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4
弟,口才也就那么回事。
真要辩起来,不一定谁赢啊。
毕竟能写科举文章的人,想法肯定不少,顶多口舌不利落,还带些家乡口音而已。
但放在如今的国子监里,大家都差不多,不如顺势练练口才?
不过这口才,如何训练?
这事肯定问问霆哥啊,霆哥肯定有办法。
纪霆听到这话,直接挑眉:“闲暇时候,可以打打辩论赛。”
辩论赛?
等霆哥解释之后,大家恍然大悟,这不就是辩经吗,他们可以!
不过纪霆也没忘了提醒,这都二月下旬了,马上就考月考,这事也很重要。
“没关系!不耽误事!”
学霸的时间不能以常理论之。
对他们来说,时间嘛,挤挤总是有的。
想来等他们把口才练好,这些贵族子弟连口舌之快都逞不了吧?
国子监这些事别说瞒不了皇宫,就连京城市井百姓都瞒不住。
贵族子弟连连吃瘪,简直是普通百姓最喜闻乐见的事情。
“那可是天下间读书最好的少年人,能不厉害吗。”
“就是,这么看来,咱们老百姓也不比这些贵族子弟差。”
“还是皇上慧眼识英才,召了这么多贫而好学的学生过来,听说国子监学习风气都好了不少。”
而皇宫里面。
皇上也为这事高兴。
别看会试临近,他还是抽空多关注了国子监。
如果说,之前召纪霆来京城国子监,说以正国子监读书风气,是句虚言,谁也没当真。
可人家真正做到时,自然让皇上感到惊喜。
就像甲方提了一个,自己都觉得无理的要求,可你不仅做到了,还做得尽善尽美。
这谁不惊喜啊。
还好皇上这位甲方不算太刻薄,帮着顶住许多压力,不让其他人打扰国子监监生。
而且平民学生的胜利,足以证明在民间挑选英才,确实没有问题。
当然,如今只是口头跟行动赢了。
还有一件事若也成了,那皇上对于国子监的改革,必然会无往不利。
“监生们的成绩跟文章。”
如今国子监五十六个人,要看看他们的文章优劣,来确定此次改革的成果。
朝中各势力几次交锋下去,基本形成默契。
今年会试大概在五月之前彻底结束。
等会试结束之后,再回头看国子监监生二月,三月,四月,这几个月的月考排名,以及各自的文章。
到时候,国子监的改革才能看出端倪。
皇上对首辅还道:“以前心里还没底,如今却是觉得可行的。”
纪霆啊纪霆,你可真不愧是纪伯章的儿子。
不对,比纪伯章还有一项好处,那就是人人都听你的。
这般天赋,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首辅对纪霆倒是颇为复杂。
一方面欣赏他的能力,一方面又担心他太像他爹。
好在现在看来,纪霆跟他爹纪伯章,还是不一样的。
接下来,就看最近三个月的成绩吧。
首辅从皇宫出来,又让人递消息到国子监司业处。
“等会。”首辅喊住管家,“再去户部走一趟,问问今年治水的款项可有批复。”
卓侍郎的儿子卓大人,就在外面管着今年的河堤修建。
而这卓大人,正是纪霆的亲舅舅。
首辅这么一问,便是帮纪霆舅舅的忙了。
修河堤这事,没钱寸步难行。
早点批复,那边更好做事。
手下暗自心惊,当下又觉得纪霆这个子弟可真是厉害,小小年纪,就能帮家里做事了。
不过接下来几个月里。
就看他成绩如何了。
这方面若能胜过阚文彦,那才是真本事。
提起阚文彦,京城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作为太后娘娘的亲侄子,之前还在宫中养过几年,从小便聪慧过人,博闻强记。
再之后略大些,便有名家做他的业师,老师更是无不夸赞。
听说他五六岁的时候,已经熟读四书五经,对很多事都有自己的见解。
这般天赋,不管放在哪,都是极为出众的。
反正现在的太后,也就是当年的皇后娘娘极为疼爱。
先皇在世时,也随口夸过几句。
当年的皇后本就没有孩子,见此更为疼爱,听说疼得如亲子一般。
之后十二岁童试,更是天赋初现,一举得了案首。
那年的童试文章,纪霆在宜孟县的时候还看过。
为什么不是当年看?
当年的纪霆才九岁啊,还是个小纨绔,哪有工夫看这些。
以当时情况来看,谁会想到,两人会在国子监较上劲。
所以他们两个对上,属实让许多人都没猜到。
越是这种事,看热闹的人就越多。
尤其是京城各个茶馆,对两人的比试津津乐道。
反正现在来看,阚文彦肯定是输了。
“说不定是个大时了了的人物。”
“十二岁中了秀才,今年十八,历经两次乡试,却一无所获,看来也不是那么天才。”
“此言差矣,那阚文彦根本没参加过乡试,如今的文章,也很少面世。故而水平如何,不好说。”
“为何不参加啊?!”
自然是冲着乡试第一去的。
像这种天才学生,要的就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会每一届考试都参加,必然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时候,直接考上乡试第一。
这般成绩,才是他们想要的。
纪霆考童试的时候,宜孟县县令就后悔过,觉得让他再等等,必拿童试第一,就是这个道理。
“那纪霆的文章呢?他的文章大家总见过吧。”
“只有童试的文章大家看过,不过这也过去近一年时间了,不知道优劣。”
茶馆里众人听这位老秀才分析
得有道理,特意请教:“那您看这两位如何?帮我们分析分析也行啊。”
大家都是喝茶闲聊,说什么不是说。
老秀才还真分析上了。
“先说阚文彦,他的情况刚刚也说了,他家把他藏了那么久,必然有真本事。”
“而且之前他们斗法都输了,国子监二月底的考试,必然用心。”
“如果这次再输了,那就太丢人。”
这么看的话,阚文彦得第一的概率比较大?
“再说纪霆,他这学生,有点难以捉摸。”
在京城不学无术,回老家一年考上童试案首,被皇上召到国子监。
那篇文章大家可都看了,着实极好。
“回京之后他倒是一直在读书,读的成果如何也不好说,国子监事情多,估计牵扯不少经历。”
“那您的意思,不看好纪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