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5


林场门口,来人站在山边的荒草地上,发色已有些斑白,脸上带着岁月的痕迹,还有熟悉的笑意。

“钱教授!”

南穗心里是开心的,在墨热待了这么久,除了偶尔能收到几封信,从前的人际关系几乎都断了,只有陈元贞还能陪她聊聊天,说些过去的趣事。

“您怎么来了,也不提前通知一声?”

钱珙打量着笑得开怀的女人,她的眼睛清澈,和那天在车站分离时并无区别,好像这五年的时间并没有给她留下任何痕迹,要说不同,只有手臂上的线条更流畅了,人也更结实了。

“来看看墨热,也看看自家学生,顺便捎了点榆钱干。”

南穗引着人往林场正门进,一路穿过居住区域,钱教授郑重其事地把榆钱干交给杜婶,嘱咐她务必做得好吃些,让大家都能尝尝万松特有的味道。

南穗知道钱教授最想看的是什么,两人一起去了半山坡的林木种植区域,林场海拔稍微有些高,站在山坡上能望见远处的黄沙,黑色的小点是沙漠里生长的植物。

叶子几乎都变成了针状,不高不低地插在沙土上。

“暂时没有扩大面积,墨热的情况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如果气候不改善,需要考虑最终的方案。”

南穗指着远处的黑色方阵,自豪地介绍着墨热最珍贵的财产:“那边是肉苁蓉养殖区域,现在有一队人在周边巡逻,保证安全。”

钱珙笑得很欣慰,转瞬笑容又被愁色覆盖,那堆数据依旧萦绕在他心头,连赶路的时候都不能放空一瞬。

不仅是万松本地的数据,钱珙调用了西北地区近二十年的数据,植被覆盖率的确上升了,但沙漠化速率上升,最初他们共同的看法将其归结于近年的干旱,现在才将两个现象联系在一起。

“老师是在为什么事情烦心吗?”

南穗对情绪的觉察力很敏感,索性问出了口。

“植树造林真的能挽救西北边缘的沙漠化吗?”

钱珙并没有避讳,坦然地说出他近来的异常发现,丝毫不在意他正是首个提出造林想法的人,如果这真的是错误的,莫大的责任将会压在他身上。

失去声名和荣誉,堕入谷底。

钱珙并不在意这些,他只担心西北一带的水土状况。

南穗沉默了很久,带着钱教授去了苗圃区。

“老师,我的猜测是新种植的乔木所需的水分使地下水水平面下降,土壤水含量的降低,进一步促进了原生草本的死亡,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小块苗圃,稀稀拉拉地种着几株沙蒿。

南穗为了模拟沙漠气候,曾经做过一次实验,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除了原本的沙生植物,这里不适合生长任何高大的乔木。

墨热的极端气候是一方面原因,其他半干旱地带,像万松能够暂时承载一些外来乔木生长,但不会长久。

为了挡住风沙,需要一片防护林,防护林需要的水资源挤压原本物种的生存空间,植被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加重,像一个死循环,自然环境的天然限制将可选择的方法约束在一个圈内。

这也是钱珙所担忧的。

他日复一日的细心监测至少将大批防护林枯死事件拦在了路上。

钱珙抚摸着沙蒿近似针状的枝叶,抬眸露出一个笑,也没了平时慢悠悠唠叨的镇定,即便潜意识告诉他面前的人会有解决方法。

他发觉,他不知不觉地把期望放在了年轻的陈元贞身上。

半山坡的金枝槐被限制在固定的区域里,梭梭蓬勃生长着,墨热的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意,祥和而静谧。

最终他听见清澈的女声响起,拨开满眼的迷雾,去窥见半空中悬挂的月亮。

“以沙治沙,利用沙漠资源获取更多利益。”

南穗摊开一卷墨热周边的地图,上面被划分成了很多个区域,详细地用铅笔标着具体的植物种类。她彻底抛弃了引进新有物种的想法,基本全部使用沙生植物,最大限度利用原本的环境去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

沙棘,沙枣,梭梭,白刺……

每种植物都用不同的颜色替代,地图绚丽得像一副画。

“如果暂时不能改变沙漠,就去接受它,与它共存。”

南穗的一长段话最终以此作为结尾。

“人定胜天”的思想根深蒂固地占据着每个人的脑海,钱珙年少轻狂时也立下豪言壮志,要将黄沙变为沃土,在万松周边的试验进行了近二十年把目标放小了些,减少水土流失,至少能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

听见学生的话时,他有短暂的沉默。

她年轻,却比大多数人都要清醒,比当初的他也要清醒,每一步都落得坚实,锐意进取中带着谨慎,矛盾而和谐。

“还好你选择了林学。”

钱珙落下一声叹息,接过那张地图,仔细地观察着。

夜逐渐深了,墨热的晚上是刺骨的冷,没有露水,没有湿气,只是干燥的严寒。

“老师谬赞了,万松的防护林至少在现在能挡住外来的风沙,百姓获得了好的生活条件,不是吗?”

南穗倒了两杯水,润湿干裂的嘴唇。

植树造林的本质是为了当地的人民,换一个方法去实现目标是一样的,她只是让思维绕了个弯。

南穗习惯低下身去观察一切,骆驼刺和芨芨草在黄沙上滚动生长,降雨量在逐渐改善,抛却悲观者的遐思,一切在向好处发展。

.

知名大学K大,一名教授看着表格中的最终数据,又多看了几眼抽屉里的信件,兴高采烈地大笑起来。

他叫刘申,和钱珙曾经在同一所大学留学,回国后钱珙一路高升,颇受器重,而他却在K大教了近二十年的书。

落差感使他愤怒,却无计可施。

前些日子,刘申收到了A国的一封信,探讨一个学术问题。

“Researchers warn that the country’s push to hold back its deserts could strain water resources.”

执笔人在末尾做了总结,表示邀请他加入最终总结的小组。

A国毕竟离得远,不好采集华国内部的数据,需要一个经验丰富,道德良好的林学专家来协助他们的总结工作。

作为最重视环境保护的国家,A国对目前的数据展现出的结果感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