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1
屁虫, 宁妨不用问就知心情低落得不愿起。
“父亲。”宁于泓拱手请安。
因烈日晒黑了些许的脸庞神采奕奕, 温和的细长双眼微微上翘,眸光坚定, 与一年多前清清冷冷的模样简直判若两人。
“为何没看到睿儿几人?”宁妨走到两人身旁站定,回头看了眼静悄悄的后几架马车。
“莫侍郎……哦不, 应该是莫尚书已派人在侯府门口候着接人,言庭跟睿儿商议着不想回去呢!”宁于泓笑。
莫南已于年前擢升为户部尚书一职, 他怕孩子们回来找不到新府邸所在, 这才派人来迎接, 若是知晓孙儿想方设法地不回去, 指不定又要跟宁妨念叨一阵。
“就连老夫都不愿回来, 更何论是几个成长不少的孩子们。”厉先生抚须轻笑,神色也流露出几分不舍。
俗话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厉先生这些年出门游历的次数乃是众人之首,可往年磨砺人心智的游历这次却大不相同,有趣得他也不舍返程。
遇好风景便停车赏景;遇不平之事便顺手相助;就连遇到来路不明的刺客,也能三下五除二解决继续上路。
危险无处不在,可厉先生却从心底觉着大为安定。
只要一直气定神闲的宁妨还在,所遇到的危险瞬间都变得不足挂齿,所谓的危险在这一路上连个水花都没能翻起。
至于乐此不疲派刺客来的那家,或许也是认识到了不可能得手,后头便没了动静。
侯府侍卫还因此觉着少了许多乐趣,转而将全部精力都投入了操练自身以及训练几位主子上。
这不……连他那个天生带三分阴郁气息的弟子,这也训成了个能文能武之辈。
“朝中繁杂之事落定,老四的婚事将近,晗樰的身子不宜再奔波,也到了该回府的时日。”宁妨叹,侧目看了眼宁于泓。
说到妻子身体,宁于泓脸瞬间爆红,一抹红晕爬上脸庞,支支吾吾两句便告退向吴晗樰所在的马车走去。
吴晗樰与宁于泓的感情一路上升温迅速得连明眼人都能瞧出,不过……两人何时通的心意宁妨不知。
等知道的时候,二儿媳已经怀了四个月的身孕,肚子都显怀了宁家上下才知。
不知道的时候大家能毫无顾忌奔波上路,可既知晓了哪能继续让个孕妇跟着颠簸,加之四子的婚期将近,宁妨决定就此打道回府。
回程路走得极慢,晃晃悠悠两个月这才回到了宁江郡城。
“……”
“朝中……”厉先生刚想开口谈谈朝中政事。
城门方向突然传来阵喧哗,厉先生看到个不认识的男子策马从门中疾驰而出,怀里好似还抱着个娃娃。
马蹄扬起的灰尘让百姓怨声载道,边捂着口鼻边退到一边抱怨。
先生没见过此人,宁妨却一眼就瞧到了那骏马之上的“纨绔”正是三子宁于砚。
“父亲,儿子带孙儿来恭迎你回府。”
宁于砚拉紧缰绳,马儿仰头一阵嘶鸣,马蹄原地转了几圈后才堪堪停下,而他已迫不及待地从马背跳下。
秋末的天气还留有几分热气,许久没下过雨的官道上一阵黄土扬起。
尘土还未散去,胳膊已经被宁于砚抱住,宁妨低头就与他怀中虎头虎脑的白胖孩子对了个正着。
“阿幸?”宁妨露出笑意,一瞬便消了骂人的心思。
宁于砚将孩子用背带固定在怀里,面朝前方,竟是跟城内做买卖的妇人们用了相同带娃方式。
这孩子长得和宁于墨有几分相像,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尤其灵动,方才一路颠簸也没让他害怕,听到宁纺的声音,激动得连连瞪着双腿。
“这是阿活,这才是阿幸。”宁于砚笑着转过身,原来身后也背了个孩子,不同的是此时睡得香甜,脑袋上的虎头帽遮住了大半脸。
如此颠簸都能酣然入睡,也不知这孩子究竟有多大的心。
“你带孩子来作甚?”宁妨横了一眼还在洋洋得意的人。
“不是等不及了吗!我想让父亲先看看孩子们。”宁于砚回。
阿活好似闻到了熟悉气味,双手使劲朝宁妨的方向伸来,竟带得宁于砚也不由得往前倾了倾身子。
“阿活力气太大,还是父亲您来抱。”对于外甥的怪力,宁于砚再熟悉不过,边说着话边赶忙解开了背带。
刚接过阿活,孩子立即紧紧抓住宁妨的衣襟,脆生生地仰头叫了句:“祖父。”
口齿清晰,眼神带光,吼完不等宁于砚纠正,就一头埋入了宁妨怀中。
“想叫祖父便叫吧,反正都一样。”宁妨揉着阿活浓密的黑发,有些感慨。
一年多没见,孩子都快两岁了,皱巴巴的青紫小脸仿佛还是昨日,这会儿抱着已经变得沉手,难怪宁于砚要用背带。
孩子在他怀中嗅来嗅去,最终确定是让人心安的味道,拱着脑袋靠到宁妨肩头,这才安静下来。
“阿活可灵活了,大姐看不住人,所以儿子才带他们出来。”宁于砚趁机解释。
他觉着自己说得已很含蓄,两个外甥可不止是灵活,稍不注意就能将园中花草揪干净,万般无奈下才只得将人随身带进带出。
当然,宁于砚此时没说实话的原因还有想瞧好戏的心思。
有热闹看,家里才热闹不是!
“……”
城门因宁于砚闹出的动静已聚起不少打探眼神,守城将领认出南阳侯府的标志,满脸殷勤地领着队伍上前来请他们先行进城。
南阳侯宁妨人不在郡城,关于他的传言却一直没消停过。
先是杭之为上奏朝廷,请求表彰南阳侯府在江家村一事上的卓越贡献,接着是[宁氏书铺]在城中掀起的热议。
这两日更是因另一件大事将南阳侯府又送上了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中。
静国公世子罗方毅亲自上门求娶合离回府的宁灵芝为世子夫人,做媒之人还是杭之为。
当然,这件事宁妨在回程路上就有所耳闻,静国公罗询先写信来征求过意见,后才让长子亲自上门求娶。
而结果也如宁妨所料那样,宁灵芝很干脆的拒绝,并表示不再考虑嫁人之事。
罗方毅也不恼,继续一如既往地天天拜访南阳侯府,做足了不会放弃的架势。
早在遇到罗方毅之时,宁妨就已算出两人之间缘分不浅,所以此事他并未干预,一切就让宁灵芝做主。
眼看百姓们的议论声越来越大。
“那便回府吧。”宁妨大手一挥,率领车队浩浩荡荡地进了城门。
去时十几架马车,回程时却变成了二十多架,车队排成长长一条穿过城门,又多了件百姓们今日的新谈资。
***
“侯爷回府——”
随着宁雷高亢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