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5


贯。

既如此,就不难理解他们的行为了。

纪霆跟齐宜书回家的时候,还路过当年举办过私塾大比的地方。

估计当时两人都没想到,他们会结为夫妻,只能说造化弄人。

纪霆过来是为公事,跟祖母家人闲叙几句,便立刻去办差。

不然怎没说这事牵扯甚广,还有很多官员,也在各地处理事情。

毕竟皇上的“一时糊涂”,却影响了千家万户的生活。

而这些事情,更多也是皇上的罪证。

收集的越齐全,越能震慑还在装死的皇上。

可在唐郑两家看来。

便是完全的针对他们了。

这种情况下,难免多有怨言,甚至买通看门的官差,一定要给纪霆塞银子。

以求用银子来买命。

大家都是私人恩怨,不必赶尽杀绝吧。

纪霆在老家熟知的人听了,只觉得好笑:“当年怎么对纪家对齐家的,现在怎么改口了。”

“对啊,当年纪家刚刚失势,就忍不住踩一脚,还想让人网开一面。”

纪霆并未过多解释。

现在解释,也只会被当做狡辩。

反正这两家做的事罄竹难书,无论从哪方面看,依法处置了即可。

只是回到这里,让他颇多感慨。

上一次来宜孟县,还是宝泽七年。

如今已经是宝泽十七年。

整整十年的时间。

他去了不少地方,也见过不少人。

似乎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看着郑家,唐家犯下的种种罪行。

纪霆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

既然他知道那么多事,明白以后的发展,为什么不做呢。

少一点皇帝那样的人,少一点唐郑两家这种事。

无论对谁,都是最好的。

当然,他们对纪霆,肯定昼夜不停的咒骂。

恨不得让纪霆去死才行。

好像没了纪霆,他们就能安稳度日一般。

纪霆挑挑眉,并不理会他们。

宜孟县不少农户,也有事情找纪霆。

主要是两件事。

种麦子的农户,肯定十分感激纪霆。

今年丰收的场景,让他们这辈子也想不到。

而宜孟县比较特殊的是,其中一个庄子水系发达,同时能种水稻。

这里的农户就有一个疑问:“霆哥儿,能不能也找点水稻的良种啊,水稻的产量要是能增加就好了。”

当然,大家还有共同的问题。

那就是他们这里能不能开化肥作坊。

听说那东西,也能让粮食增产。

这些问题自然都有答案。

纪霆下一步,就是去找稻种。

当时带出来的一批人,也可以去各地培育良种。

太子已经在做计划了。

如果说前些年是推广学校,让百姓们读书,找出更多天才。

接下来这几年,就是要改善民生,多找良种,做出更好的肥料跟农药。

总之要多种地,让更多人吃饱饭。

无论如何,吃饭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事情既琐碎,又看似没有成果。

但只要做好了,一定能让更多人吃上饭。

纪霆一一耐心解答,让大家放心即可,他们会慢慢做到的。

这就是他的承诺。

一直到今年乡试结束放榜,纪霆才恍然发现,又是一个乡试年。

同时也到收获的季节。

唐郑两家的事,也基本了结。

纪霆带着更多罪证回京。

这些东西,足以让很多人安分下来。

纪家齐家一起送行。

纪家两房的人,颇有些感慨,朝着纪霆他们摆摆手,知道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其实也不是很重要的事。

无非是把荣王跟皇上勾结的证据,再次拿出来。

尤其是纪霆这里,证据充足的,谁都不能反驳。

就连如今的太子,都有些愧疚。

他的父皇,怎么会是这种人?!

等冷静下来之后,太子对如今自己掌权,多了几分信心。

或许他来掌权,并非坏事。

纪雨看着太子,并未再多说。

毕竟这种时候,不用旁人多劝,就知道权力有多好。

甚至她都发现了,做太子侧妃跟大皇子侧妃是两种感觉。

三哥哥甚至说,若管着前朝事,只会更加不同。

放在之前,她或许还会迟疑。

如今却不会了。

纪雨拿着奏章,帮太子批了几本,又道:“殿下你来看看,此地的政务可有疏漏。”

太子是极信任侧妃的。

纪雨博学多才,又颇有才干,做事很符合他的心意。

有些不重要奏章,让纪雨去批复即可。

而且纪雨的哥哥甚至又自请外放,这次还要去边境。

正是前些年刚拿到手的越池一带,那边气候极为炎热,但纪霆说想去那边找找良种。

他们兄妹两个,着实是南正国的栋梁之才。

这种情况下,太子只有安心的份。

当然有人同他讲,不要被纪家架空才是。

可在太子看来,当年程首辅辅佐父皇,那能叫架空吗?

再说了,他不想当父皇,更不想当一个多疑猜忌的人。

皇后心里暗想。

是不是有些矫枉过正,信任过头了。

只是在看纪家的纪伯章还在京城,依照他的性子,绝对不会让儿子胡来。

倒是让人安心的很。

这些臣子,心里只有百姓,也有皇上。

只能说,纪伯章跟齐大人他们的性子真是把双刃剑。

知道他们绝对忠诚,又知道他们不服管教。

不过皇后深知,太子如今能把握政权,全仰仗他们。

不管纪霆如何想,他们只能仅仅站在一起。

否则等皇上回到前朝。

他们母子两个绝对不会有好下场。

皇后也想不明白。

为什么会走到这个地步。

明明按部就班即可。

可按部就班,就还有风险,她儿子如今不会是太子,也不会处理政务。

皇后暗示过。

要不然一劳永逸,让太子直接登基?

只是不管纪雨还是纪霆,都当做没听懂她的暗示。



雨心道。

等太子登基,那不就是下一个皇帝。

皇上会玩制衡,臣子为何不能。

再说。

她三哥哥五哥哥要做的事,都是对朝局有利的。

在纪霆还未说话时,纪雨那边竟然已经料理好此事。

皇后再也没有提起。

这让纪霆吃惊之余,齐宜书倒是不诧异,她已经准备好的去越池府了

纪霆离开京城时。

纪雨甚至跟他保证:“三哥哥,你们尽管去做就好。朝中有我。”

她不会看着皇上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