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5


同意了,东西明日就送来,你可要好好儿伺候,郎君越满意,送你的东西自然就越多。”

麻桃为了让赵郎君满意,可是卖了大力气,先吹箫后抚笛,上下两口齐出,把赵姓郎君伺候得骨酥筋软,揉着她滑溜溜的皮子不无惊奇地道:“没想到你看起来清凛凛一个人,到了榻上竟还有这般冶艳的风情,真真是人不可貌相。”

赵姓郎君满意至极,夸奖元娘子会调|教人,又被元娘子逮住薅了两支宝石钗。

挣了钱的元娘子高兴,利利索索地给麻桃把粮食布匹备下了,比之原先那官儿每次送来的份量还多出了不少去。

麻桃舍东西舍得高兴,对伺候不同的男人没有一丝一毫的勉强,她上了道儿,元娘子利索地雇了“护院”,买了三五个“婢女”,支开门户,正经做起了半掩门的生意。

麻桃接待的客人越多,元娘子给她的东西也就越多,她能舍出去的也就越多,她的名气也就越大。

原先大家只说麻桃心善仁慈,是“仙子下凡”,至于具体是哪位仙子,谁也没有认真去计较过。

现在麻桃接客拿卖身钱周济穷人的骚操作一出,大家都一致认同麻桃是“九幽素女”转世,遂送了她一个 “玉房娘娘”的雅号。

元娘子对于众人的看法很是欣喜,九幽素女可是伺候教导过先圣太帝的仙子,这些臭男人能得了麻桃伺候,岂不是能同先圣比肩?

为了能让麻桃更贴合这位“素女娘娘”,好抬高她的身价,元娘子特意让麻桃弃了七弦琴,改奏二十五弦的瑟。

麻桃对于众人给她取的雅号浑不在意,她只要能“怜贫惜弱,帮扶孤寡”就心满意足了。

客人们则对麻桃的名号非常满意,用卖身钱去周济穷人,这奇葩行事不正好从侧面证明了麻桃不是一般人吗?看她那通身不沾凡尘的清冷气质和视财货如粪土的做派,说不得她还真是素女转世,用肉身来渡化他们这些凡夫俗子的。

不管《素女经》还是《玉房指要》,都是讲阴阳和合的,这个话题可太禁忌太刺激了,所以普罗大众们一提起麻桃的名号个个都两眼放光浮想联翩。

难受的唯有骊山老母一个而已。

不过骊山老母并非是为了麻桃卖身而难受。

这位金丝老母猴虽然早已修成人身,可她却从没把自己当人看过,原先她灵智未开就是个猴儿,跟其它公猴交合自然不会讲究什么礼法,完全的随心随性,只要她看上,就愿意为对方生小猴。

开了灵智后她自觉自己是半个仙人了,看不起凡人也看不起俗世,是以她从来没有去学过人类的礼仪。

因此麻桃不管是跟为数不少的男人交合也好,收卖身钱也好,骊山老母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唯一让她觉得有问题的,就是麻桃那个“九幽素女”转世的名号了。

第122章 心地善良的小仙女16 蠢到了极点……

“九幽素女”全名“九幽素阴元女圣母弇兹氏”, 是位在和光柱上有名有姓的女仙。

既然小猴子被凡人们视为“九幽素女”的转世之身,那么当他们供奉小猴子时,自然只会在功德牌位上题写九幽素女的神名, 如此一来功德香火与操心劳力的小猴子又有何干?只会全都白白便宜给了弇兹氏。

她的小猴子在凡间操心劳力辛苦付出, 好处竟全叫不相干的人给得了, 骊山老母只要一想就心中忿忿然, 实难以安宁。

她有心要惩戒一下那群有眼不识金镶玉的凡人, 可又怕给小猴子造下罪业,转而想给小猴子正正名,又怕露出自己的行藏, 再叫圣母神皇看出了端倪。

眼前的局面让骊山老母如狗咬刺猬般无处下嘴,她憋屈难受加气恼, 急得连连抓耳挠腮,老得越发快了。

其实骊山老母真真是多虑了,麻桃纵然顶着“九幽素女”转世的名头行事,那位正主也没能沾到过她一星半点的便宜。

究其原因,除了“九幽素阴元女圣母弇兹氏”这位女仙的名声在凡间不大好听,因此并无甚么人会去供奉她。

弇兹氏原是人皇轩辕的贴身侍女, 在人皇之前, 人类生于荒野之间,渴饮河溪之水,饥实野果昆虫,与世间百兽并无殊异,且因齿不尖爪不利跑不快,一直处于食物链的底层。

人皇轩辕生而知之,天生就百窍灵通,他游走天下, 教会了人类使用工具,种植捕猎放牧,结草记事聚城而居,使人类脱离蒙昧发展文明,与百兽区别开来成为了凡间的万物灵长。

于是轩辕被人类敬为人皇始祖,早晚朝拜。

如此泼天巨功撼动了天道,九重瑶台降下万丈金光,把人皇迎了上去,和光柱上显了太帝之名。

从此后在凡间立下大功德或修炼有成之辈才得以能升上仙界,太帝身怀无上功德拥有无边法力,又是入驻九重瑶台的第一人,理所当然被众神仙推举着掌管了和光柱。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太帝掌管了和光柱后感念 “贴身”伺候自己多年的侍女弇兹氏不容易,给她封了个“九幽素阴元女圣母”的神位。

然,太帝登位不久,此界就遭遇了开天辟地以来的大灾,有天外陨星直冲此方世界而来。

若是放任陨星于本界相撞,漫说下界的凡人百兽,就是这九重瑶台的仙界也必然不能得以幸免。

太帝身为此界至尊,胸怀伟岸,他决定以一己之力庇护这方世界,于是在九天之外引动神体自爆,把那不详的陨星击落了。

陨星虽被击落,余波却波及甚广,九重瑶台七零八落坏得只剩了上三层,凡间的天也被陨星碎片撞得破了个洞,天河之水倒灌,把整个凡间都泡到了汪洋里。

凡间浊浪淘淘,亿万万生灵俱都被困在洪水里哀嚎求救。

此时圣母神皇挺身而出,炼化天外之石补上了破洞,又幻化出了九九八十一道分|身去凡间救助众生灵。

太帝献祭神体是在九天之外,凡人并不知晓其所为,只知是圣母出面补了天,又施展法力退去了洪水,因此凡间生灵感激圣母的活命之恩,转而开始祭拜圣母神皇。

圣母神皇至此代替太帝成为了和光柱的掌管者,九重瑶台的新主人。如此日月又轮转了千百年,凡人们就只知神皇,不知太帝了。

且说太帝当初引动神体自爆,只剩了个残缺不全随时都会湮灭的魂魄,因他牺牲自己庇护了这方世界,天道为他留了一线生机,把他的残魂投入凡间轮回转世蕴养去了。

生灵若位列仙班在和光柱上留了姓名,那就是求得了正经的长生大道,此后若无天外陨星这样的意外,任世间沧海桑田轮转,都于神仙们无扰,祂们自可不老不死,于天地同寿。

于亿万万年的长生相比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