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
锁好。
坐在书桌前,忽然有一阵头晕侵袭而来,南穗按着太阳穴缓解,又听见101开口。
“宿主,我的定位显示程家一家又来了安城,你真的不考虑一下?”
101还没有放弃它的计划,一个劲地游说着。系统也是有绩效考核的,每季度还有总结汇报,101很怕按南穗这么走下去,和总部那边不好交代。
“不考虑,还有,你好吵。”
“那我们谈一下赊的积分问题?”
系统干脆换了催债专用糙汉语音包,电子音落得重,气势汹汹。
“哦,你好安静。”
南穗随口敷衍了101,把最近查到的资料分门别类地整理好,提笔沉思。
的确有学者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展开了研究,可惜中途因资金链断裂无疾而终,只有半截的实验数据。那数据杂乱无章,丝毫找不到规律,又是初步的体外实验,实在说明不了什么。
她月假还得去市图书馆走一趟,找国际权威期刊其中一篇论文的原文。
第二天,天光亮堂。
南穗早早地到了教学楼,走进事先找好的考场里。
考场都是按上回的考试成绩排的,一个考场30人左右,姜兰在四考场3号。
南穗在第一排的第三个座位坐下,把画满了结构式的草稿纸丢进书包里,扔在前面。
一中为了节省时间,一天就能考完四科,数学和理综安排在上午,语文和英语在下午,可谓是时间管理的典范。
铃声响后,数学试卷和答题卡发到手上,教室里安静得只剩下笔尖与纸张摩擦的声音。
南穗仔细地浏览题干,并没有因为这只是一场高中的考试而轻视,顺手用笔把重点条件圈起来。
一个小时,她已经做到了最后一题,是熟悉的导数证明。
南穗提笔在草稿纸上写了几行,眉头微蹙,又把这几行公式推导再顺了一遍,笔尖一顿。
证明的命题是错的。
要是把字母a前面的2提到幂次上,变成a平方倒是正好。
她抬眼找寻着监考老师的位置,举手示意。
监考老师来得很快,听着南穗低声的说明情况,有些为难地挠了挠头。他不是数学老师,还真是看不出来,而且四考场也不是一考场那群学霸聚集的地方,万一是这小姑娘算错了,他倒是白跑一趟。
“您打个电话吧,我敢肯定是题错了。”
眼前的女生个子不高,笑起来温柔恬静,监考老师听着她说话,竟有些偏向她的说法。
经他通知后,很快有人来处理这件事。
走廊上响起匆匆的脚步声,来人恰好是刘老师,他忽然出现在教室门口,把其余考试的学生惊得抬起了头。
“22题第二小问,排版导致印刷错位,2a改为a平方。”
刘老师没停留多久,装作无意间路过南穗的位置,往她的答题卡上扫了一眼。
他知道姜兰卷面一向整洁,一张答题卡满满当当却不显凌乱。他才刚公布试卷错误,姜兰的最后一题已经证明完了,估计在找出错误时已经十分笃定。
几个关键点都在,粗略一眼基本能判定是满分。
一考场的那几个尖子生还没做到这题,更无从说起纠正试卷错误。
刘老师收敛了脸上震惊的神色,快步走出教室,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监考老师不停地朝南穗的方向看去,又怕打扰这位同学的考试,只能按压住心中的好奇心。
南穗趁着两场考试的间隙,顺着昨天晚上的进度继续看文献。手也没闲着,表格总结实验数据,还有这个时代的设备发展现状都在纸上一一记下。
直到还有三分钟开考,她才把无关纸笔放进包里。
3. 架药生尘 3 忘年交的开始
按照一中的惯例,考完最后一场英语时,所有学生都要回本班教室集合,听班主任说几句放假前的话。
不少人还在念叨这次考试的难度比往常大了不少,教室里有些嘈杂,被刘老师突然拔高的声音打断。
“同学们不用把一次考试的成绩放在心上,学校的老师也在加班加点改卷子了,明天的月假作业早就布置了,大家记得按时完成!
刘老师并不算啰嗦,随口讲了几句,就招呼着同学们可以先离开,又出声留住了正在往外走的姜兰。
“姜兰,你和老师来办公室一趟。”
南穗点了头,起身跟着刘老师走到走廊尽头的教室办公室。
刘老师:“姜兰同学,数学试卷改完了,你的成绩进步很大,这次也谢谢你这次提前发现错误。”
“谢谢老师的夸奖,我会继续努力的。”
南穗抬头,含笑直视着刘老师。
“老师知道你的家庭背景,这学期的奖学金学校刚批下来,现在用现金转交给你。要是有什么难处随时找老师,你现在只要安心学习,T大虽然分数线高,但也不是不可能的。”
南穗接过刘老师递过来的信封,它拿在手上轻飘飘的,在不紧密的封口处露出一点红。
她眼眶微酸,目光落在办公桌的教师工牌上。
无论在哪,总会有些善良坚定的人在岗位上坚守职责,在职责外也会尽力去帮助他人。
一中并没有这一项拨款,以姜兰曾经的成绩,还够不到每年期末年级前三的奖金。
这钱是刘老师自掏腰包给她的。
“谢谢刘老师!”
南穗没再多说什么,郑重地鞠躬道谢后退出了办公室,将信封小心翼翼地放在书包的夹层里。
第二天早上,雾气浓重,城际公交晚点了十分钟。
南穗坐公交车从安城到市里要两个小时,还只能到汽车站,去市图书馆还要四十分钟。
市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位置又靠近几个大学,一楼的自习室坐得满满当当。
南穗仰头看着楼层分布图,跟着指引走到三楼的自然科学区,再找到了生物医药的专题文献分区。
这里没几个人,安静得连呼吸声都能听见。
南穗数着编号,停在一处书架前,她要找的那本期刊在最顶层,按期数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可她拿不到,踮起脚也够不到。
101发出了刺耳的“呵呵”,它第一次看见这个新宿主吃瘪,提炼出了本时代经典的嘲讽用语。
南穗没想到她遇到最大的问题竟然是身高,一时间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