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1
的胆小谨慎救了自己一命,秦意岚灭杀赤狄部兵马时并未把他们算在其中,这些巴人逃回到祖地还未来得及庆幸,就开始被羌人其余几大分支给轮着问罪。
吃赤狄部的红利吃馋了嘴的羌人借着问罪的由头,把巴人的牲口财货给搜刮了几遍都犹显不足,还想要巴人上供妇女孩童。
若说成年的男丁是一族的立足之本,那妇女孩童就是族群延续的希望,巴人本就人少族弱,再被这么一盘剥,岂不是要灭族的节奏?
巴人就住在川荆交界处,对汉人的“麻姑仙子”也早有所耳闻,现如今被同为胡人的羌人逼得没了退路,部落首领心一横,干脆带着全族人都跑到了荆地。
毕竟对比羌人难看的吃相,反倒是“魔女麻姑”更显光明磊落,只要自家守她的规矩,想来她应是不屑于为难他们的。
巴人这步棋走对了,麻姑仙子非但没有为难他们,还亲给他们指了一处远离汉人的地方安家,又赐了他们不少的家禽牲畜。
秦意岚此举把惶惶不安的巴人感动得无以复加。
信奉巫术的巴人只敬畏天地,他们相信祭祀时的舞蹈就能沟通天地,因此他们从不设牌位祭拜神灵,但此时他们受了“麻姑仙子”的大恩,感激不尽之下也开始学着汉人的样子,去麻姑祠里上香叩拜。
毕竟是得了仙子庇护的人,巴人拜起麻姑神像来十分的虔诚。
有句话说得好, “有了共同的信仰,敌人也能成为异父异母的兄弟”。
巴人如此虔诚地祭拜麻姑仙子,倒叫周遭警惕难安的汉人放下了戒心,愿意以友善的态度试着跟他们和平相处。
因为住的距离够远,矛盾自然也少,两族间倒是显得和和睦睦处得很不错。
巴人在荆地的日子过得好,跟巴人相交甚密的丁零跟水胡远远看着就开始眼馋。
从羌人的地盘往北,是氐人,匈奴,戎狄等部,往南则是荒蛮的十万大山,山里还有凶悍的苗人盘踞。
本来羌人最佳的出路就是沿江东进,偏秦意岚钉在了荆楚,挡住了他们的脚步,把他们困在了川东岭南一带。
羌人惹不起魔女麻桃,也惹不起同为五大族的氐人并匈奴,但骨子里的好战天性作祟,他们如何肯安分下来?除了惹不起的,那周围不是还有好些个惹得起的小部落吗?
如此一来川蜀岭南一带的小部落就倒了血霉,今天被党项羌人洗劫一遍,明天又被先零羌人搜刮一回,真是日日不得安枕,梦里都在提心吊胆。
尤其是丁零跟水胡,本来族群就小,又如何经得起羌人这么野蛮地盘剥?再这么下去,他们非得被羌人给吞并了,得个亡族灭种的下场。
眼见着同为底层部落的巴人跑到荆地之后日子过得比在祖地都好,两家一商量,学着巴人一样,干脆利索地偷溜了。
秦意岚倒是来者不拒,把远道而来投奔的两族打散了跟巴人安顿在一起,那两族不知她的“险恶”用心,反倒觉得麻姑仙子特别周到,把同为胡人的他们安顿在一起远离汉人是对他们的体恤。
其实秦意岚此举大有深意,这些小部落不想被羌人吞并,更加不想被汉人融合,若是把他们跟汉人安排着杂居,种族矛盾的压力就会令他们更团结更抱团更难以融入。
把他们三族全打散混在一起则问题不大,毕竟同是胡人嘛,比起跟汉人间的种族矛盾,他们之间天然的就更亲近,时日久长,三族肯定会求同存异融合在一起。
到时候三个部族的传承都变成了缺胳膊少腿的混血儿,汉人再去融合他们势必会容易许多。
秦意岚如此大费周章是她想做好事。
她准备把这场绵延了上百年的战乱给彻底掐灭,再把汉民族历经一百多年,付出几尽灭族的惨痛代价才完成的民族大融合提前完成。
她采用的方法就是温水煮青蛙,第一步不动服饰也不动信仰,先统一吃食。
服饰和信仰代表着祖先留下的传承,稍有不慎就会刺激到胡人的神经,跟这两样东西相比,吃食就安全多了。
这世界的饮食文化还刚在萌芽阶段,毕竟有了“粒食”这种传统,饭食也很难做出花样来,因此不管胡汉,除了肉会炙烤之外,其余粮食全都一煮了事。换一个角度来说,等于胡汉的饮食文化是高度一致的。
既然大家都吃一样的东西,那改良起来很容易就能保持步调一致了。
秦意岚第一个准备推广铁锅炒菜。
凡事都是说易行难,准备开始行动的秦意岚发现,想要把铁锅炒菜这技术推广起来,困难简直不是一般的大。
首先她得推广油料作物的种植,然后改进榨油技术,有了炒菜用的油还只是万里长征才迈出了第一步。
第二步她得造个锅出来。
这时候的人们已经开始在农具和兵器上使用铁了,问题是因为采矿技术和冶炼技术落后的原因,铁器的产量不但非常少还极其脆弱易折的,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不了,她的铁锅炒菜法就推广不开。
所以她还要先挖煤矿采煤,再开挖铁矿冶铁,然后改进冶炼技术,这才能打出轻薄又结实的铁锅来。
秦意岚被这一连串的因果关系绕得头脑发晕,淦!她拿的果然不是女主剧本,不过是就是想教人炒个菜而已,怎么就这么难呢?
第125章 心地善良的小仙女19 这不好吧?……
既然没拿女主剧本, 那自然就没有一蹴而就的好事儿等着秦意岚了,不管是推广油料作物还是挖煤采矿,都得她自己一步一步来。
好在这些事情都不难办, 秦意岚琢磨了一下, 就决定采用以利诱之的方法在民间推行她的计划。
把麻秋的身体从老板送的防腐裹尸袋里请出来, 神魂挪进去, 改变发型服饰换了汉人的装束, 鲜卑汉子麻秋摇身一变就成了为避战乱从陇西南迁而来的名门贵公子。
这位名门之后身家丰厚出手大方,很快就招揽了一大堆的门客智囊护卫追随在侧,大张旗鼓地修建了庄子, 采买了矿山,开起了店铺, 摆出了一副要在荆楚之地扎根的架势来,做起了油料和冶铁的生意。
只不管榨油还是开矿冶铁,都需要时间来酝酿,这炒菜一时半会儿是没办法推广了,秦意岚只好先广而告之地降下了“法旨”,言道以后信徒再供奉她时祭品里须有粮食, 且粮食不能是整颗粒, 要磨成粉才能摆上供桌。
这要求对时下的老百姓们来讲颇有些无厘头,而且粮食磨成粉的工序也挺麻烦,可接到这“神谕”后,老百姓们非但没有开口抱怨,反倒还很是兴奋。
近几年陆陆续续有逾百万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为寻求庇护,拖家带口迁来了这荆楚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