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1
因此忌惮不敢得罪,那么她们这些人再看好,也是白搭。
反正且不想那么多,惠小娘吩咐边上女使:“把西园重新打扫一遍,若是剩下什么没来得及收走的,拿到外头扔了就是了。”
兰小娘张罗置办席面,偏头对办事的仆妇道:“潘楼新出了春日宴,按着咱们家的人口,让铛头配好菜色送来。还有活糖沙馅诸色春茧,小娘子爱吃的,别漏了。”
众人都忙起来,各有各的差事,李宣凛同明妆交代了一声,趁着天色还早先去控鹤司巡营,例行完了公事,回来应当正可以赶上暮食。
从易园出来,隔了几条街就是控鹤司衙门。春日风光正好,轻车简从一路往南,刚穿过税务街,将要到衙司门口时,看见路边停着一辆马车,车旁站着的小厮像是洪桥子大街的人。那小厮看见他,叫了声公子,然后忙向车内传话。
车门上的帘子很快打了起来,车内的妇人踩着脚踏下地,站定后扬袖喊二郎。回身又接了个食盒,带着婆子快步走过来,一面笑道:“你这阵子都不曾回家,我做了你爱吃的金铤裹蒸儿,特地给你送来。”
母亲的拳拳爱子之心不能辜负,虽然他早就不爱吃那个了,也还是接过来,和声说:“多谢阿娘。我在外吃得很好,你不用担心我。”
姚氏道:“虽整日宴饮,到底没有家里吃得滋润,这裹蒸我做了好些,回头带回去,也让易娘子尝一尝。”说罢微一顿,觑了觑他的神情道,“我今日与大娘子一起去了易园。”
李宣凛说知道,“大娘子又说了很多不合时宜的话吧!”
姚氏“哎呀”了声,“理她做什么,她这人就是这样。”
看似宽宏大量不与之计较,其实是长期妥协,早没了反抗的习惯。这样的随口一应,姿态放得很高,不过是为了维护仅剩的一点尊严罢了。
姚氏此来,是另有一件事要和他商议,做母亲的挂上了知儿莫若母的微笑,轻声道:“我见过易小娘子了,真是好标致的姑娘啊,人长得好,谈吐又得体,进退又有度,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大娘子说的那些话,实在失礼得很,可我看易小娘子也不生气,照旧好言好语对她,我真有些担心,怕易小娘子受了委屈呢。二郎,你同阿娘说说,这阵子这么多登门说合亲事的,你为什么一个也瞧不上?是不是因为易小娘子的缘故?若是……”她眨了眨眼睛,十分实在地说,“早前她是郡公之女,我们怕是高攀不上,如今你有了出息,易小娘子又孤苦伶仃的,要不然……想法子向她提亲吧!”
他母亲一向胆子小,这回能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倒令他很是吃惊。
“阿娘不怕大娘子作梗?她一心说合唐家的族亲,娶了易小娘子,怕是不能如她的意,到时候又要吵闹,那怎么办?”
姚氏显然怔了下,到最后也还是那句“不要理她”。
“最要紧,就是你喜欢。夫妻是要过一辈子的,总得看着顺心,才能长长久久恩爱。”姚氏搓了搓手,笑道,“那易小娘子的脾气真是好,稳稳当当,和风细雨,一看就是大家闺秀,和寻常女孩子不一样。我可算知道你为什么个个瞧不上了,见过江海,如何将就细流呀,若是这样,不如早些定下来吧,免得错过了。”
李宣凛有些好笑,难得见她母亲这样认真地计较一件事,还特地从洪桥子大街跑来。自己也收起了玩笑的心,实心实意道:“大将军是武将,我也是武将,武将一辈子生死沉浮,不要再让人家提心吊胆了。”
姚氏却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顾虑,“朝中多少武将,难道个个都不成婚了吗?”
他沉默不语,唇角微微捺了下,隔了好久才道:“她就要与仪王定亲了,阿娘别再提这件事了。”
姚氏愕住了,终于灰了心,“既然这样,你还与人家纠缠什么?我看别住易园了,搬回外城老宅才妥当。就算有心思,也要趁早断个干净,踏踏实实另起炉灶吧。”
第44章
李宣凛无可奈何, 在他母亲眼里,自己是存着私心的,她根本不懂大将军临终托孤,对他来说是怎样的重任如山, 重得就如立志攻破邶国一样。
不过母亲担忧, 他总要尽力安抚,于是温言道:“阿娘, 我是受大将军所托, 对易小娘子行看顾之责, 并未有其他纠缠。城外老宅, 我也不打算回去,和爹爹说不到一起,免得见面就争吵,伤了和气。”
姚氏自然知道父子之间矛盾由来已久,听完愁了眉, 目光依依在他脸上盘桓, “你早前去陕州, 一去几年不回来, 如今好容易留京一段时日,又不愿意着家, 母子之间想说上两句话,都难得很。”
李宣凛见她郁塞, 便挑了两句好听的来宽解, 笑着说:“阿娘再忍耐一段时日, 等我娶了亲, 就把阿娘接来同住。”
姚氏晦涩瞥了他一眼, “我是你爹爹房里的人, 你爹爹还在,我怎么能投奔儿子去呢。原本觉得易小娘子挺好,易园也挺好,只要你自己能舒心,我偶尔过去看看你们,就已经很欢喜了,结果白高兴了一场,易小娘子竟要嫁仪王……”越说越沮丧,怨怼地嘀咕起来,“早知这样,何必心急忙慌做了点心送来!”
李宣凛失笑,“与易小娘子不成,阿娘连点心都不给我吃了?”
姚氏道:“是啊,新妇都不知道要的人,还吃什么点心!”说着气咻咻登上马车,朝婆子喊了声回去,真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她一生好性情,唯一的一点小脾气,只对自己的儿子发一发。李宣凛目送马车走远,脸上的笑意慢慢褪尽了,转手将食盒交给了七斗,“给小娘子送去。”
七斗接过来,迟疑地问:“公子不尝尝?”
他说不必了,“先送回去,我晚间再吃。”
七斗应了声是,呵腰将人送到台阶前,方往斜对面的马厩牵了一匹马,赶回了界身南巷。
衙司后的校场上,新挑出来的班直正操练,这些人不久之后就要进入东宫,随殿前司一起,护卫整个皇城的安全。有时候更新换代是大势所趋,殿前司虽然拱卫禁中多年,但新组建的控鹤司是专为保护储君之用,官家下令要专精,因此控鹤司逐渐开始与殿前司分庭抗礼,朝野上下暗中巴结新贵,也是心照不宣的。
又有人送食盒进来,摇着尾巴道:“公爷,这是方宅园子新出的春盘,我家连帅命小人送来,给公爷消消闲。”
不用打开就知道,里面装的必定不是春盘。
李宣凛道:“请替我带话给连帅,多谢连帅一片美意,我近来宴饮甚多,胃口也不好,这春盘就请连帅自用吧。”说着便负手走开了,缓步在校场上转了一圈,方回到衙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