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
夫人眸光一闪,她启唇吩咐道:“备车,我要亲自去和她谈谈。”
王嬷嬷带着孟夫人去了蓥华街,孟夫人透过帘子的缝隙远远瞧了眼正在摊子前忙碌的青樱。
她吩咐王嬷嬷,去将青樱摊子上的糕点全都买了。买完糕点后,再带青樱上对面的茶楼见她。
茶楼里。
孟夫人用茶盖拨开热气袅袅的水面上漂浮的茶叶,她低头抿了口上好的碧螺春,而后扣上茶盖轻放在桌面上。
这时,王嬷嬷正好领着青樱进来。
孟夫人也不摆架子,摆手示意青樱坐下,她盯着青樱精致的脸蛋瞧了会,叹道:“这张小脸生得确实是美艳动人,礼金再加一倍,增为一百两银子。”
青樱知道孟夫人口中所说为何事,今早王嬷嬷已经跟她提过了。
可她不愿去大户人家以色侍人,只想嫁个老实本分的汉子过日子。想看更多文请加六三五肆八零久肆凌
青樱依旧坚持初心,婉拒道:“多谢夫人抬爱,但青樱不懂什么大户人家的规矩,只想过些清贫的日子。”
“别这么急着拒绝,我再加一个条件。”孟夫人看着青樱,道:“若是你愿嫁进孟家,同我儿圆房之后,我可以将你爹从牢里救出来。”
阿爹……
一说到自己的父亲,青樱本是平静的面色立即有了变化。
她倒是不在乎礼金多少,可将阿爹救出来这个条件太诱人了。
青樱是个孝顺的姑娘,她固执的心有些动摇,“孟夫人,可否容我思量些日子,这毕竟事关终身大事,不是儿戏,青樱要仔细斟酌。”
“好,我给你叁天时间。”
孟夫人让青樱想好了,叁日后再托人给她捎口信。
只是青樱还未想好,即使过了叁天也依旧拿不定主意,并未托人去带口信。
叁日又叁日,已经过去六日了,下一个卯日将近,孟夫人等不急了,所以便出现了开头那一幕,亲自来问青樱答案。
*
两日后,青樱踏入了豪华气派的孟府。
果真如孟夫人想的那般,她带来的答案是肯定的。
在嫁与不嫁之间,青樱其实徘徊踟躇了许久。
嫁给一个残废的男人做妾,一辈子给人伏低做小。
青樱家境贫寒,一点门第背景都没有,她可以预想到,在这样一个大宅院里,当孟家大公子娶了正妻后,她未来的日子会是如何的艰辛。
她进了孟家门,往后也没什么好看头了,日日要看人脸色过活,一辈子困囿于这辽旷孤寂的宅院里,守着这么个残废的男人过活。
她这一生也就这样蹉跎着过去了。
青樱本是有些犹豫的,她正看着手里的锦囊发呆时,五岁的弟弟小青河扑到她怀里,奶声奶气问她:
“阿姐,这都一个月了,阿爹去哪里了,他怎么还不回家啊,我和阿娘都好想他,昨天晚上,阿娘还做梦,在梦里唤阿爹的名字呢。”
青樱鼻尖一酸,眼圈泛红,心里所有的坚持在这一刻溃不成军。
她摸摸青河的小脑袋,微哽咽道:“阿爹出远门走亲戚去了,过两日就回来。”
阿爹是因为自己才被关进大牢里的,如今眼前有个机会可以将阿爹救出来,青樱不想错过,所以答应了冲喜之事。
卯日那天。
青樱着了身粉红色的嫁衣,被孟家家仆用一顶小轿子抬进了孟家。
纳妾不拜天地,简单地摆了个酒席,这婚事就这样成了。
妾是不能披红盖头的,青樱头上披着块粉色的方巾,端坐在床上,静等着孟昭来掀开。
作者:提前加更了,求颗珠珠
4、脱光光
“吱呀”一声,婚房的门被人从外头推开。
门口传来轮轴在地上滚动的声音以及人走近的脚步声。
青樱知道,是府里的小厮推着孟昭进来了。
孟昭不能下地走路,连从轮椅上下来,都要小厮抱着才行。
小厮把孟昭推到床前,抱起他,将他轻放在床沿上,与青樱并排坐着。
然后小厮退下,将门关上。
屋里一片寂静,只有喜烛燃烧时发出的细微声响。
青樱能感觉到身旁坐了个人,可等了许久,那人都没有来掀开她的盖头。
孟昭面无表情地望着前方,眼眸空洞,那张清隽俊美的脸上瞧不出半点喜怒。
等桌上的喜烛燃烧至一半时,他轻轻推了下青樱的肩膀,淡声道:“起来吧,我乏了,桌子左后方有张软榻,你自便。”
青樱站起身来,轻声问道:“大公子,你不掀盖头吗?”
孟昭用双手撑在床板上,缓缓往后挪去,他说话的声音依旧很淡:“你可以自己掀开,若是不嫌闷,也可以披一整晚。”
对于孟昭的态度,青樱并不意外,听说这门婚事,大公子本是不同意的,被孟夫人逼着强行纳了妾。
进门之前,王嬷嬷特地交代青樱,说大公子自摔断腿后,脾气就变得有些怪,让青樱多忍着些。
晚上洞房时,若是大公子没动作,让青樱主动些,哄哄大公子,务必要在今晚圆房。
青樱不想闷一整晚,她自己抬手掀了盖头。
掀开盖头后,便见孟昭半躺在床上,他拾起被褥盖在自己腿上,准备就寝。
青樱转身,走至桌子旁,拿起酒壶倒了满满一杯酒。
她端起酒杯,走回床前,柔声道:“大公子,这是用多种珍贵药材酿造的药酒,对身体有裨益,夫人让您睡前饮一杯,可疏通经络。”
孟昭没理会,他将被子拉上来些,侧着身子慢慢躺下。
青樱还在喋喋不休:“大公子,这是夫人吩咐的,您不喝,妾身不好交差。大公子……”
孟昭皱眉,嫌青樱聒噪,他抬手,一把夺过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将空酒杯塞回青樱手里,他寒声道:“退下,别来烦我。”
孟昭敷衍地饮了酒,便倒头大睡。
青樱退到一旁,静静站着,低眉顺眼,恭敬温婉,仿佛孟昭不吩咐,她便不会上前一步。
红烛垂泪,烛影摇曳。
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