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1
人可就不好了。
从天微微亮,一直等到太阳升起,周围的工人们都去上班了。
三个人像往常一样蹲在巷口,但是却没有以往休闲的心情。
一直在不停的等待着,好像每一分钟都获得特别的焦虑。
度日如年的这句话,他们彻底的感受到了威力。
NO.1公司的秦经理刚得到消息,是周伟交代的位置,还有三个人姓名。
周伟就给出来了一句话:“去请这三个人当我的卧龙凤雏,以后投资部门他们三个人就是最得力的助手!”
秦经理也觉得挺神奇,这到底是怎样的三个人才?竟然得到了老板的认可。
秦经理特意自己开个汽车去送三份邀请函,就去看这三个人才。
来到那拥挤的四合院,根本就开不进去车,只能步行,然后就看到窝在墙角下的三人组。
秦经理想要询问一下:“同志想问一下,你们知道慕青……”
话还没说完呢,就看墙角的三个人已经围了上来,神情莫测。
“是来找慕青三人组,给我们就是了,你找的就是我们呀!”
“是NO.1公司公司给的入职邀请函吗?真的是真的是不是做梦……”
“呜呜呜……我要回家给我奶奶看,我有出息了,真的是有出息了,我找到工作了,比我大伯家的哥哥都要有出息!”
慕青三人组开心的哇哇大叫,已经彻底的疯了。
秦经理也不知道说些啥,不过事情已经解决了,那就回公司了。
不少人还觉得这三个人肯定是背后有人走了老板的路子。
如果投资部门是不需要技术性的,更需要脑洞以及眼光,所以不少人也没有特别的生气。
慕青三人组的家人们也特别的震惊,难以想象,这真的就是NO.1公司发出来的工作邀请函。
就连整个四合院都觉得很震惊,连不少的大学生都难以进入的NO.1公司,竟然要了三个笨蛋?想想都让人难以置信。
NO.1公司到底是怎样的招收人才标准?众人通通表示不知道,不明白。
…………………………………
77年底,NO.1公司财务部门开始了年底的清算,以及索要各个地方的尾款。
年底就是要清账,不仅要清自己的账,还要去记得给各个工厂去结算。
随着NO.1公司产品越来越多,并不想工厂里样样都自己制作,而是发出去各种零件图纸,有不少的工厂都能做出来。
所以有好多工厂都在等着NO.1公司做年底的结账,在年前结了账,大家都能过个好年。
NO.1公司在疯狂的打钱,不过由于整个公司都用了是计算机记账,整套系统是购买了西联大学计算机研究系的编程。
正在试验中,不过还是挺好用,至少不会计算账,而且特别的快速。
NO.1公司也在疯狂的收款,国外各个厂商,和各个分公司都将利润打到账户。
对比国际大公司,可能利润不会特别多,毕竟有一些利润公司,每年的利润都能达到几十亿甚至是上百亿。
但是纯利润能达到几个亿美金,而且这只是屏幕半年的营销,以及彩电这个季度并没有回款。
如果算上全年的总利润,各种产品的利润加到底,已经算是最挣钱的公司。
但是在亚洲算不上顶尖的公司,在全世界的话,更算不上了。
但是利润已经很高了,周伟决定给所有的员工年底一个季度工资的年终奖。
消息仅仅是稍微一透露,所有的员工们都已经疯狂起来!这就是说明了好处,给钱可以自己去购买物品。
“开心开心,期待着过年!”全公司从上到下,所有的员工都期待着过年发的奖励。
在所有人都兴奋的时候,民报发布了新的消息。
大领导在南方画了一个圈,准备做经济特区,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引起全国甚至世界范围的关注。
作为NO.1公司大老板,周伟当然要第一时间支持了!
第93章
NO.1公司公司发福利这点小事, 根本就不知道的被报道。
除了公司员工幸福的回家,显摆自己一年拿了15个月的工资,还有想买啥就买啥, 根本就不用在乎别人的想法。
因为国内发生的大事已经掩盖了NO.1公司的事情。
可能国内外都没有想到新大领导竟然如此有魄力,直接让国内开启了快速发展的路。
《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小圈,建设了经济特区, 从此经济就像是插上了一个翅膀。》
《种花国和丑国正式建交!》
《欧洲各国也纷纷建交…》
…………
进入78年之后,就像报道上所说的一样, 经济好像是插上了翅膀在不停的飞往。
随着经济的开放, 公社和大锅饭也终于告一段落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 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
而且,随着承包制的推行, 个人付出与收入挂勾,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农民可以将多余的粮食出售,形成了自由市场, 农民手上的现金大增,农村经济大为好转。
而情况也各有所异,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包产到户, 农民们为自己而干!
但是要保证每家每户交的公粮不会少,否则谁家孩子交学费的时候, 没有两张条子就不让交学费!
而农民除了需要上缴的公粮外, 对种谷物拥有完全的自主权。
农民可以选择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农民的收入亦因而提升, 部分的农户更跃升为千元户, 甚至会成为万元户。
头一年的试水, 已经让不少地方的老百姓们尝到了甜头,自己当家作主的日子就是爽。
而且当真正自己佳作主的时候,勤劳的人,勤劳的家族,得到的回报符合他们付出的劳动。
而平时浑水摸鱼的人,也终于自食恶果了,再想像原来一样浑水摸鱼,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树庄子村和大河村也已经实行了分产到户,大量的土地被分放,当然原来公社用具,大家也可以混合使用。
真是要种地的时候,一家一户,如果人口不是特别多,真的是很难把地种好。
有时候村庄里的人相互帮助,才是正经的事情,你帮我,我帮你,大家互相帮助才能把土地种好。
到了秋收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收成都令人开心!
刘支书很开心,每家每户并没有短缺交公粮。
“哈哈哈,我就说吧,咱们的好日子会越来越好,孩子有学上,大家能吃饱,现在也不管咱们养多少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