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3
辈连累。
再看看自家年年,懂事孝顺,唐文远觉得自己实在太幸运了。
学校处分结果一出来,胡晶就有些受不了,找辅导员闹,找严教授闹都没用。
学校甚至直接发话,如果不接受处分,就记大过甚至开除。
做错事不认错,还气焰嚣张。这样的学生实在不用留。
胡晶这才忍着憋屈,咬着牙写了道歉信。
写了好几次,一直被要求修改了,直到把事情说清楚了,才算完事儿。
道歉信直接贴到了学校的公务栏。
为了避免对唐年年的第二次伤害,所以并没有写明具体谣言是什么。只说如今学校内部流传的关于唐年年的流言蜚语,都是经过同寝室胡晶同学的造谣。纯属谣言……
这样那些听说过唐年年闲话的人,自然是明白自己知道的那些都是谣言了。
不过胡晶的名字倒是传开了。
作为一个大学生,竟然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面去,反而想着怎么害人。伤害的还是自己同寝室的室友。
这样的人实在不配当大学生。
……
宿舍里的几个大姐更不愿意和胡晶接触了。
特别是张雪霞。
之前就觉得这小姑娘不是很瞧得起自己。结果在外面到处传寝室的人的闲话。
张雪霞自己也是知青下乡,更能感同身受。如果谁造谣她和自己丈夫的关系,她也不会开心。
别说事心甘情愿的结婚了。就算是被迫的,这也是自己的私事。被传的全校都知道了,难道就光彩了?
反正这种人不值得深交,甚至还要防备。
胡晶里子面子全丢了。在宿舍里面哭的眼睛都肿了。
她心里还想着找唐年年算账。
但是又不敢,怕真的被开除了。
如果真的被赶走了,那她以后的前程是真的被毁了。
正哭着呢,唐年年就进宿舍了。
她咬着牙狠狠的瞪着唐年年。
张雪霞惊讶道,“年年,你身体好了?”
“我没什么事了。”唐年年笑道,“多亏你们及时送我去医???院。”
几个姐姐都过来关心她,“你现在身体可不方便,以后要注意点。”
之前唐年年就是她们送去医院的,所以都知道唐年年怀孕的事儿。
唐年年红着脸道,“我现在这个情况也不方便住宿舍了,我和学校办了走读,以后就不住这边了。今天过来收拾东西。我爱人在外面等着,不知道方不方便进来帮我收拾。”
“那有什么不方便的,大白天的,你让他进来吧。”
唐年年道了谢,然后赶紧去喊沈家树。
沈家树进来就给大家拎了礼物,感谢她们对唐年年的照顾。特别是这次送去医院的事儿。多亏了这些室友了。
张雪霞她们倒是不好意思了,“这也太客气了。”
沈家树道,“这是应该的。我们年年说了,住这里的时候和你们关系好,你们也特别很照顾她。早就想感谢几位室友了。就算以后年年搬出去不在这边住了,和你们的关系也不能断了。能住在一起认识,是缘分。”
唐年年跟着后面点头。
张雪霞她们也不客气了,拉着唐年年的手,让她以后有机会过来玩。
她们说得热闹,谁也没人理会胡晶。
沈家树倒是给了个眼神,只是为了把这人记住罢了,就防着这人以后又闹事儿。
唐年年和张雪霞她们说话的时候,沈家树就开始给唐年年收拾东西了。
年年的东西都是他带着去置办的。他都认识。
平时唐年年东西归置得也特别的整齐,所以很快就收拾好了。
唐年年自己再确认了一遍,“没问题了。”
两口子这才和宿舍的朋友一起道别离开。
看着两人离开了,张雪霞感慨,“年年找了这么个丈夫真不错。对她多好啊。”
这年头愿意帮女人收拾行李的男人还是少见。而且看样子还特别的讲究。
哪怕她家那口子勤快,那是干粗活,干点儿细致的活,那是指望不上的。完全是不会干。
胡晶暗暗想着,有什么了不起的,再有本事,那也只是个没文化的泥腿子。
把唐年年安置在了唐文远这边,沈家树才算放心了。
他已经在外面物色了做饭的阿姨,一天三顿饭,外加一顿汤。
唐文远倒是说这个他来出。
毕竟是自己闺女补身体。
沈家树没让。以前他总想着啃老,觉得啃老也不丢人。可现在自己要当爸了。他这心态就有点儿不知不觉的开始转变了。
觉得自己也要支棱起来了。没道理媳妇儿怀着孩子了,还要老丈人帮着养孩子。
以后他管教孩子的时候,都不好说自己养过孩子。
万一孩子要啃老,那可比他更理直气壮。
所以哪怕是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沈家树也觉得自己要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他之前在公社的时候,收入还是不错的。毕竟管着那么大的厂。
但是这收入到了首都就不够看了。
现在虽然还是能拿公社那边发的工资,可是沈家树觉得这不够。
以后孩子出生了奶粉钱哪里来?纸尿布……这个现在好像也没有。但是衣食住行样样要钱啊。
这会儿改开还没到时间。做生意都没法明着做。
虽然黑市管控没以前严格了,可沈家树不想冒险。
好在沈家树这边也有对策。
他这边要开的就是瓜子厂销售分部,帮着瓜子厂打开首都市场的。
这正规的渠道自然是针对那些公家单位了。可还有一些散户呢。比如那些电影院和学校附近的小贩,这些群体进货就可以私下里给货了。
沈家树打算自己买一些货回来售卖给这些人。
这样就能从中赚点儿差价。
首都这么大,只要自己把这生意做开了,养孩子的钱是够的。
只等改开之后允许做生意了,沈家树就准备开始大刀阔斧的把生意给做起来了。
销售分部的店铺是早就已经选好了的。面积不大。但是地段好。
这地方以后就用来放样品,存点儿货。
牌子挂起来之后,沈家树就开始去谈生意了。
首都别的不多,就是供销社多。
不像县城那边一条街也就一个供销社。这边大街小巷,一条街几个供销社,才供得起这样的人流量。
在沈家树看来,卖瓜子就得卖给这样的渠道才能赚钱。
那些厂里作为福利发放的,那都是讲究一个时间限制的。
只有这种销售才能赚钱。
沈家树琢磨着这路子得谈下来。
他先试探的找了一家供销社,打算和对方谈卖瓜子的事儿。
样品都带来了,人家看