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8


事了,我担着。”

洪社长:“……”

他看着眼前这个耿直的年轻人,心里说不出来的感动。

这个是一个能办事,也能担责任的年轻人。

“家树啊,这样不好。你以后有远大的前程呢。”

“我的前程都是洪社长和组织给的,我不怕。”沈家树一脸坚定道。

这可真是让洪社长心里五味杂陈,几番挣扎之后,他点点头,“那……就交给你来办吧。”

离开办公室,沈家树立马就去写申请了。然后把申请书给洪社长。让洪社长签字。

这事儿洪社长自然是要和公社的领导提一提的。

公社领导们都是人精。这种时候,谁也不会站出来公然的反对。

毕竟未来谁也不知道这些人会如何。但是支持肯定也不会支持,想法都和洪社长是一样的,怕未来有什么变化,到时候这就是被人抓住的小辫子了。

他们倒是佩服沈家树天不怕地不怕的冲在第一线。

连刘主任都假模假样的提点了沈家树两句,觉得他太冲动了。这种事儿,轮不着他们这些小人物来冲。反正也没啥影响。难不成还指着这些人离开之后,真能记住自己的好?

要知道,人家在这里都吃了这么多年的苦头了。不提有没有怨气了,人家能因为几天好日子就感激你才怪呢。

沈家树心里也没想着要人感激,他主要是想让他媳妇儿考大学的时候多考几分。考个好学校。这不比什么人脉都强?

拿着条子,沈家树就乐颠颠的跑农场去了。

然后和农场的主任说了公社的安排。要在这里开个培训班。以后就专门给瓜子厂培养人才。

提升瓜子厂工人的文化水平。

这几天,农场的人也都期盼着外面的消息。

他们虽然身在农场,但是偶尔也能知道一些外面的改变。

去年的时候某个集团粉碎,他们心里就开始充满希望了。

但是等了这几个月,他们也没等来关于自己调动的通知。每天盼星星盼月亮的,就等着能听到一点消息。

沈家树给农场带来的这些改变,让他们有些期盼了。

有人见沈家树这个年轻人挺和和气气的,不像喜欢为难人的样子,就偷偷找沈家树打听,为啥突然给他们换工作了。

沈家树当然不可能说实话,他一个底层人,要是说上层即将发生什么改变,那才奇了怪。

他道,“也没什么,主要是我们现在有一家瓜子厂,发展迅速,生意都做海城去了。可是我们公社的人才太少了。初中毕业都很少。也不可能把人重新送回去念书。正巧,我翻到了你们的档案,发现各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文化人。我琢磨着这不是浪费人才嘛?于是就打了申请,请各位组成培训班,帮我们培养点人才。”

听到这话,大家顿时有些失望。

又问了沈家树一些外面的消息。

沈家树倒是知无不言,说现在外面每天变化都很大。虽然没有说这些人啥时候会出去,但是也算给这些人一些希望了。

毕竟沈家树还真的担心这其中有些人失去希望之后就生病,到时候真等不到了。

有了外面的消息,加上如今工作和待遇都有所变化,这些人都精神状态也好了许多。

他们自己按照自己的所长,组成了分工。

本来还打算教他们工作上的一些经验的,但是沈家树要求他们教文化知识。

理由也是现成的,基础文化知识才是根基。至于工作上的经验,那都是需要自己积累的。

于是这个培训班就这么组成了。

沈家树利用工作的便利,把唐年年的的习题集给了几位大学教授帮着批改,顺便看看能不能出点题目。

人家一看唐年年这作业完成情况,就说这孩子文化水平完全够了,要是放在过去,考大学都没问题了。

沈家树听了,心里骄傲,嘴里道,“还得好好学,咱要精益求精。以后还是要麻烦各位老师了。你们放心,外面的啥消息,我都第一时间给你们送过来。每天给你们送最新报纸。”

“而且我老丈人还是海城化工厂的厂长,人脉广,认识的人多。我回头帮你们再仔细打听打听。”

听到沈家树一系列的承诺,这些老师们心情也好了许多。

“你爱人这成绩,你就放心吧。”老师们也保证道。

回家,沈家树就让唐年年收拾收拾,以后每天去农场学习。

因为平时要上班,这些瓜子厂工人上课时间自然也是下班之后,所以白天都时候,农场是没啥学生的,成了唐年年一个人补习时间了。

唐年年:“……”

家树前脚说去县里找老师呢,这几天就找弄了个补习班?

唐年年当然不会辜负沈家树到期望,赶紧就收拾起来了。

沈家树和她讲了农场的情况,让她抓紧时候学,这些人说不定啥时候就出去了。以后再想找这样的老师就很难。

唐年年道,“家树,你说,我能不能趁机学点儿大学的知识啊。”

沈家树问道,“你想学啥?”

“我想学化学。”她从小就喜欢,小时候在化工厂里玩的时候,她就希望有一天也能去厂里上班。

沈家树立马表示没问题。学!

想学啥就学啥。

但是他还是很佩服唐年年这个学习的劲头的。换做是他,那是能少学就少学啊。

看来老丈人基因挺强大的。

作者有话说:

么么哒。

第92章

沈家树说给瓜子厂工人培训, 还真不是说假话的。

年年要补课,瓜子厂这些知识青年也得补课啊。

能进瓜子厂的本身就有点文化,加上年龄又限制了一下, 所以现在这里的人都是知识青年。

沈家树自然希望他们都能考上大学。

考不上,好歹也试试。

至于以后这些人考上大学了, 人都走了咋办?

沈家树表示真不操心这个, 招人还是好招的, 主要是自己要是真能培养点儿大学生出来, 这以后人脉不就有了吗?

做生意可不能没人脉啊。求来的人脉, 哪里有自己培养出来的人脉好用?

厂里的知青一听下班之后还要去补习, 顿时懵了。

“厂长, 这是硬性要求吗?”有知青小声问道。

谁也不想辛苦工作之后, 还要去培训班啊。

特别是现在有了工作,有了工资,下班之后, 都想去县里逛逛, 买点儿吃的喝的。要是能看一场电影就更好了。

沈家树喝了口茶,“当然不是的,不过以后要是升职啥的,这也是我们的考察标准。”

“连文化都学不好的人,我能指望他有多大出息吗?”

这话说得大伙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