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6


门口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独孤不忮大步走了进来,厉声道:“谁许你进来的?你不是发誓只要有我在,就永远不回家吗?

食医,孤女,入宫,女官,你也配!想孤独终老就对了!认贼作父,野心勃勃,为虎作伥,快别害人!”

独孤不求猛地站起身来,恶狠狠地瞪着独孤不忮,双手紧握成拳。

独孤不忮冷笑着朝他走进一步:“想打我吗?独孤兵曹?好大威风!”

“吵什么?是我让六郎进来的!”

柳氏忙着上去分开兄弟二人,哭道:“你们父亲早亡,兄弟本该手足相亲,却闹成这样……”

独孤不忮冷笑道:“阿娘疼他,却没有疼在实处,这才把他惯成这样。”

独孤不求转身就走。

“六儿,你要去哪里?”

柳氏追出去拉住他,央求道:“你不是喜欢那杜家小娘子吗?想提亲就去,娘给你安排!”

“让他走!提什么亲!别害了人家小娘子!”

独孤不忮跟出来冷笑道:“要想家里给你提亲,除非你辞官,老老实实回家。”

独孤不求一言不发,大步离去。

柳氏大哭起来:“六儿!六儿!”

独孤不求红着眼眶,埋着头往前狂走。

一只鞋子扔了过来,独孤不忮大声道:“有本事永远别回来!”

第231章 打听

太医署中也设得有诊室,专为求医之人看诊。

署中众人考绩,也要计入诊治病人数目,以及痊愈数。

经过小儿夜啼事件,杜清檀等人又被编入了诊室,参与学习普通的问诊。

目的是为了在实践中验证、考察她们对病症到底有多少了解,以及掌握情况如何。

用李岱的话来说,他之前认为,简单的根据药性和症状作出判断就可以食医了。

但经过这件事,他深受启发,认为好的食医,精通医理、药理,懂得对症施方才是关键。

杜清檀被一群妇人围住,热情地邀请她给自家的孩子看诊。

这群孩子要么就是积食发热,要么就是夜惊,要么就是外感风寒的小毛病。

都是些不太能吃药的小婴儿,杜清檀如鱼得水,言笑晏晏,开的方子都很简单易寻,效果显著。

许多百姓慕名而来,不过短短几天,小杜大夫之名又开始响亮起来。

刘鱼娘等人都是从最底层开始做起的,脏臭乱都不怕,普通的诊疗也还能做,还懂得许多民间秘法。

因而也有专信民间秘法的病患请她们诊治,她们各人看诊都有自己的一套,病人是不缺的。

唯有萧三娘不同。

她被彭三娘抓烂了脸,不得不戴上面纱遮丑。

加上出自高门,从前过的也是富贵日子,虽然也懂得民间秘法,却是很少给普通百姓看病。

她衣饰华贵,戴着面纱,往那儿一坐,不像是大夫,反倒像是个贵妇。

普通百姓谁敢请她瞧病呀,都有意识地绕开她,去寻别人。

这就导致她很尴尬——所有人面前都有病人求医,只有她面前空荡荡的。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三天,饶是她背景深厚,太医署中也是流言纷纷。

话说得非常难听,只是不敢当着她的面说而已。

她自己也知道,便换了一身简单朴实的粗布衣裙,陪着笑,主动想给一个孩童瞧病。

人家勉为其难让她看了,她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准备去寻下一个病人。

不想旁边传来一声呼喝:“萧如月,过来帮忙!”

叫她的是医博士王博士,他正给一个生了疮的病人治疗,其余人都在忙,唯有萧三娘一人闲着。

萧三娘想要讨好王博士,赶紧地走过去:“博士需要学生做什么?”

王博士道:“把疮里的脓血和蛆虫清理干净,我去配药。”

萧三娘一看,差点吐出来。

病人的腿上生了很大一个毒疮,散发着恶臭,又有脓血,白色的蛆虫在里头蠕动不休。

她下意识地后退了几步,只想逃走。

王博士臭着脸道:“你不想做?”

萧三娘默了片刻,强忍下来:“学生能做。”

王博士这才转身走了。

萧三娘沉默地替病人清理着病疮,目光看向其他食医。

然后看到刘鱼娘在粪罐里扒着查看患者的大便,面不改色,又看到申小红在耐心地哄一个脏兮兮的患儿不要哭。

雷燕娘在给一个女病患查看头藓,岳丽娘在捣药,宋大娘在给人看鼻衄,被弄了一身的血。

至于杜清檀,仿佛永不知疲倦,送走一个病人又一个病人,始终保持笑容。

她转过目光,在门边看到了一个长得特别漂亮的男人。

男人年约三十左右,穿着灰色的圆领缺胯袍,宽肩长腿,肤白貌美,眉眼深邃,仪表堂堂,站姿端正。

他在那站着,面容肃穆,一直盯着杜清檀看,看样子是已经站了许久。

萧三娘眼里闪过一丝冷光,倒也忘了恶心,忙着把患者的创口清理干净,找王博士交差。

王博士检查过创口,勉强还算满意:“若要清高端架子,就不要行医。”

“是,学生记住了。”萧三娘低眉顺眼。

王博士又道:“多跟杜清檀学学。”

“是。”萧三娘应付好王博士,不露声色地朝那个漂亮男人走去。

“这位郎君是要问诊吗?”

她笑吟吟的行了个礼,“我是新来的食医,不知是否能够帮您的忙?”

男人看了她一眼,淡淡颔首:“你也是食医。”

“对。”萧三娘指着杜清檀等人,笑眯眯地道:“我们一起进来的,都是食医。”

男人的目光停在杜清檀身上:“这位小杜大夫,医术如何?人品如何?”

萧三娘笑道:“小杜大夫啊,她人缘特别好,医术也很精湛。”

男人看向她的目光就要柔和了些:“你们很熟?”

萧三娘道:“我们是朋友,来这里之前就已经交好了。”

男人又问:“你可知道她家中情形?她本人性情如何?”

“小杜是京兆杜氏女,她自幼父母双亡,跟着伯母和堂弟过活,伯母也是守寡了的。

她为了养家糊口,很早就出来做食医,进出王公之家,在长安挺有名的。

性情自是疏阔豪爽,朋友遍天下。我们才来洛阳没多久,就有许多人来看望她。

前些天,还有一位留仙县主接她去宴饮呢,那位县主是武氏宗女,可威风了。

我们都羡慕得不得了,琅玡王,周医令,白助教,都很喜欢小杜……”

萧三娘眼看男人的神色越来越冷,就略带惶恐地停下。

“不知郎君尊姓大名,找小杜有什么事?我帮您叫她?”

“不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