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


于以往,眉娘这一次并未与她说笑,只是敛容向她行了一礼,而后便招了招手,“阿谦,你过来。”

这一去不知生死,不知何年何月,甚至不知是自己的子子孙孙哪一辈才能回来?

陆悬鱼环视了一圈,发现不止眉娘一家。

许多人会磕一个头,同家园故土做一个最后道别,而后再离开。

……她似乎也应该同自己的家园道个别。

这不仅是她花了三万钱买的房子。

这是她的家。

【多可怜,想当一个平民的下场就是这样。】黑刃冷淡的声音又响了起来,【你甚至连自己的家园也无法保全。】

她不吭气地把行囊也放在了小推车上,跟着人群,推着小推车走了起来。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不可否认,那些公卿世家也难以避免这样的命运,放弃雒阳的董卓说不定也觉得自己像这只老鼠一样,仓惶逃窜,但你不同。】

似乎觉得她的沉默是一种软弱,黑刃的声音变得更响亮了些,甚至带了一点严厉的意味。

【你可以活得更肆意一些,更自在一些,你与他们不同。】

整座都城都在熊熊燃烧,许多燃烧殆尽的房梁开始一根接一根地发出不堪重负的声音。

但那样的声音也不能掩盖许多被遗弃的老人与孩子的哭叫,只是城中骑马穿梭巡视的西凉骑兵充耳不闻。

她沉默地推着车,偶尔扶一把走在自己身侧,行动有些迟缓的孔乙己。

【你觉得我可以活得像那些西凉兵一样吗?】

【当然可以!】它说,【你比它们强大得多,因此可以活得比它们还要肆意!】

【那我得小心些,】她说,【我不能活得那么肆意。】

黑刃沉默了一会儿,当她快要走到城门口的时候,它忽然又响了起来,声音里甚至透着一丝快乐。

【回头!快看!】

她种满了菜苗的园子,反复修缮过的院门,还有那间装了许多精心购置的家当的小屋,正在烈火中熊熊燃烧。

……这个黑刃真的太不地道了。

惶恐而悲怆的人群在城门处逐渐汇聚成了河流般的长队,忙乱之中,甚至也无暇去理会那些苦楚,只会看顾孩子有没有丢,车上的粮食有没有落下,又或者彼此总要有点距离,别挤到一起才好。人和人挤在一起也就罢了,马车和推车挤在一起,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时候要是把小车挤散架,那可就傻眼了。

凭着跟熊打一架也不会输的力量,陆悬鱼倒是成功将小推车安全送出了,只是地面泥泞不堪,走一路,就留下一路的车辙。

直到出了城,大家在城外准备歇一歇,休整一下再上路,彼此带了些什么东西就成了大家讨论的热点。

粮食炊具是必须带的,衣物被褥也不可少,贤惠的妇人还能记得带上针线盒,精明的汉子也知道多带一段绳索,当然菜刀这种东西是必带的,毕竟铁器价格不菲,正经算一件家当,谁家也不舍得将它落在家里。

“陆郎君,你带了些什么?这行囊这样重,装了不少粮食吧?”

“啊?这个?”她拎了拎自己那几十斤的行囊,“钱啊。”

周围短暂地静默了一下,最后还是阿谦发问了。

“这一路恐怕连买东西的地方都没有,你带那些铁钱,既不能吃,又不能喝,要它做什么?”

“这是我的积蓄,怎么能丢弃?等到了长安,”她十分肯定地说,“我准备再买一套房子呢!”

“要带园子吗?”

“一定得带个小园子。”她斩钉截铁地说。

“和原来那个一模一样?”

当然,还要种点瓜瓜菜菜,再搭个小棚子。

她想要对着阿谦笑一笑,却发现自己笑不出来,于是决定挑挑眉,再点点头时,心头突然泛上一阵几乎抑制不住的痛苦,令她眼圈突突的有些发热。

【你发现了吗?你升级了。】黑刃诧异的声音突然响起,【你在荒野里杀了那么多流寇都没有升级,为什么现在升级了?】

第25章

怎么升级的……这是个问题,但先放一放。

先看看升级之后能干点啥。

陆悬鱼对自己的职业天赋树有着特别清晰的认识,战斗专长该如何选择之类,她完全不需要犹豫。

倒是魅力值太低而招人烦这种小小的困境的确是写卡时没想到的,但她依旧不考虑在提升魅力方面使用哪怕一丁点资源。

……没错,如果能白嫖到温柔痴情高贵俊美的诸侯名将世家子,她举双手双脚赞成!但让她将哪怕一点属性浪费在这上面,那可不成【

她虽然讨人厌,但和邻居们相处这么久,大家也算是习惯她的低情商和奇葩的狗魅气场了,她觉得已经很满意,不必再在这方面费心了。

那么接下来……

她的非战斗技能该选点什么?

【点一点历史怎么样?】她问黑刃,【你看,如果我知道雒阳会被董卓一把火点了,我肯定是不会搞那种房产投资的。】

【你可以试一下,但我有不太好的预感。】

【?】

【你的历史技能严格意义上是‘你’在这里学到的历史,】黑刃说,【说不定你能学成一个鸿都门弟子。】

【……那是什么?】

【可悲啊,你这20智力的文盲。】

【……………………】

除了历史、贵族、宗教、奥秘这种现在完全用不上的知识外,她还能学点什么?

对于野外行军来说,生存、自然、地理都是必要的求生技能,从雒阳到长安的八百里路上,仅靠粮食是支撑不住的。

春季多雨,要在这样湿淋淋的季节里走上几个月,什么样的防水袋才能保证粮食不潮不发霉?

正常情况下来说,靠路上的郡县村庄补给亦是正理,毕竟董卓自雒阳以东坚壁清野,不准备给关东联军留下一针一线一粒米,但雒阳以西还是他自己的地盘,为了保护补给线,不断征发和劳役民夫考虑,董相国也不能给雒阳以西一并坚壁清野了。

出雒阳,先至渑池,再至弘农,过潼关后进入陇中,这一路应当有郡县照应,这是雒阳的官吏反复向百姓们保证的,甚至连西凉人都会表示一下赞同。

有了这样的保证,也能令百姓们不至于太过仓惶绝望。

但这种保证没那么可信,她想。朝廷是第一批离开雒阳的,其次则是公卿世家,这些人并非孤身上路,每一家都会带上数以百计的奴仆、马匹、车辆,他们的吃喝消耗是惊人的,而周遭郡县一定也是优先供给他们的。

但雒阳城数量最大的是百万之众的普通百姓,这些百姓是最后上路的,也是郡县供给最为有限的。

自弘农往东的郡县不仅要照顾西迁的朝廷公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