放禀禄的时候,会专门通知他们。

这种好事,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对比这些银钱,各家更在乎的是脸面。

万秀才他们可不管这些,反正他们拿的很开心。

就在他们要走的时候,书吏连忙道:“别走啊,还有东西没领完。”

还有?!

纪霆都有些诧异。

不愧是朝廷最高学府,给的国家补贴就是多啊。

接着,书吏先问了他们各家的情况,又翻找几个人的资料一一核对。

“你们都未娶妻,只有万秀才一人定了亲。”

“故而万秀才多发米粮,由皇后娘娘积粮监里拨出,按照每月米一石,再赐女衣两身,贴补你的家用。”

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一年一千二百斤粮?!

还专门给监生未婚妻发新衣服?!

还有这种好事。

不止如此,还有家中爹娘,祖父母还在的,各有定例发放。

万秀才他们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