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4
家树啊,人不能贪心。这生意你就好好做,就不要再想别的了。”
“我知道的,爸,我一直想自食其力。以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给你和妈养老。”
周明道,“行了,就这样把,挂了。”再不挂,他真要气吐了。
但是他特意去了一趟采购部那边。
虽然不能破坏,但是可以稍微控制一下订货量。
他不想便宜了那个臭小子。
采购部的主任看到他来了,笑着站起来打招呼。
周明道,“我也没什么事儿,就是来看看。这年底要订年货了,元旦春节都要给工人发东西,你们都准备好了吧。”
采购主任立马汇报了自己订购的东西。特别是瓜子,他还特意强调了是从外地定的。
周明问了数量。
采购主任就实话实说了,“要是好,我们还可以在多定点的。”
周明板着脸道,“还能更少一点。不用考虑太多,你们如果不需要,完全可以少定点。”
采购主任:“……”
周明明确的说完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就背着手走了。虽然要在背后给沈家树捅刀子,但是也不能做得太明显了,要不然回头沈家树知道了,真闹厂里来,那就丢人了。
这会儿采购主任就琢磨起领导的话了。
“既然是他女婿管的厂,肯定不会说真的让少定。要不然当初干嘛要帮这个忙呢?他说还能更少一点……”
想到这里,采购主任一敲脑袋。只觉得自己太笨了。完全领悟错了。
“这哪里是要让少定啊,这明明就是觉得我定少了,不高兴了。故意拿反话来讽刺我呢。”
这可真是……
看来平时做事太谨慎了。
采购主???任心里有了底了。副厂长都亲自来开口了,他还能不给面子?
关键是这位周副厂长可是角逐厂长位置的重要人选啊。
也是,这个女婿还是唐工的亲女婿呢。
周副厂长和唐工关心好,如今在厂里多少也用着唐工留下来的情分。自然是要多照顾唐工的亲女婿的。
一切就想通了。
“幸好我反应过来了,要不然可真是得罪人了。”回头要是领导不高兴,找个由头给他换个位置,那损失就大了。
这可是采购部啊。
于是沈家树哼着小曲儿的时候,海城电话又来了。
采购主任又加量了。说他们厂里的瓜子很好,质量好,价格优。完全可以多订点。
马上要元旦了,要给大伙儿发福利。另外要举办活动,招呼厂里工人,又要用瓜子,这量就更大了。还有春节……”
沈家树张着嘴,完全不知道这是个啥情况。
他可不信便宜老丈人真的不在背后搞事儿呢。还想着反正目的达成了,后面订单少点就少点了。总不能靠着便宜老丈人一个人就能带动瓜子厂发展的。他都打算开年再省城去推销了。
结果就突然天降大单?
作者有话说:
么么哒。终于还清了,么么哒。
第83章
送上门的好处能不要嘛, 沈家树自然是照单全收。
哪怕是糖衣炮弹,咱也能把糖衣吃了,把炮弹扔回去。
挂了电话之后, 沈家树差点又要笑出声了。然后赶紧儿通知大伙儿赶货,顺带的再让人去葵花种植基地那边的几个知青提前调过来干活了。
光这些人还不够, 还要临时再招一些人来。
反正城里的厂里能招临时工, 没道理咱这瓜子厂不行啊。
要赶紧赶工, 免得到时候便宜老丈人以生产量不足这个合理的理由, 把他这生意搅和了。
李满福他们又羡慕又佩服。
瞅瞅咱哥, 不出门就有大单找上门来了, 这就是能耐, 比不了比不了。
咱可要努力了, 不能拉哥的后腿了。
这天降的大单子让洪社长也是眉开眼笑的。
他也没想到,一个公社瓜子厂生意竟然这么好。当初他就是寻思着细水长流,反正这生意成本也不高, 慢慢做着。赚一点是一点。没想到啊……
这单要是吃下来, 这瓜子厂就彻底要红火了。
既然能给公社带来效益,洪社长自然支持。
而且马上就是冬天了,大伙儿在家里也没活干啊。正好还能赚点钱。
消息传到各个大队,顿时引起了轰动。
冬天出去打零工赚钱啊,还有这种好事儿。
每个大队的大队部都挤满了人。都抢着要这个机会。
不过沈家树也有要求的。要的是每个大队的劳动积极分子。也不是非得就今年的,往年也行。
这种可做不了假, 有力气, 干活不成问题。
他可不想到时候每个大队的推荐一些干部子女过来, 到时候自己这里成人家小孩子玩闹的地方了。
这倒是给大队长们省了力气了。至少不用担心得罪人了, 直接对著名单找人就成了。
一共也就需要五十人
每个大队平分下来, 也就几个名额。这些年都有评劳动积极分子。很好分的。
沈家树他们大队, 大队长也对著名单点名了。
没人能说得出话来。
谁要是不满意,他就直接指着老沈家人,“人家两个嫂子可没去呢。本来还有沈家柱一个名额的,他那名额都没用上。你们还有啥话说的。”
这也是李队长佩服沈家树的一点。也没说利用工作的便利给家里人安排啥。
真的要是想安排,那瓜子厂还能容不下几个嫂子?
这会儿沈金山也在家里给儿媳妇们做思想工作。
虽然分家了,但是沈金山平时喊一声,也都愿意过来。
沈金山也说了这次工作这个情况,“老四不容易,家里也没人能帮衬他的。一个人去公社当干部,不能让人抓着错来。老大老二都有着落了,老三平时卖点瓜子,也算是个来源。好处都给你们了。你们也别想太多了。要按着之前分家的安排,老四不管你们,那也是可以的。”
几个儿媳妇赶紧说没多想。
男人们都出去干活了,家里总要有人看着,孩子们也要有人照顾。她们没想过啥的。
要是没惦记过这工作,那肯定是说假话的。但是大家心里也清楚这不现实。好处要是都给自己拿了,村里人也不是傻子。而且孩子们也确实小,总不能让老人带孩子。
沈金山点点头,“这就是了,家里和睦才是最重要的。咱老沈家不算富裕,但是总比别人好过一些。都和和气气的。”
等儿媳妇们走考虑,他又和刘桂花道,“你也要看着点,别给老四添乱。”
刘桂花嗑着瓜子,“我啥时候添乱了,多少人找我说好话,想让我找老四帮忙安排工作,我都没同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